作业批改——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手段

2009-10-28 07:01何峻凌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时态做作业调动

何峻凌

布置作业,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巩固已学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手段。检测容易办到,只要学生把作业交上来,教师经过批改就一目了然;难的是通过作业巩固学生已学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应该是要求学生做作业的目的所在。长期以来,我们恰恰是注重了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其结果是学生作业紧张,教师批改辛苦,而收效甚微。

一、传统作业批改的方法及其弊端

传统的作业批改方法,一般是学生把做好的作业交上来后,教师逐条逐本地批改,根据对错的情况打上应得的分数。对做错的题,有时还要认认真真地写上正确答案,以期让学生正误对照,进一步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教师的愿望是良好的,而且通过这样逐条逐本地批改,的确掌握了学生学习的情况以及对已学课程掌握的水平。但是,这样做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1.学生做得辛苦。大凡教师都有这样的心理,每天都要留一大堆作业给学生做,心里才踏实,仿佛只有这样大量要求学生做作业,学生才能巩固已学知识。于是每天讲了多少内容,作业就要做多少内容,而且每项内容都有好几道题,又是练习册上的,又是达标训练的,又是单元练习的等等,为了完成作业,学生整天精神紧张,疲于奔命。

2.教师批改辛苦。一个英语教师要教两到三个班的课,按现在的编班人数约55人左右,那么一个教师一天要批改110—165本作业,教师批改的辛苦也显而易见。

3.效果不好。教师批改过的作业,大部分学生只是翻开看看得了多少分,很少学生对做错的题进行对照研究,总结经验。因此,同样题目的作业,同样的错误会多次出现,实际上起不到促进学习的作用。

4.大量占用了教师和学生的课余时间,影响了教师对知识的拓展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由于大量作业占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复习课文、阅读各类书籍及开展各项有益活动的时间就少了。他们活动的空间就变得十分狭小,这就制约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同样,批改大量的作业占用了教师的课余时间,教师用于自己学习提高、备课、组织开展课外活动的时间就少了,活动的空间也小了,这不仅影响了教师备课的质量,影响课堂教学,也制约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探索改革作业批改的方法

传统的作业批改方法既然有那么多的弊端,那么,改革作业批改的方法也就十分必要了。我们不仅通过批改作业检查学生学习的情况,使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更重要的是把作业的批改作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手段,以达到促进英语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目的。在具体操作上,大致有如下几种方法。

1.教师批改法。这种方法是由教师批改,但与传统的批改法有所不同。答案全对、书写认真的,打上“A”,并标明次数,算学生完成了一次作业。有错误的,在错的地方画上横线,由学生自己动脑筋去找正确答案,完成后写上次数,算完成了作业。如果改不对则给予指导,要学生一直做对为止。针对学生学习及作业情况,简明扼要地在作业后面写出评语,给学生提示学习方法及努力方向。

2.教师选改法。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将四个不同内容的题目分给四组学生分别去做,做完后由教师在每组学生中选一至两本作业来批改,然后将这些批改好的作业样本交给学生自己去参照批改或者交给学生组与组交叉批改。

3.学生批改法。一是写出作业的正确答案,由学生自己对照答案进行批改;二是不写出正确答案,由学生与学生交换批改,批改完后教师再写出正确答案;三是组织若干个作业批改小组,由学生分组进行批改。

4.优生批改法。组织班上若干个优等生,将某次的作业交给他们去批改,改完后由他们自己总结本次作业的情况,找出做错的地方,并进行归类,分析做错的原因,然后在课堂上由他们讲解。

5.学困生批改法。学生完成作业后,针对大部分人做得较好,少数学困生做得较差的情况,抽若干个学困生,教师先把他们的作业批改好,然后由他们对照着批改其他同学的作业。

6.当堂批改法。对于难度较大、错误面较广的作业,或者是较浅易的作业,要求学生当场完成,之后当堂批改。

三、把作业的设计、完成与批改有机统一

上述几种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主动布置作业,学生被动做作业,由教师批改的局面,把教师的主导作用较好地转化为学生的主体作用。由过去教师要学生做作业,学生怕做作业、辛辛苦苦完成作业,变成了学生想做作业、喜欢做作业、轻轻松松完成作业,从而也就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师也从过去的作业堆里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方面的事。从本人的实践来看,效果是好的,但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首先需要教师对学生的作业精心设计,而这个设计的基础和原则就是:减轻学生负担。基于这样一个原则,教师在设计学生作业的时候,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精。即教师要把每一课学生必须掌握的具有代表性的重点、难点,设计成作业,让学生通过作业,巩固已学知识。例如,九年级第九单元“When was it invented?”要求同学们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东西,它们是什么时候被发明的,用途是什么。根据这个,在黑板上写下句型When was it invented? Whats it / are they used for?还写下单词telephone, TV, calculator, computer等等。围绕这些问题,学生自由发挥,先做口头练习,然后笔头上各自写几句,扣住以上句型,很快较熟练地掌握本课的内容。

2.少。有了精才能少,做作业关键在精不在多,用大量的作业去压学生的方法是不可取的,选取关键性的问题,设置一两道题,让学生做就行了。如:中考复习时,光是语法时态填空练习,在几种资料中,就占了好几十道题,设计作业时先讲清八种时态的用法和区别,然后按照时态的对比形式,有针对性地各出一题,这样学生轻轻松松地完成了作业,并能较正确地理解各种时态的用法。

3.活。作业设计可采用口头作业、书面作业、集体演示作业等各种形式。在学习中,接触到了有关日常生活方面的内容的,就要设置出那种真实的情景,进行对话。如七年级第二单元Wheres the post office?谈到问路的话题,就要求同学们用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地名来进行问与答,这样培养了学生课堂上的交际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并完成了作业。

总之,作为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考虑学生如何去完成这些作业,这些作业完成后,如何去批改作业,将作业的设计、完成、批改形成一个连贯的、统一的整体。这样,学生们就自然而然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学习、去做作业、去批改、去总结、去提高,整个学习的过程就会兴趣盎然,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因此,批改作业,也就成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的一种手段。

(责编 周侯辰)

猜你喜欢
时态做作业调动
浅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不爱做作业的丁多
做作业
独立做作业,我可以!
数独驾到
响鼓
动词的时态、语态
现在进行时
易混时态辨析
做作业(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