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走出去,在探索中前行

2009-10-28 10:15张倩影
出版参考 2009年17期
关键词:出版单位出版业代理

张倩影

图书是思想文化的承载物,只有图书“走出去”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才能走出去,才能真正提升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为了推动中国图书“走出去”,近几年,国家从政策层面到资金资助,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现在已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格局。而且“走出去”的战略在不断深化,形式与内容也更加多样化。

“走出去”呈现出多元化发展

随着政府加大扶持和资助力度以及我国出版业国际视野的不断扩大,出版业“走出去”开始从被动走向主动,“走出去”的方式已从原来单纯的版权输出,开始向合作出版、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探索,呈现出多元化发展。

合作出版,使版权输出由被动走向主动

“以前出版社多是我有什么就拿什么做版权贸易,要与不要完全看对方,完全是一个被动的被选择的过程。而现在,一些出版社已开始针对国外市场需求,主动联合国外出版机构策划一些外销图书。”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版权部主任黄琳佳说,这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变化过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与汤姆森出版集团合作,挑选清华版优秀教材,翻译或改编成适合国际教育市场台口味的英文版教材,由双方合作出版,共同署名,共有版权,双方分别负责英文版教材在国内外市场的推广和销售,以此扩大了清华社在海外市场的品牌影响力。高教社与泰国合作出版的《体验汉语》(泰语版)中小学教材,已经成功进入泰国中小学校,目前已有30万泰国中小学生使用该教材。浙江大学出版社与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合作的《中国科技进展》丛书,涵盖了中国科技领域的方方面面,现已发行到全世界的主流图书馆。据悉,人民卫生出版社目前也邀请了解海外市场的外籍专家担任主编,针对国外市场在策划一套20本的医学教材。

与国外出版机构或人员合作策划外销图书,很好地解决了图书输出中本土化与翻译方面的问题,加速了走出去的步伐。但电有人指出,国内出版单位在合作出版过程中,应该注意保护好自己的核心资源,如作者资源、渠道资源、版权资源等,以防得不偿失。

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成为出版“走出去”中的新亮点

从“产品走出去”到“企业走出去”,成为近几年出版业走出去中的新亮点。国外的策划理念、市场需求、销售渠道与国内完全不同,因此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实行属地化发展,已成为国内出版集团、出版社“走出去”的一种重要方式。

2007年初,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在英国成立伦敦分社。一年之后,在伦敦书展上,中青社伦敦分社产品订购码洋就达200多万英镑。其中,大型视觉艺术画册《中国》英文版、法文版征订总数突破3万册,创造了同类画册在国际市场销售的最佳业绩。

人民卫生出版社美国分公司虽成立较晚,但却做得风生水起。2008年,人卫社美国公司成立之初,就收购了加拿大BC戴克出版公司的全部医学图书资产,并全面接收了公司的一流作者群和图书销售渠道。这一举措,在当年就使美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回款达到了160万美元。人卫社社长胡国臣预计“3年到5年时间内,人卫社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资。”据悉,初战告捷的人卫社,今年开始把海外市场作为出版社主要的赢利增长点。

除此之外,在实体“走出去”方面,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先后在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地开设多家海外合资出版单位和新华书店,2008年出版外文图书61种,进入国际主流市场。科学出版集团在日本东京设立“科学出版社东京分社”。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2008年通过与韩国阿里泉株式会社签订股权并购战略合作协议,以购买股权的方式并购阿里泉株式会社。

在输出模式上,现在虽然有了很多探索,但目前还是以版权贸易、合作出版为主。有人指出,无论是版权输出,还是合作出版,因为没有掌握渠道与市场,最终主动权、控制权还是掌握在别人手中。而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或收购国外出版资源,不仅使中国图书直接进入了国外主流市场,而且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获得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敲门砖。对此,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也指出“实体‘走出去这一途径更能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它既能更好地贴近国际社会的实际和受众,又能为我所用、为我所控。更好地进入国际主流市场。”

出版“走出去”任重而道远

近年来,中国图书在输出方式、输出数量上较前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所输出的图书主要还是集中在传统文化、传统医学、旅游风光和汉语教材,主要输出对象依然是港澳台、新加坡、韩国等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大、有大批华人聚居的地区和国家。能够进入欧美主流社会的中国图书还是很少,而且绝大部分有关中国的图书都是西方人写的,由中国作家撰写的作品寥寥无几。所以中国图书出版“走出去”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翻译水平令人扭忧

翻译水平低与输出版语言单一,依然是目前“走出去”中大家提到的最多的问题。书再好,对方看不懂,当然就不可能购买版权。中央编译出版社社长和翼认为“这几年图书翻译是一个断层。翻译水平令人担忧。图书翻译是一个具有综合性知识结构的学科,现在国内这种翻译人才太少。”

针对输出中的翻译问题,虽然政府推出了以资助翻译为主的“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但一些版权负责人认为,这种资助还处于起步阶段,效果还不太明显。“在翻译费用方面,政府的资助还不到翻译稿酬的1/2,所以出版社少做一些输出还可以,但要想长久地做下去就很难,尤其是做学术类图书的输出就更难。”和奠希望针对不同类别的图书,国家的资助政策能有所倾斜与侧重。另外,也有人建议成立国家翻译学院,建立和完善翻译人才队伍管理制度,包括资格考试、业绩考评、职称评定制度等,设立针对出版业的图书翻译质量标准,以此规范图书的翻译质量;设立翻译基金,用于资助输出版权的书稿翻译;设立全国翻译人员信息资料库,录人翻译人员的专业、特长、语种等基本信息,以便人们查阅和选择等。

高质量原创图书少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黄琳佳此话道出了出版走出去面临的另一个问题:高质量、高水平的原创图书太少。中国图书要想走出国门,归根结底是要靠优秀的原创作品来支撑。近年来我国版权输出的经典案例,如长江文艺出版社的《狼图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汉语900句》、辽宁出版集团的《中国读本》的成功输出,无一不是经过精心策划、精雕细琢、倾心打造的精品力作。

而现在国内这样的精品却是少之又少,有版权人坦言“相对国外出版的严谨态度,现在国内出版业太浮躁!图书内容上原创的东西太少,攒的、整理的东西太多,尤其是经管类图书。原创图书如果内容不过关,即使语言过了关,也很难输出。”如果各出版单位都只注重眼前利益,不肯长期投入财力、精力和时

间来培育优秀作者和优秀作品,那么我们的“走出去”战略将成为无源之水,很难持续。

和夔指出“要想使更多的承载中国信息的图书产品走向世界,就要大力支持和鼓励原创作品的开发与创作,从出版的源头抓起。”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等级评估中,就把版权输出作为评估指标体系中图书出版能力的要素之一,这将对出版业“走出去”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

缺乏成熟的版权代理市场

目前,在图书版权输出上,还是以个别出版单位单打独斗为主,没有成熟的版权代理市场,这种现状也制约着中小出版社的版权贸易。现有的一些版权代理公司,由于代理的业务很不固定,通常是单项合作,很难形成规模。另外,由于版权代理资质认定没有统一的规范,使得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很难与出版社形成长久的良好的合作关系,常常是一锤子买卖,拿一次佣金就OK。

而国外的很多版权代理人并不仅仅在于挣钱,很多时候他们是作者的代言人,会为作者负责所有的事情。据悉,《尘埃落定》在国外的版权代理完全是由经纪人来办的,此书在多年前就已经卖出15万美元的版权,现在已经有近30个国家引进这本书。《尘埃落定》的作者阿来表示,此书版权输出后能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与版权代理人对这本书的成功推荐和运作密不可分。

业内人士说,在版权贸易中,目前最需要的是既懂国内外出版,又懂语言的高水平版权代理人才。政府应该下大力气培育成熟的版权代理市场,树立版权代理专业化的理念,实行版权代理机构准入制度、职业认证制度和版权代理人持证上岗制度,推动版权代理行业协会的建立与发展,规范版权代理竞争秩序,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版权代理在版权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版权输出渠道不通畅

究其欧美输出少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在欧美市场宣传力度不够,市场模式不成熟。现在一些出版单位已意识到此问题,开始在国外建立自己的渠道。如人卫社、北语社等都已逐渐开始建立自己在国外的多元化销售渠道。对此,有人还建议应建立统一公益性的图书版权国际交易信息平台,将可能输出版权的图书相关资料翻译后放在此为平台设立的出版物版权输出信息网上,以便国外出版机构能及时、准确、详细地了解我国图书版权输出的信息。

除以上的翻译问题、图书质量问题、版代问题外,人卫社国际出版中心副主任刘水认为,“走出去”遇到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思想与认识的问题,现在很多出版单位的思维还只是局限于国内市场,版权输出只是一种锦上添花的事情,并没有把“走出去”当成一种赢利模式去经营。他认为,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出版业“走出去”的步伐。

走出去是大势所趋

据悉,人卫社和中央编译出版社,在今年都已明确提出,要把“走出去”当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

现在国内图书市场上,大多出版社还没到生存不下去的状况,所以“走出去”在实际行动上不太积极。但现在情况正在发生着变化,一是随着民营资本、国外资本介入国内的图书市场,将会对中国出版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其次,到明年年底,按政府的要求各出版社都将完成转企改制。出版社成为企业后,为了求得更好生存,在国内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就不可避免地要进入国际市场。因此,中国出版“走出去”是大势所趋。

有人分析说,随着以上情况的转变,2012年前后,将成为出版业“走出去”的一个拐点。

猜你喜欢
出版单位出版业代理
山西医学期刊社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代理圣诞老人
代理手金宝 生意特别好
中国最美的书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复仇代理乌龟君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南宋出版业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