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2009-10-28 10:15焦绘宏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语感课本大学英语

摘要:语感这一概念的重要意义随着语言教学特别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日益突显,但语感本身的心理学特性——感受性、直觉性以及无意识性等,使得语感教学往往会落后于抽象玄奥的理论研究,实践指导意义较小。本文立足于教学大纲及本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将词、句以及语篇等语言知识和阅读策略等方面综合起来,提出具体的语感培养方法:课内精读是语感培养的基础,课外泛读是语感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语感;课本;课外泛读

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分层次教学的要求,其中一般要求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一般要求对阅读理解能力的具体要求是:能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个词;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个词;能基本读懂国内英文报刊,掌握中心意思,理解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能读懂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的材料;能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因此培养学生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特别是培养语感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果至关重要。

一、语感的基本概念

通俗而言,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的敏感性,是对语言结构的直觉、感性的认识,是熟练得体地领悟、运用语言的一种行为能力,是集语法、语义、词汇于一体的一种大脑语言中枢的认知能力。具体表现为:学生在会话时能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在阅读时能立刻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而不是先分析语法;在做语法练习时能凭直觉选出正确答案等,即能够正确理解英语的语表意义、语篇意义和语内意义。有了英语语感,就有了英语思维能力,就能有效地使用该语感进行口头和书面交际。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正确认识传授知识与培养语感之间的关系,将语感训练和传授语言知识结合起来,借助语言知识进行语感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二、培养语感的基础——课内精读

由于语感是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培养并最终得到完善的,课内精读中传授语言结构知识有助于英语语感的形成和发展,这是在有意识、有目的的非自然状态下进行课内语言知识的习得和语感的培养。

教材即课本,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加强大学英语基础教学,即“在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和基本语法结构的基础上,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进行单独和综合的教与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而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反过来又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由此可见课内精读是以词汇和语法以及语篇分析为主要内容的大学英语基础教学,自然就是培养语感的基础。

在词汇方面,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所应记住的单词的范围和核对词汇的把握程度,监督、验收学生记忆单词的情况,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记单词、扩大词汇量的办法。

乔姆斯基强调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即受相应语言的特定词汇、语音规则、句法规则和语义规则等语法规则的支配,语法学习在语言学习中同样非常重要。但是,大学英语的语法教学要掌握一定的尺度,一点不讲和讲的过多同样是错误的。学生完全没有必要去啃语法书,因为在中学的英语教学中已经基本完成了语法教学。但是学生在学习课本的过程中,同样会遇到语法方面的问题,所以教师必须提醒学生在阅读、做题时有目的、有重点去“查阅”语法书,不是孤立地学习语法,而是将语法学习融合到整个的英语学习中,按个人的需要进行有目的的查阅性学习,掌握一些重要的语法结构如复合句、倒装、虚拟语气、非谓语动词等。

在学好词汇和语法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重点分析一些段落的结构,让学生学习句子、段落的结构,整理文章的框架。

三、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课外泛读

在学会课本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做课外的阅读。Dr. Kato Lomb认为广泛的阅读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关键 (extensive reading as a key to learn a language),建议学习者读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文章。

首先要选择阅读材料。英语课外阅读的材料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为纯阅读的,如好多的杂志都有阅读版;一类是纯考试的,里面都是一些各类考试的题;一类是综合性的,即是前两类的综合,有阅读材料,也有习题。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选定一本他们自己喜欢的报刊或杂志,坚持阅读。

其次,学生在课外泛读时可做精读——即和课内精读一样分析词、句、篇,摘抄一些好的句子,记下一些新词,甚至背诵某些段落。可以做泛读,只看看而已,扩大知识面,可以朗读,甚至背诵,增强语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几年的CET的题目时效性越来越强,与社会热点问题联系的越来越紧密, 2008年12月英语四级作文题目是Limiting the Use of Disposal Bags,是限制使用塑料袋,提倡使用环保袋的环保话题。而学生通过课外的泛读,可以及时了解当今的社会热点话题和时事资讯,必要时可以照抄有用的句子和段落,读熟甚至背诵,积累素材,增强语感。

课外泛读以有意识、有目的的非自然状态下的课内精读为基础,通过无意识、无目的的自然状态下的课外阅读,以有意识的训练培养无意识的语感,即学生对英语语表意义感受、语篇意义感受和语内意义感受,从而提高英语的阅读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项目组.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学大纲)(试行).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8.

2、孙建民 焦绘宏.“大学英语一条龙教学模式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07,3.

3、焦绘宏. 多媒体条件下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方法的探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 2008,12.

4、《英语辅导 疯狂英语教师版》[J]. 南昌/广州:英语辅导杂志社,2005 (11).

5、徐云知. 《语感与语感教学研究》 [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

6、李海林 编. 《语文研究教育大系•理论卷》:1978-2005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2.

猜你喜欢
语感课本大学英语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