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培养

2009-10-28 10:15张丽梅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创设化学情境

张丽梅

摘要:化学教学中,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等于找到了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热爱化学课;精彩的新课导入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喜欢实验的行为特征,培养学习兴趣。注意语言的加工,调动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化学教学;培养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都说明,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的最基本的心理因素,只有当学生发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使整个认识活动积极起来,学生情绪高涨,克服困难的意志坚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们教师就应该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愉快的教学情境,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兴趣中求知。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几点粗浅的做法和体会:

一、上好第一节课,引导学生热爱化学课

初中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主要表现为对实验的浓厚兴趣,尤其是趣味性实验,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开头,犹如磁石吸铁,紧扣学生的心弦。化学的开篇课是走进化学世界,能否上好这一节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之前,已经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接触过大量的有关化学的事例,使用过大量的化学制品,其自身的生存、发育、成长也与化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他们却不曾接触到什么是化学?为什么要学化学?怎样才能学好化学?为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课前我精心剪辑录像,制作精美的课件,课上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化学演变史、概念等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产生学习化学的渴求之情,产生浓厚的化学学习兴趣,迫切地想要走进奇妙的化学世界。

二、 精彩的新课导入能使学生进入兴奋状态

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部电影,课前导语则是这部电影的序幕。好的序幕可以一下子吸引观众,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课前导语也是如此负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精心设计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促成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欲的振奋状态,因此,我在每节课导入的设计上,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努力创造条件增强求趣的意识,导入新课时力求新颖、多样、有趣。刚刚上课时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投入欲,如介绍一些奇异的自然景观,化学史上的奇闻轶事,或设计一些有趣的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索性小实验,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追根究底,探知奥秘,想获得知识的欲望。总之,导语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但总的原则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起思维之弦,让学生以最佳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为顺利完成该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良好基础。

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成功的化学教学不是强制,不是作为一种艰苦任务要学生去负担,而是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活动都具有乐趣,富有色彩。可见,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情境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总结了几种创设情境的方法。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如在讲 “金属材料”这一课题时,有个探究实验——比较金属锡、铅、合金、焊锡的硬度。学生从来没有做过类似的试验,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比较软硬。让学生讨论,找出比较三种金属硬度的方法。通过教师的举例,学生就能很容易找出相应的方法:用手按,用小刀切,相互刻画等手段比较金属材料的硬度,这样抽象化为具体,深奥化为简明,轻轻松松地将难题解决。

(2)通过设问创设情境,引导探究。例如,在讲“水的净化”一课时,我讲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暑假时,小明到住在山区的姥姥家探亲,发现用山泉水洗衣服时,不仅泡沫起得少而且衣服特别不容易洗干净,而在城里的家里洗衣服时泡沫起得特别多。这是为什么呢?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接着再引导学生进行试验探究,了解硬水和软水的有关知识。

(3)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探究。课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枯燥无味,而将计算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又是化学计算的落脚点。因此,我是这样引入课题的:用多媒体展示“神舟六号”发射的系列图片。“神舟六号”用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升空时,若火箭燃料是液态氢,助燃剂是液态氧,当火箭点火升空时会发生什么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这样用具体的情境素材提出问题,让学生体验到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接着提问:一支火箭升空至少要携带100公斤的液态氢充分燃烧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假如你是长征系列火箭推进器的设计师,你会在火箭助燃包中填充多少的液态氧来满足这些液态氢的完全燃烧?怎样用化学方法计算出来呢?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步入了本节课的主题。

四、利用学生“喜欢试验”的行为特征,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对求知欲旺盛的中学生具有极强的诱惑力。利用学生的这种特征习惯,充分应用各种手段,组织好实验教学,使实验教学声、情、形、色并茂,情景交融,使学生身临其境,兴趣盎然,让学生在实验中动手、动脑,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掌握相关知识,还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兴趣,优化教学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避免机械地学习。但是在教学中,仅完成课本中的演示实验还不够,还必须创造条件,改进、完善、补充一些实验,尽可能地将一些验证性实验变为趣味性实验,使学生寓知于乐,以趣激学,实践证明,趣味实验,不仅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还会使学生的兴趣更加高涨。

五、注重语言的加工,调动学习兴趣

精湛的语言表达不仅能吸引学生领会所讲授的内容,唤起学生美感,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课前用语力求简洁、通俗、准确,绝不可繁冗拖沓,用最简洁的生动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通过教学语言创设一种情境,把学生带入愉快和谐、富有情趣的意境中,让他们的心灵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撼而产生共鸣,使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更好地接受新知识。

总之,激发学生兴趣是促进思维发展的需要,能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探索,灵活运用,使教与学真正成为“愉快的艺术”,实践证明,成功的教学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创设化学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