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政治课

2009-10-28 10:15温跃农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政治课环境思维

温跃农

摘要:中学思想政治课,在教学过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知与行的统一,不是件容易的事。在这里笔者主要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中学政治课;教学方法

中学思想政治课,在教学过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知与行的统一。但是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多教师及学生都反映政治课不好上。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觉悟水平和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在这里,我就几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从教师方面来说,作为政治教师,首先自身的素质要自觉提高

教师的素质包括两点,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业务能力;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教师素质,就要从这两点下手,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充电。

(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多钻研,多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

(三)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处处为人师表,为学生做表率。

二、从学生方面来讲,要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把创新教育落到实处,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密诀在于兴趣。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

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巧于设计问题情境,或引人入胜的寓言、言简意赅的歇后语、美妙动听的音乐、幽默省人的漫画或利用多媒体手段等,激发学生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造意识。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发展创造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动脑思考。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只有在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具有的问题意识才能充分表露和发展,学生才会积极地进行探索性思维,而探索的过程往往也就是思维的创新过程。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发散思维具有开放性、广阔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围绕问题进行发散思维,既有利于打破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能用前所未有的新知觉去认识事物,提出新的创见,具有多向性和跨越性的优势,又有利于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是一种新的能力,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加强训练,才能熟练地掌握并运用。

三、从环境方面入手,环境的影响,这无外乎课堂分环境与课外环境。

(一)课堂环境是主导,教师应该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初中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为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里的教学环境主要是指心理环境和周围环境。

同时,教学的形式和手段应该多样化。教师应该努力钻研教法,向其他教师学习,充分利用各种身边的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外课堂是延伸,教师要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即根据课题的需要,通过到社会访问调查,开阔学生的视野。请进来,就是据课题需要,可以请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作出贡献,有代表性的人员到学校讲课,作专题报告。

综上,为了更好地把政治课教好,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要更新观念,敢于创新,努力把思想政治课这片园林耕种得更加肥沃。

猜你喜欢
政治课环境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