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课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

2009-10-28 10:15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体育课方法

徐 静

摘要: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体育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在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增进和道德的养成,而且还要有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才能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关键词: 体育课;学生;实践能力;方法

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身体运动能力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学生在体育课中实践能力是指学生通过体育课中的学习,形成体育强身健体的自我意识需要,开展体育锻炼和娱乐身心的一种能力。我们学校体育能够办到的,也正与体育活动课的课程目标相一致,组织和上好体育活动课,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这就是我们体育工作者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一、诱导式教学

诱导式教学模式一般用于新授课的体育教学,采用实物演示的方法,来诱导学生从而得到启发。比如:演示一个方形物体和一个圆球,让同学们注意观察,给它们同样的力量,看哪个滚动得又圆又快。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结论,圆球滚动得又圆又快。从而引出技巧前滚翻中我们应注意团紧身,方向正和圆滑等。首先通过提问、讨论和自行练习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无须教师做全面地讲解,它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气氛,同时也可使教师有时间解决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归纳环节是在讨论和练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可以要求由学生自己用语言和具体的技术动作来表述最后的结论。

二、逆向教学法

人的思维活动具有方向性,有正向思维和反向思维,但人们往往习惯与按照熟悉的常规顺序作正向思维,而逆向思维,皆逆于人们的习惯性思考的路线法去思维。所谓逆向思维教学法,就是改变过去完全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师的教学方法,而是创新出另一种现代化教学方法,有时会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模仿式教学

体育教学中模仿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技能的重要方法,在实际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在教学中这只是重要的方式之一,但是在许多项目中,都非常有局限性,不能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肌肉的感觉和空中概念。如,篮球的各种假动作行进间上篮,通过观看录像,对高水平运动员如醉如痴的欣赏,然后通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创造力、想象力和模仿能力,在身体素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完成高难度的各种动作,这样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练习兴趣,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四、分段教学

体育课的分段要根据教学目标、分段方法等具体情况来定,45分钟的体育课到底分几段合适呢?既然成为一个阶段,就应当有独立的教学内容和任务,否则分段就没有意义了,要完成独立的教学内容,就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新课程标准下可分为,身心准备,练习技术阶段,结合品质培养阶段,身心放松阶段。通过这几个阶段,来实现体育教学的各项目标。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是教师教学能力成功的体现。教师要针对不同体育项目,选择不同的择优教法,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体育课中不但能学到“三基”,还要培养意志品质、意识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意识到身体作为载体的重要性,为终身体育服务。本文中提到的四种方法是本人高中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但不仅限于这四种教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使其能优化教学,日趋完善。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学法”的教学过程。体育课实践能力包括自我独立锻炼的能力,选择和运用动作、技术能力,使用体育场术语和口令的能力、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人体解剖学、形态学、生理学原理教给学生动作技术、原理和锻炼价值,培养学生根据需要选择、运用动作的能力。总之,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学体育实践能力培养,需要不断地吸收最新的教育理论,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反思。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自我锻炼、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的能力,从而与终身体育接轨。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身体运动能力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学生在体育课中实践能力是指学生通过体育课中的学习,形成体育强身健体的自我意识需要,开展体育锻炼和娱乐身心的一种能力。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体育课方法
体育课
可能是方法不对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用对方法才能瘦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