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材料引进课堂 让政治课“活”起来

2009-10-28 10:15赵福利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运用政治材料

赵福利

摘要: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呢? 我们必须更多地采用间接的途径,即把材料引进课堂,让学生在丰富的、有血有肉的感性材料中步入理性认识的殿堂。

关键词:政治;材料;运用

谁都知道,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教学最基本的原则。那么,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呢?直接的途径就是让学生贴近生活,走向社会,在调查与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思想和理论水平。但这样做在客观上又与课堂教学存在着矛盾,学生毕竟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到社会中去。因此,我们必须更多地采用间接的途径,就是把材料引进课堂,让学生在丰富的、有血有肉的感性材料中步入理性认识的殿堂。我们今天在这里探讨的就是:可用的材料有哪些?怎样把材料引进课堂?引材料进课堂应遵循什么原则?

一、材料的种类

1.文字类:包括案例、笑话、诗歌、谜语、对联、歇后语、警示语、名人名言、趣闻轶事、幽默小品等等。文字类材料包罗万象,只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就能发现它们与政治理论的本质性联系,就可拿来为我所用。

2.数据类,包括数字、位次、百分比、百分点等。在政治课教学中引入有关数据,可以增强理论或观点的说服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实物类,就是实际存在的物品。在政治课教学中引入实物,可以大大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4.图片类,包括照片、插图、教学挂图等。这类材料有助于学生对人物、环境、事物的了解,从而使理论能更好地联系实际。

5.音像类,包括幻灯、投影、电视、电影、录音、录像、多媒体教学软件等。恰当使用音像材料,可以使教学更生动、更直观,既有利于增大教学容量与密度,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把材料引进课堂的方式

在政治课教学中把材料引进课堂,既可以用材料论证观点,也可以用观点说明材料。但无论怎样都必须做到观点与材料的内在的有机统一。材料进课堂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一以贯之式。即在教学中只引进一则材料,并贯穿始终,一例到底,层层剖析,逐步递进。这种方式对我们本身的要求较高,一要选准选好典型材料,二要做好观点与材料的统一,三要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材料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剖析,能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较高的激情。

2.材料导课式。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成功的导课往往能够迅速调动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注意力,有先声夺人的效果。材料导课往往能起到这种作用。

3.三点突破式。“三点”即指教学重点、难点、社会热点。教学中的“三点”是一堂课的核心所在,在教学中我们可借用材料来突破。

4.砥砺思维式。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开放性的材料,并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既可以提高学生兴趣,也可以磨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其思维能力。

5.情境渲染式。政治课教学是知识、能力、觉悟的三位一体,教学中引进适当的材料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共鸣,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除上述方式外,材料进课堂的方式还可以是提供背景材料,调节课堂气氛,采用变式思维,等等。

三、材料进课堂的原则与要求

材料进课堂是政治课教学的内在要求,实现材料进课堂对我们有较高的要求,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实效性原则。即在引进材料时,必须牢牢把握一个宗旨,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不论用哪一种材料,其目的都是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否则,课堂教学中虽然气氛热烈,但对完成教学任务毫无益处,那算不上上课,只能说是闲聊。

2.针对性原则。即在课堂教学中引进材料要针对学校、班级、学生的实际,有选择地加以使用。不同程度的学生可能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即使是同一材料也可能需要选取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重点进行分析。总之,要贯彻“精而管用”的原则,克服随意性。所以,材料一要典型,二要精炼,三要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要能说明问题,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双向性原则。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如果只有教师的积极性,而没有学生的积极性,那学生就变成了机械接受知识的容器,这与素质教育的大方向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引进材料也可以是多种形式,既可以教师提供,也可以学生提供;既可以是教师讲解分析,也可以由学生讲解分析;既可以课内讨论,也可以课外讨论。要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其参与,才能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增加教学的活力与效果。

四、贯彻素质的需要,有助于能力的培养

通过时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课本上的原理和结论就是通过具体事例归纳出来的,所以理论联系实际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利用社会上所发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考查学生理解运用所学知识是考试中最基本的题型。利用时事与课本知识点相结合,日积月累,有利于学生能力之培养。例如:揭露李洪志的法轮功的反动本质,让邪教无处藏身,学生对此较为熟悉,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说明很多问题:(1)封建迷信活动比较严重,封建残余思想根深蒂固。(2)民族文化素质不够高,人口素质偏低。(3)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到破坏。(4)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5)反映了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并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等。这样通过时事教学,既掌握了时事;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政治课引进材料,是充实课堂,活跃气氛,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好的途径。但是,引用材料的意义不仅仅是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在于借助材料阐明事理,实现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运用政治材料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最美材料人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