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城市发展的阻力与对策

2009-10-28 10:15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矿业矿产资源矿区

薛 磊

摘要:本文从我国矿业城市的特点及作用方面,对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阐述了一些观点,以其得到广大同仁的指导。

关键词: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疆域辽阔、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种齐全配套、资源总量丰富的国家,是具有自己资源特色的一个矿产资源大国。

中国矿业资源的主要特点:我国矿产资源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劣并存的基本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相对不足;2.矿产品种齐全配套,资源分布不一;3.矿产质量贫富不均,贫矿多,富矿少;.4.超大型矿床少,中小型矿床多;5.共生伴生矿多,单矿种矿床少。

所谓“矿业城市”,是指那些依托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经营而建立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城市。因此,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就成为矿业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即使是在矿业城市发展的中、后期,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向阶段,寻找新的接替资源也必然是矿业城市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当务之急。分析矿业城市的起始发展, 大概有以下两种模式:一是有依托型。即先有城市, 后开发矿业,如徐州、邯郸、大同等城市;二是无依托型。即先有矿区, 后建城市,如大庆、克拉玛依、玉门、阜新、淮北等城市。

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建设,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多数矿业城市的职能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产业演变过程为采掘业→工矿结合→综合性工业→多种产业(包括三产)。在城市职能转变方面较成功的如淄博、唐山、铜陵、焦作、鞍山等城市,有的城市已从矿业城市发展成为综合性的地区中心城市。

一、我国矿业城市发展的阻力因素分析

(一) 资源枯竭

资源开发是矿业城市发展的首发动力,而资源枯竭则是矿业城市发展巨大阻力。资源枯竭恰如矿业城市发展的“釜底抽薪”,而大多数的矿业城市过分依赖于矿业,难免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步入衰退期。例如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前苏联的巴库,就曾因为煤炭或石油的枯竭而一度废弃,但是前者依托流域的综合开发,后者依靠走国际合作开发的道路,再次实现了经济的繁荣和区域的发展。澳大利亚西部的金矿城市,随着金矿耗竭而衰落下去,成为荒僻的矿山街,可以说是我国矿业城市发展的前车之鉴。

(二)产业结构单一

矿业城市强烈地依赖于矿产资源,导致了城市的职能单一,综合发展指标ID 较低;对外联系主要限于矿业来往;发展速度快、周期短。

(三)环境污染及地质灾害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地质灾害是矿业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阻力。

二、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几项对策

不同地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类矿业城市都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及中长期发展规划, 结合本市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实际状况, 制定出适合本城市情况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矿业城市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传统的矿业城市一般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社会大环境下,矿业城市应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提高经济活动的科技含量,设立科研机构,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经营和管理模式。与此同时,今后要提倡建设有依托型矿城, 即采取矿业公司、矿山营地或功能相对简单的简易矿镇形式开发资源,其高级管理、科研机构和职工生活基地等依托附近的城市。一般不再新建无依托型矿城。

为避免矿竭城衰,必须加强地质勘察工作,增加资源储备, 促进矿业支柱产业的发展。支柱产业对矿区经济增长有重要的贡献,是其它矿业相关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应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护。同时,要积极采用新的技术改进支柱产业,使其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防止它过早的出现衰退而影响或限制矿业城市的经济增长。另外,要延长矿产品加工链,构建产业集群,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附加值,并鼓励其他非矿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矿业城市要注意妥善处理矿业开发强度与经济规模效益之间的关系, 既要发挥矿业生产的规模效应, 又要尽量延长矿山的服务年限,为矿业城市发展替代产业与城市转型赢得时间。还要重视生态恢复与产业发展的结合,也就是矿业城市的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虽然科技的进步对某些自然环境问题制约可以忽略,但自然环境对矿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制约重要作用。现代经济活动越来越要求良好的环境质量,矿业城市也不例外。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矿业城市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合理而可持续地开采矿产资源对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那种对资源的“恶性”开采,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粗暴”破坏,是极不利于矿业城市的长远发展的。在城市的人口增长、土地利用、水源保护和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也要贯彻这个战略思想。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无论是对现有矿业城市的规划,还是对新矿业城市的开发,都应该十分重视矿区中心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中心城市既是整个矿区的管理中心,又是为矿区提供全面服务的强大基地,能带动整个周围地区的发展。中心城市的区位选择,应遵循有利于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交通条件较好、有足够的环境容量和发展余地等原则。

总之,针对以上阻碍矿业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矿业城市现阶段应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矿业城市的多元经济。延长深加工产业链,启动地方经济发展工程,形成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将老工业基地转移出来的资源后续加工项目接过来,实现资源的就地深加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附加值。这既有利于全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又有利于矿业城市的类型转换。进一步健全完善文化、医疗、科技、商饮服务等社会功能,以吸引资金和人力资本的流入,从而带动城市经济的多元化的发展,提高城市规模。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美化城市环境。

猜你喜欢
矿业矿产资源矿区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湖北省保康县堰边上矿区发现超大型磷矿
广东省蕉岭县作壁坑矿区探明超大型铷矿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我国矿产资源保护法律制度完善路径分析
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8)》
全球矿业或将开启新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