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再见 谷歌

2009-10-29 05:00林丰蕾
中国市场 2009年42期
关键词:唐骏李开复高管

杨 阳 段 静 林丰蕾 李 薇

李开复离职创办的风险投资平台网站“创新工场”9月7日低调上线测试。

李开复“成功”地离职了。这个中国风云“科学家”在9月4日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在一片赞誉之词中华丽地转身。

离职引来各种猜测

李开复一宣布辞职,各种评论与猜测蜂拥而至。有的猜测他的离开与其权力被架空有关;有的猜测与“谷歌低俗内容”有关;有的则认为李开复是因“逃税门”而出走的……

太多的质疑和猜测让李开复无法低调。9月6日,他在博客中明确指出,“陆续看到网上有几种对我离职的误解,在这里我想明确地澄清一下,以免不知情人被误导”,“谷歌低俗内容”事件早已平息、“我从未被调查逃税”、谷歌是跨国公司里面最放权的,一一对各种流言进行反击。

事实上,在刘允进入谷歌之后,坊间就有消息称李开复即将离开。一个微妙的变化是,自从有电信背景的刘允出任谷歌高管职位之后,很多发布会就开始再也见不到李开复的身影。谷歌的公关政策似乎在树立一个新的领袖形象。

按照李开复的说法,在此之前他就准备辞职,但谷歌中国的突发事件让他不能在这个时候说走,因此才耽搁了一段时间。

从唐骏到李开复

搜狐IT历届的博客训练营中,有两期最火。其中一期便是李开复做客主讲的。那次,搜狐演播室被来自全国各地的粉丝挤爆,许多粉丝全程站立听完了李开复的演讲,最后还拥在人潮里请求获得李开复的签名。

另外一期最火的博客训练营归属于唐骏,他也被媒体称作“打工皇帝”。值得关注的是,似乎也只有唐骏的离职,能与李开复离职事件的火热程度相提并论。

再把时间回溯一下,2007年9月,一位IT高管的离职也曾经引起过媒体热议和密集报道,从主动高调地向媒体宣布隐退到离职邮件外泄,再到高调召开发布会宣布加入NBA,这位高管也成功地成为焦点。这位高管便是陈永正。

这三人有着太多的共同点。比如,李开复、唐骏、陈永正都通过离职而声名鹊起,再比如,李开复、唐骏等都拥有非常鲜明的个人品牌,出书、讲课、频频在电视娱乐节目中曝光,这使得他们卓然不同,成功成为公众眼中形象良好的话题人物。

知名IT博客洪波表示,李开复作为技术人才与创新的导师,具备极强的个人品牌,而这种品牌与谷歌中国在商业方面明显的价值利益追求相冲突,这也是他离职的重要原因。在分析人士看来,唐骏被成功烙上了“最成功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印记,他的个人品牌也不是盛大所能够包容和继续给予帮助的。而陈永正也被报道为唯一一个打破业绩怪圈的离职高管,为其树立个人品牌成功埋下伏笔。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这三位中国最牛、曝光度最高的科技职业经理人都是微软的旧臣,也都曾经担任过微软中国区的高管。李开复此前曾创办过微软亚洲研究院,并曾经担任过微软公司自然交互式软件及服务部门副总裁。唐骏此前曾是微软中国总裁,即便在离任之后,他也被微软授予了“微软中国终身荣誉总裁”的称号。而陈永正更是曾经担任微软中国区总裁长达四年之久。

这三个人惊人的相似之处似乎在引发我们的思考,为何在微软这样的公司中会接二连三地涌现出如此注重个人品牌的高管?

让我们来看看李开复、唐骏和陈永正在微软的表现。“言辞谨慎”、“低调”,这大概是我所能找到最为贴切的词汇。那时的他们远不似现在这般的高调。也许是微软的光环太大了,也许是微软的文化太强调团队协作了,也许是盖茨太难以超越了,那时,李开复、唐骏和陈永正只能淹没在微软面貌相近的高管中,引不起媒体的兴趣。

微软是一块金子招牌,是全球特别是中国人陌生而又向往的技术圣地。虽然后来他们离开了微软,但他们身上依然还笼罩着微软的光芒。李开复、唐骏和陈永正都是有野心的大人物,离开微软,他们终于可以释放压抑的自我了。而恰巧,微软这块履历表中的金字招牌也成为了他们建立个人品牌的亮点。于是,一切从此开始。

谁也不会怀疑,微软、盖茨对向往科学和技术的青年有着多大的吸引力,谁也不会怀疑,当初李开复、唐骏、陈永正加入微软时对盖茨和微软文化的崇敬之情。但狡黠的李开复、唐骏和陈永正在微软压抑平静之后却开始热衷建立个人品牌。

无憾于谷歌

李开复一直保持着他特有的优雅风格,对于敏感问题,他只用“继续守法,继续做一个负责守法的企业公民”来回答,其他没有更多言语。

李开复最强调的是要理解用户的需求,他也认为中国的网民与美国有很大不同,一些是因为网龄比较短、年纪比较轻的原因,有些则是因为语言文化不一样。但他一直鞭策自己的就是:用户永远是对的。所以他和自己的团队一直在努力去理解用户喜欢什么样的产品,他们的习惯。在李开复任职期间,谷歌已经尽力去通过合法手段拉近一切与百度的差距,例如李开复津津乐道的音乐。

李开复没有按照美国人的惯性思维去抱怨中国用户怎么都不愿意去付钱,而是认为“不愿意付钱就是对的”。他说,我们就要想一个办法,让他们不付钱而能够得到他们想要的音乐,而且还是很好的服务。我们如果想得出来,我们就去做,想不出来就不做。所以,谷歌以用户为第一是全球一致的方向,与巨鲸网的合作让谷歌既能合法地提供音乐服务又能赚取更多流量。李开复口中的谷歌不怕得罪股东,“如果你不喜欢,你可以不要买我的股票。甚至广告主如果认为我不应该把用户放在第一,你也可以不买我的广告。我们就是这么用户第一的。因此我们进入任何一个国家,一定都会非常谦虚地去理解用户的需求。”

一个小故事是,在采访谷歌前十大客户中的两家时,都听到有对谷歌“直销的关键字广告没有折扣,但是如果从经销商那里买关键字就可能得到一些折扣”的抱怨,刘允博士对此的回答是 “我们对直销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但李开复说:“我们会虚心的听取这些回馈,希望能够做得更好。”

离开谷歌,李开复不仅丧失了上千万美元的股票和薪水,还可能因为没有谷歌这个明星企业使自己失去明星光环。“对于谷歌,我现在已经没有遗憾,但我的人生还有一个缺憾没实现,我想去弥补它。我拥有更多的是在科技领域的知识,更了解企业成功的秘笈。这些职业经验才是我最有价值的资产,我非常希望能把这些资产传授给中国青年。”为此,李开复想到了创业。

风投规模上亿美元

离开谷歌的李开复究竟看到了什么样的蓝海?

7月6日,李开复回应:“我将做的工作是提供创业平台,提供天使投资基金(专门投资于企业种子期、初创期的一种风险投资),并辅助引导青年人创业。做这个工作所需要的是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行业眼光、人脉资源、辅导能力。”

李开复创办的风投公司(VC)已定名为“创新工场”,该公司网站也已经低调内测。

网上资料显示,“创新工场”是一个全方位的创业平台,旨在培育创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业。创新工场的投资者均为财富100强企业、知名创投和中美精英人士。其中更有多位成功人士愿意热情辅导青年创业者。 值得一提的是,新的办公地点设立在北京海淀区清华科技园,与谷歌中国办公场所同在一个科技园内。

此前,业内人士曾向记者透露,李开复新创办的VC规模将在上亿美元左右。资金募集人甚至包括了视频网站youtube创始人、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及美国顶尖风险投资等公司。

虽然离开了谷歌,但李开复对互联网依然“情深意重”。据悉,创新工场是一个全方位的创业平台,将立足信息产业最热门领域:即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并选择相关技术作为创业的起点。目前,创新工场也开始不断招兵买马,并在网站上挂出了招聘软件工程师、产品经理、用户体验设计师等岗位需求。

某电信专家在分析李开复辞职时表示:“真正想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真正做一些探索,只有自己创业。这个意义上对于李开复来说,是必然的选择,除非他并不想有更大的成就。” (摘自:《经济观察报》2009年9月7日、《北京商报》2009年9月7日、搜狐IT频道2009年9月5日 编辑:王露)

猜你喜欢
唐骏李开复高管
成功来源于不经意间的努力
“病”变的李开复
“病变”的李开复
每天举一次手
先做人,后做事,偶尔作秀
先做人,后做事,偶尔作秀
唐骏一进一出 彰显陈天桥用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