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平坎坷成大道 一路豪歌向未来

2009-10-29 10:07王志忠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10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鼠标新课程

王志忠, 江苏省常州市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金坛市教育研训中心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员。

信息技术——相信大家对这个词已经很熟悉了,但对于像我一样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人来说,对它的概念最初都是源于计算机技术。记得在师范学校读书时,数学老师曾给我们上过几节计算机课,依稀记得老师教我们编了一段BASIC语句,然后上机运行。当时还是苹果机,我试了一下,好像没有得出什么奇妙的结果,也没觉得这个机器有多么了不起。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高级的办公场所和文印公司开始使用计算机处理文档,我才感到计算机技术的强大,也有了强烈学习的欲望。当时学校还没有计算机,我就用小霸王学习机与一台旧电视机连接,从键盘输入和五笔字型学起。之后,学校配备了386机器,可以运行DOS系统以及WPS、Foxbase等应用软件。我坐在屏幕前一呆就是一天,有时甚至是整宿。学校领导察觉到我对计算机的痴迷,便派我到市里参加了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班,在这里我第一次摸到了鼠标,第一次见到了“窗口”,我成了学校学习计算机的领头人。随着“奔腾”时代的到来,计算机软件系统也进入了易懂、易用的GUI(图形用户界面)时代。随后,各种应用软件雨后春笋般催生了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在学校,计算机课也是一片繁荣。

回顾这段边学边教计算机的经历,我想许多同行也会有同感。当我们刚刚见到这个神奇的机器时,对它一无所知,出于内心急切的愿望,首先要学的就是简单的操作。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更是让人始料不及,新时代的学生自小就与计算机进行着交互,键盘、鼠标以及各种控制交互器伴随着孩子的童年,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正在成为学生学习的大课堂。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向着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层面扩散,应运而生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成为了课改的一大热点。为此曾有专家、领导言之凿凿:不出三五年,学校就无需开设这门课程。内外夹击之下,计算机课的“天空”上顿时阴云密布、风雨飘摇。

技术在飞速发展,技术应用的社会环境在剧烈变化,而这门课程却一直在操作技能训练阶段徘徊,那么走向穷途末路就是一种必然。《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的颁布,奠定了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的地位,也让我看清了努力的方向。在紧随其后的各级培训中、在课程专家的引领下,我们对新课标也有了全新的认识,特别是拿到全新的教材后,对这次变革更是充满了期待。新教材打破了以“软件”为单元,以计算机操作技能训练为主的结构方式,以信息的获取、加工与处理过程为线索进行了重构。教学内容由“计算机”向“信息技术”扩展。在呈现方式上也趋于丰富,结合学生生活,顺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然而,在新课程改革令大家欢欣鼓舞的同时,也给教学实践提出了挑战。例如,如何从单一目标走向多维教学目标?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这些问题由谁来回答?如何解决?教师们议论纷纷,争执不下。我一看,争论是好事啊!大家不是对新课程如何实施有争议吗,我便以此为契机,让持不同观点的教师思考后,集中到一起同上一节课,让他们以“比照”的眼光观察,在研讨中提高教学技能。我们以这种“同题会课”的方式开展了一系列行动研究,在实践中开始了课改实验。

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这门课程要发展到担当起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任,真正成长为信息技术课程,还需要继续超越、创造,对此,我们都不应是旁观者,而应争做实践者。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鼠标新课程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Progress in Neural NLP: Modeling, Learning, and Reasoning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北京再办塔机司机操作技能竞赛
PDCA循环在护生中医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
超能力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