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任教师也应重视思想教育

2009-10-30 04:16屈彦宏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5期
关键词:科任学科思想

屈彦宏

思想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通过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现思想问题,并予以解决。但百密一疏,况且当学生开始中学学习时,不仅学习科目陡然增加,各科的难度和强度都比小学的要大,增加了学习的困难,有些学生会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又因为青春期的到来,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都容易产生各种波动和偏颇,给教师的教育工作带来新问题。中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活动在科任教师的视线里,有些负面思想的表现,班主任看不到,因此中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离不开科任教师的齐抓共管。科任教师也要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当作自己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科任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 具有时效性

科任教师针对学生在自己课堂上出现的不完成作业、溜号、搞小动作、睡觉等情况,随时指出,有利于第一时间内加以纠正和改进,有较好的时间优势,使学生对问题有正确地认识,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2. 具有独特性

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略有不同,对班主任的敬畏之心可能更多一些。因此科任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更容易坦诚相见,更易于表现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利用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时会收到“静坐无所为,春来草自青”的特殊效果。

3. 具有迁移性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科任教师应当认真分析,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当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教育,行为上就会遵守纪律,进而对课程学习产生兴趣,有利于所教学科成绩的提高。

二、为了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科任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利用学科优势进行思想渗透

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有许多值得尊敬和学习的人物及故事。教师在课堂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利用好学科发展的历史轨迹,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教育,在增强学生求知欲的同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政治、历史和语文等学科,更在人文主义精神教育方面有较多素材。

2. 抓住课堂生成,进行思想教育

每一节课都有可能出现突发事件,教师要正确处理发生在学生中及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无论是学问上的争执,亦或是语言行为上的矛盾,教师都要认真地对待,采取灵活的方法予以解决,不能一味地把问题交给班主任。对于学问冲突,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质疑的科学精神,启发学生以事实为依据再次研究探讨,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对于行为语言的冲突,要单独谈心,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在事实基础上分析,使学生能冷静地去认识错误,再当着全体学生处理事件,从而达到教育大家的好效果。切忌在同学的面前,不经调查了解,进行粗暴的打骂或冷嘲热讽,不仅于事无补,还有可能激化矛盾,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不信任,对以后的教学都会有负面的影响。处理问题过程中也要善于发掘学生思想上的闪光点,呵护一下学生的自尊心,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3. 运用榜样示范,进行思想鼓励

科任教师一般会兼任几个班的课,对各班的学习风气、学习成绩、学生各个人能力等会有一个横向的综合比较,对于在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与其它班级学生的表现来加以衡量和评论,使学生认识到优劣差距,产生竞争意识,促进积极进取。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尺度,不能一味贬低和斥责,要以鼓励为主。

4. 多与班主任进行沟通

与班主任沟通不是一味地“告状”,对问题一定要先期深入分析,对于普遍性和重要性的问题一定要告知班主任注意,对突发的小问题则不宜过多渲染,以免学生对科任老师产生逆反心理,认为只会打“小报告”,而影响对教学能力的认可。沟通的关键在于要针对具体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开阔班主任的思路,为班集体的整体和谐发展出一点力。平时要多向班主任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良好开展奠定基础。

5. 注重自身的示范教育

教师,为人师表,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每一位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校园里、社会上,也都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用自己的行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教师承担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为此,需要科任教师与班主任教师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帮助学生改进不足,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科任学科思想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秉持五个“一” 形成教育合力
同伴合作 互利共赢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超学科”来啦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科任教师要参与中学班级管理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