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09-10-30 04:16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5期
关键词:道德创设德育

刘 君

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良的品质。因此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教书”、“育人”两者同等重要,忽视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是教师的失职。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英语也是一门具备思想性的学科,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之外,还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

一、创造和谐的德育环境

德育是一种道德追求活动,即教育在不断发展、完善人的道德品质的过程中,使人得到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满足,得到一种精神享受。英语课堂要进行德育渗透,必须首先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德育环境。

二、挖掘教材内容的德育因素

语言是思想文化的载体,英语教材的课文内容自然渗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教材中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能否充分获得利用,主要靠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挖掘教材潜在的德育因素,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教学之中。

三、注重教学过程的德育渗透

(一)采用多种形式渗透

1. 组织学生合作

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适宜、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比如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一起指正,既要对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

2. 创设情境活动

道德知识、观念、规范是抽象的,必须以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才能为学生所接受。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有移情效应的气氛,理想的或冲突的,富有趣味性的道德情境。游戏是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这种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对培养他们的情感,让他们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是很有帮助的。

(二)找准教育时机渗透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依靠的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任何形式的硬灌、勉强,都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有可能产生消极效应,使学生产生反感。因此,必须要杜绝空洞、牵强的说教。课堂上,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关注学生的发展,找准机会,适时、适度地进行德育,让学生在自然渗透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

总而言之,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根据德育工作和英语学科的特点,重视二者的整合,正确运用德育渗透的方法,有始有终地坚持德育渗透,在教学的点滴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猜你喜欢
道德创设德育
创设未来
跟踪导练(五)(2)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道德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