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过程应充溢人道精神

2009-10-30 04:16王海智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5期
关键词:字典数学老师人文

王海智

【摘要】人文教育主张全部的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应富有人道精神,教育本质就是以人为本的情怀。富有人道精神的教育活动应该把教育看做一种与“人”打交道的活动。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不仅要顾及自己具体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也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需要和感受。不仅要通过各种教育活动让学生去学习和掌握那些具体的知识、技能,而且要让学生感受到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生命过程的完整意义。

【关 键 词】教育过程;人文教育;人道精神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5-0034-02

教育活动应富有人道精神。人文教育思想主张全部的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都应富有人道精神。人道精神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平等、反对歧视,关怀弱者,尊重人权。简单说,就是把人当人来关心和对待,就是要有人情味、有同情心。所谓不人道,就是不把人当人来对待,而是把人当东西,不顾人的感受。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容易把注意力放在具体的教育目标上,而忽视学生作为人的感受。在当今的社会现实中,教师更应把两者结合起来,更应突出教育人文因素的重要作用。

案例1:某学校一位班主任老师因为某女生没交作业,也没按照老师的要求请来家长,大为恼火,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对那位11岁的女生说:“看来你是不要脸了,老师想看看你还有没有屁股。”随即让两名学生上讲台来扒这名女生的裤子。女生一边挣扎,一边求饶。老师又说:“你不让同学看,那好,让老师看看你有没有屁股。”于是,用教鞭从女生身后插入裤子,挑开看了一眼,说:“噢,原来有屁股。有屁股为什么不完成作业?”

这可能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个别的例子,而类似的虽不这么严重但同样不人道的案例却并不罕见。比如,让学生把错题重做50遍、迟到了到操场跑20圈,或对那些爱惹事生非、调皮捣蛋、成绩差的学生不屑一顾,或呵斥、体罚、或干脆踢出教室之外等等,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智力发展是一种摧残,而且也是一种不人道的做法。因为这完全是把学生当做了一个机器,根本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是对学生生命的一种不尊重。教育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情怀,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爱。教育如果少份人性的光辉,我们的社会就多一份暴戾之气。

案例2:她在读初中时,作文极好而数学极差,几次考试都不及格。为了对得起父母和老师,她硬生生地把数学题死背下来,三次小考,数学都得了满分。数学老师认为她成绩的提高百分之百是因为作弊。她是个倔强而敏感的女孩,并不懂得通过适度忍耐以保护自己,就直言不讳地对老师说:“作弊,对我来说是不可能的,就算你是老师,也不能这样侮辱我。”结果,被冒犯的老师气急败坏,单独给她发了一张她根本没有学过的方程式试题,让她当场吃了鸭蛋,之后拿蘸了墨汁的毛笔,在她眼眶四周涂了两个大圆饼,然后让她转身给全班看,又让她去大楼的走廊上走一圈。

这一事件的结果是:其一,导致她休学在家,自我封闭了许多年,严重时,连与家人同坐一桌吃饭的勇气都没有;其二,致使她形成终生悲观、敏感、孤独的性格。她碰到的是一位看重成绩而忽视人格的、具有强烈权威意识的数学老师。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滥用权力,给完全没有防范能力的她在精神上以致命的一击,让她穷尽必生精力都无法从那种伤害中复原。假如换一个睿智而有爱心的老师,事情完全可以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案例3:这个女孩同她一样,读初中时,语文也出奇地好,曾在年级的语文阅读测验中得过第一名,但数学相当糟糕,面对数学课本,就像面对天书,数学老师教的东西,她没一样能懂。她戏称自己为天生的“数学盲”,并且断言这种“盲”永远无药可救。她跌跌撞撞地读到初三时,数学要补考才能参加毕业考。她知道事态的严重,却无法左右事态地发展,只能整晚不睡觉,把一本《几何》从头背到尾,以尽人事。

第二天,上数学课时,老师讲到一半,忽然停下来,在黑板上写了4道题让全班演算。这没头没脑的4道题在下午补考之前出现在黑板上,又与正在教的内容毫无关系,再笨的学生也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于是,她忽然就成了全班最受怜爱的人,几个同学边笑边叹气边把4道题的标准答案写出来叫她背。她背会了3道,在下午的补考中得了75分,终于能够参加毕业考,终于毕了业。后来,初中最后的那堂数学课连同数学老师关切和怜爱的眼神,一并成为她生命中温馨美丽的记忆。

她是非常幸运,她的数学老师并没有因为她在数学方面的不足而全盘否定她,于不动声色中放她一马,让她有条件在更适合自己的领域里振翅高飞,在自己最不擅长的领域里,得到的都是发自内心的怜爱与关怀,使她对生命充满眷恋,对人世充满信心。

案例4:一名初中学生向语文老师报告说,她新买的一本新华字典不见了,而她曾在这本新华字典的背面写了个“玉”字。老师问明情况后,让这名学生先不要张扬,老师帮她找一找。这位老师来到教室说,前两天老师布置让每位同学都买一本字典,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字典拿出来让老师检查一下。检查中,老师发现一名女生的字典后面一页写了个“璧”字,而且显然是在原来的“玉”字上面改的。老师当时迟疑了一下,这名女生顿时满面通红。后来老师了解到这名女生平时品德很好,但她家境贫寒,母亲抱病卧床。因为还要给母亲买药,一本11元的字典对她来说是很难买得起的,而老师当时要求每个同学必须买一本字典。了解这些情况后,老师自己花钱买了一本字典,并在最后一页精心地摹下了一个“玉”字。然后,老师当着全班同学宣布说,某某同学的字典找到了,是其它班的同学捡到的。数年以后,同学们毕业了,有一天这位老师收到一封信,里面夹着11元钱。信里,这名学生向老师承认了错误,并衷心地感谢老师对她的爱护。现在这名学生已经考上了师范学院,她准备像这位老师一样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在这一事件中,这位老师虽然没对那位拿了别人字典的女生说一个字,但是教育行为已经完成了,无疑,老师的举动对这个学生产生了终生难忘的积极影响。这是一种饱含着浓浓的人情味的教育,是一种具有很高境界的教育。老师从学生的表情中知道她已经知错了,出于保护学生的目的,老师适可而止,没有像通常所见的那样非要个水落石出,杀鸡骇猴,然后把不准偷拿别人东西的道理再重复一遍。

富有人道精神的教育活动,应该把教育活动看做一种与“人”打交道的活动。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不仅要顾及自己具体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需要和感受,即不仅要通过各种教育活动让学生去学习和掌握那些具体的知识、技能等,而且要让学生感受到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生命过程的完整意义。再比如,生物课上,面对一株开着鲜花的植物,习惯了实用主义教育模式的老师,可能想到的只是要让学生知道这种植物的名称、科属、生长特点以及有无药用价值等,而人文教育思想则认为有必要让学生在学习这些科学知识的同时,充分感受鲜花之美,要允许学生表达他们的愉悦,并引导学生关爱花草、关爱环境。因为,这是一个正常人面对鲜花时的自然反应,教师不可为了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而漠视学生的这种感受。

愿人文教育的科学精神阳光普照,愿人文关怀风调雨顺,让我们的教育走上充满人性、人道的良性发展道路。只有真心实意地爱每一个学生,欣赏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成长,才有全面的素质教育、全新的现代教育。

参考文献:

[1] 刑永富.现代教育思想[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1.

[2]赖配根.自由、人道与儿童——写给2006年的教师[J].人民教育,2006,(1).

[3]孟健伟.教育与人文精神[J].教育研究,2008,(1).

[4]车广秀.两个才女两样人生[J].中外文摘,2007,(17).

[5] 陆晓芬.人文校园需要人文教师[DB/OL].2004-11-19.

http://www.yxedu.net/show.aspx?id=19789&cid;=131

猜你喜欢
字典数学老师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数学老师与达摩克利斯先生
字典的由来
大头熊的字典
迟到
正版字典
人文社科
幽你一默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