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错,为数学教学注入活力

2009-10-30 04:16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5期
关键词:错误学会师生

刘 勇

新课程理念中特别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其中课堂生成性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在共同的思考和发展中能产生超出预设的教学资源,在学生的作业中能产生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如果能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提高教学成绩大有裨益。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来自学生的错误,当作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并加以研究开发和利用,从学生的角度去模拟错误情境,体验错误原因,探索改错方法,提出防范措施,才能使师生的思维共鸣,使纠错教学有的放矢,有利于学生走出歧途。

一、将学生的错误作为生成性资源再利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并不是一件坏事或可怕的事。因为错误毕竟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思维体现,显示出犯错误学生在思考问题,积极参与学习。教师要摆正心态,正确认识学生错误,在教学中合理利用这些生成资源,采取有效、及时的措施,形成探究式学习,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找错、改错、防错、不错,逐渐地学生不怕错,无心理负担,思维活跃,敢说、敢做、敢问、勇于创新。

二、教学中学生出现错误时要采取合适的方法纠错

1. 学会等待,学会宽容,要重视提取错误中的合理成分

每个概念、每个原理的掌握,很难一步到位,而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温故知新”和“知新温故”的过程。对于学生的错误思路,教师要学会耐心指导,他们的思路有时并非与主题毫不相关,往往是学生在技巧能力上欠缺周全和灵活。教学中教师常常为了避免学生出现错误,取消了学生探究的过程,扼杀了学生产生新思路的机会。教师要敢放手调动学生积极创新,不断尝试,从错误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把错解中合理的知识方法等成分提取出来有效利用,才能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真正因亲其师而信其道。

2. 学会分享、学会合作,让学生暴露错误

在今天由效率和技术主宰的时代,心性的修养、人文的关怀,渐渐变得遥远而陌生。学习也就在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主导下成为了轻巧的复制。

在教学中,有时学生回答问题出错了,老师便不等学生说完,就令其坐下,有时学生提出一个想法,老师就不假思索地否定,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既然我们知道错误是难免的,我们为何不学会分享,学会倾听,与学生合作,让学生充分暴露错误的过程,帮助探究纠错策略。有时我们叹息,我们对学生发火说:“这道题讲多少遍了,纠正多少遍了,你还错”,深究原因是因为教师没有把错误的思维过程模拟出来,或让其充分暴露出来,学生没有找到错误根源,就被动地接受了老师的正确答案。

《学会生存》一书提出的“教育即解放”,揭示了教育的基本作用。解放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的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真正困惑如果没有解决,就会被动接受、抄写、消极。教学中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使僵化的头脑能够异想天开,解放被禁锢的思想,积极探究,找到错误的原因,从根本上清除错误信息在头脑中的痕迹,提高问题的抗干扰能力,实现一步步的自我超越。

3. 学会选择、学会创新,养成反思习惯

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方方面面,不能全归于学生,有时我们的教学准备不够充分,一味追求课堂的高效,给学生留下了滋生错误的土壤。如今新课程理念倡导选择民主化、个性化的教育内容,选择教育的时机和教育的方式,所以教学上要注重选择探究式、合作式教学方式,避免死板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反思的机会。

反思是一种习惯,是师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而教学中师生要共同反思出现错误的原因,不要误以为纠了错误就达到教学目的。教师不仅要反思教学技术、教学理念、教学背景,提高自身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创新性,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还要引导学生形成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优化思维品质。

新课程改革为生成性资源提供了丰富的舞台。教材在变,理念在变。新课标下的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教材不再是深不可测,数学题不再是让人望而生畏。教师要有一双慧眼,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中产生的有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并能在亮点处、在冷场处、在迷茫处、在错误处引领,把师生引向纵深,使课堂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交锋,从而再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使课堂教学更具活力。

猜你喜欢
错误学会师生
在错误中成长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学会分享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麻辣师生
“怒”与“努”
“浮”字等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可爱的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