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2009-10-30 04:16连亚恩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5期
关键词:自学效率教学模式

连亚恩

近些年来,许多学校和教师围绕提高课堂效率,进行着有益的教改尝试和实践探索。那么,如何衡量课堂效率的高低,怎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这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从教育教学目的这一根本意义上讲,评价课堂效率的高低,其依据应当主要看“学生”。一方面,要看课堂教学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本前提。另一方面,要看课堂上的学生收获情况,即学生在课堂上收获了什么,收获了多少;有多少学生达到了教学目标,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是衡量课堂效率高低的关键。

教学组织形式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的优劣及教学目标的实现,它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那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采用怎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或教学模式,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让更多的学生有所收获,进而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呢?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小组合作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主要表现在:

1. 课堂教学由面向少数学生,变为面向全体学生,能够使绝大多数甚至每一个学生达成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虽然尽可能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设计,但教学进度和课堂教学活动只能基于一定水平层面的学生进行安排和实施,其结果常常是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

小组合作教学组织形式的基本特征是学生个体自学基础上的合作学习,其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为:一是学生自学。即针对所要学习的新知识、新方法和应用迁移等学习内容,让每一个学生结合课程文本和其它学习材料,通过独立思考,进行自我学习和训练。二是合作学习。即通过组内成员之间的质疑问难,解决每个同学在自我独立学习中的疑难点;通过交流和展示自己的学习思路、学习方法和学习智慧,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通过相互间的讨论启发、思维碰撞与合作探究,解决大家在学习中的共性问题。另外,在学生自学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当的参与、引领、评价、指导,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样在课堂上,就由原来的教师一人“讲”,变成了大家“学”,在学生的互助合作共同参与下,达成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由原来的一部分变为绝大多数,甚至每一个学生。

2. 课堂教学由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讲授,变为学生全员深入参与下的个体学习和合作学习,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成果,提升了收获的内涵与质量。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考虑的主要是“怎样讲、怎样考”,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学生考虑的主要是“怎样听、怎样练”,如何让自己“学会”。在课堂上,教师是讲者,学生是听者,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听教师讲,少有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缺乏亲身体验和内心感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很难让学生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进而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实现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和提升。

小组合作教学组织形式下的课堂教学,是在每一个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通过组内和组间同学们的交流、讲解、讨论、探究等,获取新的知识,解决学习问题;是他们经过动脑、动口、动手,思维上、行动上的主动和深入参与,真正融入课堂学习活动,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实现学习目标和完成学习任务的。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会自学、会交流、会讨论、会合作,如何让学生掌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主要考虑的是如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如何培养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有关的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教学组织形式下,学生不仅得到了知识,掌握了方法,形成了学科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学与合作,加深了获取知识与解决问题的体验和感悟,养成了自主与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增强了同伴互助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学会了沟通、倾听、尊重、欣赏等人际交往的技能和修养。学生获得的学习成果丰富了,收获的内涵与质量提升了。

3. 课堂教学由实施教师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思想,变为学生根据学习实际,进行自我与合作学习活动,符合了学情,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是教与被教的关系,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方案和教学思想的组织与实施。因为课堂上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流程与环节的组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等,往往是按照教师的思路和方案进行的。学生在课堂上只能是紧跟着教师“讲”的思路、“教”的安排,进行相应的思考、理解和其它学习活动。如果教师的“讲”与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式有了偏差,或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达不到教师的预期水平,则“教”与“学”无法形成和谐与共鸣。虽然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但学生的实际情况差异很大,课堂教学很难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乃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要。

小组合作教学组织形式下,首先通过个体自学,专门给出了接触、思考、理解新教学内容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明确了课堂学习的需求和方向,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然后在合作学习中,对于大家都理解了弄通了的内容,没有合作的必要,不再占用小组学习时间;对于不懂或模棱两可的知识,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讲解讨论和交流,达成理解与共识;对于那些经过组内成员充分思考讨论后,仍解决不了的问题,则根据实际情况,或在教师的提示、引导下予以解决,或通过教师由有能力的其他组的同学给予帮助,或由教师提供解决的思路与方法。这样,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权给了学生,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围绕自身的学习实际和需要,开展的自主与合作学习活动。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按照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的,是学生学情的体现和反映。

小组合作教学组织形式下的课堂教学,是围绕学生的学习需要展开的,符合了学生的学习实际,让绝大多数甚至每一个学生达成了教学目标,完成了学习任务,养成了自主学习习惯,增强了人际交往的技能和修养,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收获了丰富的学习成果,这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自学效率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跟踪导练(一)2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