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的四个优化

2009-10-30 04:16解玉芹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5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优化资源

解玉芹

所谓优化课堂教学,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也就是高效率教学。这个“高效率”不是指教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学会了多少。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使学生最有效地获取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就是“优化”的过程。那么在生物教学上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呢?

1. 内容的优化

内容的优化无非在于如何有效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根据教学内容,清楚、准确地传授知识,并达到生动形象、化难为易、化无形似有物、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一节课的内容决不能泛化,不能漫无边际。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内容的深广度、适切性等与有效教学密切相关。每节课都应该有中心有重点,解决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觉得这节课有进步、有提高。教材作为一种资源,不同的教材有效性不同,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以使课堂教学有效、高效。同时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是新课改以来比较热点的一个问题。在一节课中,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进行探究的欲望,会让学生久久回味。然而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切合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生物课堂中一些事例的确设计得很巧妙,但是生物就在我们身边,一些活生生的事例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然后老师据此给出要解决的问题,这时学生就自然地接受了这个课堂任务,而且会很有兴趣地去解决。

2. 课程资源的优化

利用好教具、学具和信息技术课件等课程资源,如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条件性课程资源、素材性课程资源等,以求最佳的教学效果。农村学校常使用小黑板,小黑板上的文字、图案,甚至文字的排列、颜色等都要精心设计,以便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有条件的,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系统、网络系统等课程资源授课。媒体的优化,就是在最需要媒体的时候,使用最恰当的媒体发挥其最大功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不是越多越好,也并非简单地罗列重复,而是既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又要防止媒体的“狂轰烂炸”,让学生无所适从。

3. 实验的优化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尤其依赖于科学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学生实验、实习和观察等实践环节,对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科学方法、培养能力和形成科学素质,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各国的中学生物课大都极为重视实验教学。而结合近几年高考命题来看,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是培养与选拔创新人才的关键,所以目前我国的生物一课教学非常注重生物学的实验教学。一方面新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实验,包括观察、探究和调查等;另一方面,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中也强化了实验教学的意识。

教学中教师在落实理解能力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实验设计、探索研究的训练,并且紧密结合工农业生产和生物科学发展的实际,灵活应用,使学生充分理解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实验的优化我们要本着这样四个原则:(1)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变被动为主动;(2)不应只重实验结果,更应看重实验过程;(3)教师应从监管者变为引导者;(4)采用各种激励措施,让每位学生都进行实验操作。

4. 教学方法的优化

在课堂上,力求突破“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寻求和创设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对课本上有的活动大胆进行取舍,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并自行设计一些简单而自认为好用的方法进行课堂活动,以活跃课堂气氛。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如在上课时请学生充当小老师,请学生进行讨论、板书、讲解、做游戏、出模拟试卷等等。针对某个知识点可以让学生来提出问题,让老师来回答,课后可让学生对某些章节出一份自己满意的试卷,自己找搭档做再进行批改,这比起老师出卷让他们来答,学生更感兴趣,效果更好。老师要起引导、归纳作用,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教师真正成为课堂中的组织者、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优化生物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优化资源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我给资源分分类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资源回收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