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电工基础课的兴趣

2009-10-30 04:16杨秀云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5期
关键词:感应电流基础课线圈

杨秀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无兴趣,或兴趣如何,都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职业学校的电工基础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电工基础课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课的掌握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努力找出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一、巧设提问,引发兴趣

越是能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就越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富有情趣的提问,会使学生对学习电工基础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一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感应电流方向”一节,开始教师质疑:“既然电能产生磁场,那么磁场能产生电吗?磁产生电的条件又是什么呢?”接着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形象直观。接着又提问:“1. 实验观察到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说明了什么?2. 磁针插入线圈不动,线圈中也有磁通量,为什么不产生电流呢?3. 线圈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究竟是由于磁铁和线圈相对运动,还是由于线圈内磁通量变化呢?”教师将有关知识分成若干部分,机智灵活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紧紧地把学生的思维钳住,激发学习兴趣,赋与学习动机,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巧妙设问。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够围绕问题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再比如:讲解电容一节时,电容质量判断是本节一个重要知识点,教师首先强调电路器与直流电源连接时,表现它的特点,电路电流大小随时间变化,电容两端电压也随之变化。教师提问:“利用这一特点并借助于其他电工仪表如何判断电容器质量好坏?”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仪表,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主动观察——寻找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直观教学,激发兴趣

电工基础课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教师可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采用实物模型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的互相协调作用,提高教学效果。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必须把创新手段应用于课堂,便于创设情景,促进学生的认识活动。

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能够实现文字、图象、声音、动画的结合,使原来抽象、乏味的知识变得更形象、生动起来,从而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去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培养其创新意识。特别在认识微观世界的方面,它能发挥非常巨大的作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比如:教学“感应电流的方向”时,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是本节课重点也是难点,仅仅靠教师利用传统的教具和口授,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教学效果也不好。若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学生实验,注重突出磁通量的变化,引起感应电流方向的改变,把一些看不见的磁感线的变化,电流方向的变化,做到形象模拟,使学生能直观用视觉感受它们的存在和变化,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化难为易,培养兴趣

没有兴趣的学生多是因为不入门,长期依靠死记硬背,不会动脑,更缺乏动脑的习惯,所以在学习新知识时,自己的能力就显得不够用。对学习失去兴趣的学生,应该从培养兴趣入手,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呢?对于初学者来说,新知识永远都是难于理解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创造条件,把知识化难为易,给学生一个敢于参与的机会。比如:在讲“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时,电动势的概念是难以理解的,先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学生一看不难,可自己独立能完成,所以积极性就上来了,也会自然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也为下一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教学打下基础。

四、勇于创新,发展兴趣

许多成功人士都是因为有强烈而多种多样的兴趣,并沉溺于自己的兴趣之中,才深刻地了解到许多复杂的问题和事物。

在创新教学中,要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发展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总之,在电工基础课教学中,要努力寻找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探索学习的奥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探索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最终使学生喜爱《电工基础》这门学科。

猜你喜欢
感应电流基础课线圈
渗透式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中的开展及探讨
金属轨道的形状影响感应电流的大小吗
最简单的电动机
楞次定律释疑
实验改进3则
横机纬平针锯齿与波浪边的编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
自动变圆的棉线圈
《愣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设计
“电磁感应”五类常考问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