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09-10-30 04:16施桂云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5期
关键词:艾滋病资料生物

施桂云

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应对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已经成为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首要问题。实践证明,在生物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应用于备课,为教学环节做好铺垫

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把生物的形态特征、内部结构、生理过程等,形象地、动态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加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感知、理解和记忆。

1. 利用网上资源。网上有许多图片、课件、教学的文字资料,甚至还有试卷,在需要时我们可以下载。比如:在准备“环境保护”一节课时,可以从环境保护网http://gbj.grchina.ent/gbj/documents/solid.htm上下载一些有关环境保护如“赤潮、酸雨及其危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环境激素污染的现象和危害”、“过度排放与污染”等文字材料及图片资料;在准备“遗传与变异”一节课时,可以从http://www.39net/eden/yyy/ysyy/ysxz/14591.html搜索到近亲结婚与遗传疾病的典型例子,如“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家史”、“达尔文的悲剧”等资料。

2. 实地拍摄照片。我们可以用数码相机拍摄很多的生物资源图像,输入电脑中。比如:在户外旅游或登山时,将山里那些珍贵的植物拍摄下来,就是很好的教学资料。在拍照时要注意拍摄植物的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多种景别的图片,叶子、花、果实等的特写都将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料。将这些直观的教学资源整合到教案之中,课堂里的内容就非常丰富,让学生看到他们平时看不到的东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 扫描图片。有一些图片我们在网上找不到,现场拍摄又很困难,这时还可以用扫描仪扫描图片。

二、应用于课堂教学,解决重点和难点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CAI课件,动态展示生物的内部结构、生理活动现象等,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习效果。

1. 教学中,要善于利用从网上搜集的资源。例如:在讲到“禁止近亲结婚”时,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中国有句古话:近亲结婚亲上加亲。可是国家婚姻法却明确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在学生讨论后,再给他们讲述近亲结婚的危害。讲解备课时从网上找到的内容,如“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家史”、“达尔文的悲剧”等,向学生讲解这些名人的沉痛教训,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近亲结婚会导致遗传病的原因。

2. 设计巧妙的课后作业,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初一生物下册关于血型的课后作业题“仅凭血型就可以确定孩子与父母的亲缘关系吗”引起了学生的争议,有人说“可以确定”,有人说“不能确定,只有DNA才能确定”。到底谁正确呢?学生让教师评。教师启发引导他们上网查找资料。通过资料的搜集,学生学会了利用网络技术查找资料的方法,也明白了一些现代生物技术方面的问题,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能力。

三、应用于实践活动,培养能力和素养

给学生布置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通过网络的应用既完成了课外实践作业,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如:在学习“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课时,该课的课后练习有一道收集资料的习题是:艾滋病离我们每一个人有多远?请你通过各种媒体收集有关艾滋病的资料,就这个话题与同学展开讨论。了解艾滋病的危害对学生的生活很有意义,学生也都关心这个话题,于是笔者让学生办一个专栏,主题是“艾滋病离我们每一个人有多远?”要求每小组交两至三篇文章,为期一周,开展班与班的比赛。学生热情很高,除了查找翻阅书本、杂志外,很多学生从网上搜索资料,学生们从网上不仅找到了很多文字资料,还找到了很多图片资料,他们写的文章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办了一期很好的“预防艾滋病”的专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了解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原因,知道了如何预防。他们不但从活动中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信息素养。

猜你喜欢
艾滋病资料生物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2030年有望消灭艾滋病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生物趣多多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6000万人感染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