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

2009-10-30 04:16沙爱芹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5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师生文章

沙爱芹

阅读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生命内容,人们常常把阅读看作打开知识宝库大门、通往人类精神世界的一把钥匙。但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并不乐观,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重讲解轻阅读,不厌其烦的分析教学,为应试而肢解教学,甚至有展现师生嘴皮子功夫的表演教学等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阅读教学,教会学生怎样在阅读中获取信息,加以提炼、分析和综合,来解决实际问题,已成为课改发展的必须。经过这几年的教学,总结了以下几条拙见:

一、课内阅读

在课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 教师不能只就教材讲教材,还要注意拓展迁移

语文教学应强化内引,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阅读中来;强化外联,把学得的成果延伸到生活中去;不忘通过与生活的对比,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教师还可通过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例如:一些故事情节丰富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的文章,像《雷雨》等,可以选择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把握、组织表演;诗歌之类的文章可以采取研究体悟式教学,让学生查阅资料反复阅读,然后品味、感悟文学作品的意蕴。

3. 教师要关注细节小问题

(1)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阅读教学中,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生活阅历,对课文文本的解读也是不同的。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无数个不同的答案,而且每个答案也无所谓对错,只有合理与不合理。所以应当力求学生真正的自主合作,对文本进行探究和学习。

(2)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要求学生遇到不理解的字词随时翻阅词典,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阅读。

二、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不仅是课内阅读的补充,而且对课内阅读起到强化和促进作用。学生在多种方式的课外阅读中,反复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知识和方法,就能逐步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所以要重视课外阅读指导。课外指导可简要概括为:课外阅读多储备;朗诵评点谈感受;简要概括明中心;深入分析再提高。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调动集体力量,储备阅读资源。

(1)目的推荐,集腋成裘。教师要给学生推荐那些思想内容健康、鼓舞学生上进、语言文字规范的读物。可采取课外分组收集储备佳作名篇,小组推荐精品短文等方式。

(2)丰富多样,广采博收。每个学生的藏书毕竟是有限的,如何使之有足够的阅读量呢?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主要采取了这几个办法:每人或几人合订一份报刊,充分让这些报刊在班上流通生效;在阅读课时充分利用学校阅览室,满足广大学生的阅读需求;教师自己读到好文章时积累下来,到一定量后再印发给学生。这样既可以有目的性又能达到量的要求。

第二,及时检查评比,分享阅读成果。

评比的形式大致有:调查统计阅读篇目、字数、卡片等;举行阅读竞赛、读书报告会;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卡片等。具体方法:我们可以利用阅读课举行读书报告会,将课外积累的内容在课上有感情朗读评比,并且师生评点畅谈感受。

这个过程要求学生在选择储备阅读名篇的基础上,各小组精选出美文有感情朗读。朗读之后推荐组要首先发言谈选文的妙处,然后师生共同讨论点评推荐组朗读的优缺点,发表对选文的理解和看法。推荐组参与讨论,在互相讨论中,增加对选文的理解。老师适当进行引导评论,融入学生讨论之中。通过这种形式训练既能促使学生深入领会文章的情感内容,又能训练他们的朗读技巧。抓住了文章的情感精髓,把握朗读的感情。这样坚持下来会促使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朗读能力逐渐提高。

第三,有针对性指导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针对不同内容、目的、水平,教师可采用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学生阅读。

通过课内课外阅读指导相结合,我们可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他们的概括分析能力、鉴赏评价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提高。这样,我们的阅读教学就会变得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师生文章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麻辣师生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