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基本方式略谈

2009-10-30 04:16崔宝才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5期
关键词:自学教学方式过程

崔宝才

古往今来,语文教学的方式就有很多种,几乎每个语文教师在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都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几种、甚至十几种的教学方法。但是在众多的教学方式中,我认为最基础的要数“导与练”和“自学辅导”两种了,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下的今天,更能显示这两种教学方式的功能和效果。

那么,“导与练”和“自学辅导”的教学方式又是怎样的呢?其实,“导与练”过去有个一贯的提法,叫“讲和练”,这是作为既相关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提出的,以后也就有“精讲多练”等诸多公推的方式提出。所谓“练”,主要指在教师讲后,布置的单项练习和综合练习的书面作业。这种提法和做法,反映了人们对语文教学的认识,因为一般的教师都会认为语文和其他学科相同,“讲”新知识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练”是获得新知识以后,作为巩固新知识和练习技能的一个环节而设置的,这个“练”的内涵就相当狭窄了。

现在提法变成了“导与练”,这一字之变的实质,就在于认识发生了变化。从预习到研究,从读文、评文、赏文、到写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都是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语言和思维、写作的能力训练。如此说来,“练”应当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环节。必须把那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角度多变的全方位训练,贯穿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使训练成为一条进行教学的主线。另一方面,学生语文能力训练的过程,包含着“发展”的意义,也就是说,“练”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因为,学生的各种知识都在训练中获得,各种技能都在训练中掌握,能力都在训练中形成,智力同样是在训练中得到充分发展。因而,诸如思想情绪、审美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方法,都可以在完善的训练中得到培养。这是语文训练的整体功能,它反映了“教学、教育和发展”是一个基本的统一发展的教学过程的规律。

至于“导”,在语文教学活动的长河中,是相对于“教”而提出的。主要指作业辅导和理解、巩固旧知识、获得新知识以及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指导,它的内涵也仍然较为狭窄。现在,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人们对“导”的认识又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语文教学既然学生以“练”为主,教师也千方百计地以“导”为主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导学、导练、还要导趣。教师越导之有方,学生就学之有法,练之有趣。至于怎样导?导多、导少?那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有个分寸,有个度了。当然,“导”的水平是高是低,要以是否能适应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标准。导的水平越高,学生学习潜力越发挥得充分,能力水平就提高得快。

“自学辅导”是一种阅读教学的基本方式,它不是一时产生创造出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得以应用、发展起来的。过去,一般称阅读教学为讲读课,这是人们对“讲与练”认识的必然反映,以后就产生了串讲式和分析式,也有以提问法等为基本方式的。通过语文教学形势的发展,根据语文教学目的、任务及要求,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讲”的成分减少了,自学的成分增多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自学辅导”也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这是基于人们对“导与练”的认识产生的,是基于人们对阅读课以母语学习为基础的方便条件的认识而产生的,也是适应时代的需要,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产生的。

“自学辅导”的根本任务,是严格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学生不可能终生在教师身边生活,也不能在学校进行“脱产”学习,他们总要走入社会参加工作,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并为社会、为人民服务。这就是说,养成自学习惯是终生受用的。问题在于怎样培养这种习惯?关键是要使学生适应自学,养成查工具书,用心读好书,发言、思考、讨论、提问,背诵摘录,认真写作等等。在实际操作中,要求分期、分阶段,要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表及里,步步为营,逐步提出和推进。在自学中易于养成阅读的习惯和兴趣,尤其易于养成研究性的、开拓性的、创新性的阅读态度。

如此说来,一个真正的教师应该是教学计划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渴求知识的启发者;是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技能训练的指导者,更是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考核检查者;是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及远大目标树立者,最终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评价者。这样的重任和荣誉担在教师肩上,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和运用“导与练”、“自学辅导”这两种基本方式就尤为重要了。

猜你喜欢
自学教学方式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雪花的形成过程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
编者按:
编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