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课改理念指导化学实验教学

2009-10-30 04:16李长珍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5期
关键词:探究性动手化学

李长珍

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而以往的教学,绝大多数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要特征,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培养。新的课程理念是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自觉参与,鼓励学生提出创造性意见,积极开发“探究性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就很值得我们去思考。

1. 加强实验常规技能培训,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方法

正确规范的操作不仅是实验成功和实验安全的需要,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验技能的保证。首先,要规范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准备。实验前,应该要求学生预习与实验内容相关的知识,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原理,熟悉实验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了解实验仪器以及使用方法等,然后再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做到有的放矢,尽量避免盲目实验。其次,教师应该做好示范工作。要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不能随随便便、粗心大意而出差错。第三,要规范指导学生排除实验障碍。学生往往在故障或误差面前束手无策,容易急躁出错。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产生故障或误差的原因,及时指导学生排查故障的方法,可以在演示实验中适当设置一些实验故障,提高学生排除故障的能力和水平。

2. 抓好学生实验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发挥实验对学生的吸引力,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乐趣。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实验教学,如师生共同进行演示实验,教师边讲学生边做实验,学生上讲台操作实验等等,努力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的外部活动逐渐转化为内部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地参与学习。家庭小实验和课外实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最好方式,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独立完成。这样把课内教学向课外实验延伸,增加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和时间,获取实验成功的喜悦感,进而培养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兴趣。

3. 多形式进行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以前的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作为一种途径和手段,其主要任务是为教学服务,让学生通过实验更深入地掌握有关知识和原理,以期达到对化学知识和体系的深入理解,强调的是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对概念、知识和原理的掌握与否。这样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且多采用教师演示的方式进行,学生动手的机会不多,学生仅仅是旁观者,很少或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可以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4. 创设实验问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新教学是研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等有机的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中必须创造性地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并进行优化组合,实现由“创造性的教”到“创造性的学”的转变。新教材的实验教学充分强调实验过程和获得新知的体验,重视实验的设计过程,就是在重视训练常规思维的同时,更重视培养创新思维,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能从新的观点、新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5. 促进实验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

只有创新型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一名优秀的化学实验教师,必须具有规范、灵巧、安全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绘画技巧,善于创造鲜明直观、准确精彩的实验现象;灵活运用化学实验解决化学问题并保持极高的实验成功率;拥有善于启发、点拨、指导学生圆满完成实验的能力;要善于发现和提出富有挑战性、创新性的实验课题并具有改进和创新实验的能力。因此,化学实验教师应该下大工夫把教材中的全部实验内容进行不断深入的研究和改进,切实提高自身的实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化学实验的示范、引导作用。事实也说明,教师新颖的实验设计以及对实验装置的改进与创新,对学生有极强的感染力,可以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欲望,提高学生实验的成功率。

总之,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猜你喜欢
探究性动手化学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奇妙的化学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动手动脑多快乐
如何开展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