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因互联网更精彩

2009-10-30 05:04赵志立
网络传播 2009年10期
关键词:网络媒体网民栏目

赵志立

200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诞生60周年的华诞。我国有新中国建立每10年一大庆的传统,1959年的10年大庆,成立不久的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第一次直播了国庆阅兵式;1969年的20年大庆,互联网在世界诞生;1999年的50年大庆,电视进入极盛时期,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开始进入中国,国内上网人数约400万,普及率不到0.4%;而今年新中国60周年大庆,国内上网人数已达3.38亿,普及率达25.5%,网络媒体已迈入了主流媒体的行列。互联网的成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中国大众传播事业的成就,纵观国内各大新闻网站60周年国庆专题,有声有色、精彩纷呈,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不仅毫不逊色,而且使国庆庆典更富有现代意义和时代特征。

突出特色风格迥异

以“国庆特别报道”、“国庆特别节目”为关键词键人百度搜索引擎,倾刻间数百家网站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的专题节目便跃然而出、奔来眼底。人民网的国庆网络专题以大红为底色,透出阵阵喜气,雄壮的国歌声更增添了几分庄严,“经典中国·辉煌60年”“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我爱你,中国”等栏目,高扬“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主旋律,体现了人民网作为中央重点网站的庄重、严肃和大气的一贯风格;而新浪网却以“国·家”为专题,既有“大国大势…大国强军”“共和国纪事”等反映国运昌盛的栏目,又有“我家的60年”“新四世同堂”“60年生活印记”等反映家兴业兴的栏目,通过家族和个人的雪泥鸿爪展示60年中国的新生变革,同时突出新浪网作为商业网站贴近网民、关注民生的特点;新华网充分发挥“信息总汇”的优势,突出全方位、全景式的报道,如“共和国的足迹”“老照片的故事”“共和国脚步·1949年档案”“开国创业史”“复兴之路”等栏目不但信息量大,而且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秘闻”,链接起来就是一部完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百科全书;而更多的网站则是从一个领域、一个方面、一个角度来反映新中国的沧桑巨变和对祖国母亲生日的祝福,如中国经济网通过系列报道来反映新中国在经济领域的成就;中国军网通过“国庆大阅兵”反映中国国防力量60年走过的光辉历程;侨报网以“一条长安街、60年复兴路”为题来浓缩新中国60年的变迁;中青在线以“我心目中的新中国名片”为专题,突出网民个人的感受;中国网把国庆专题策划成“大型组歌——‘甲子华章”,并分别以“解放”“振兴”“和平”“发展”“强国”“和谐”为乐章,使专题舒展自如,浑然一体。大多数网络媒体在国庆网络专题中一改初创时期内容单一、相互雷同,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异质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更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网络媒体打破了过去网络专题只是动态报道和资料汇集,而更加注重深度报道和评论性报道,既有分析又有评论、既有深度又有高度,这些都是网络媒体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双向互动重在参与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最大区别在于传统媒体是一种单向线性的传播方式,而网络媒体却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传播方式。体现在新闻专题报道上,传统媒体往往是“我说你听”单向灌输的模式,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从而影响了传播效果;而网络媒体却建立在传受双向可以双向互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能更多地听到来自普通网民的心声。国庆华诞是普天共庆的盛事,它能触动中华儿女每一个人的心弦,激发包括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世界炎黄子孙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感情,网络媒体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交互性、参与性强的特点,把国庆网络专题变成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的最好课堂。几乎所有的网站在国庆专题中都辟有互动式栏目,如人民网的大型互动栏目“我爱你,中国”,里面有“祝福祖国”的网民留言,有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和向祖国的宣誓,还有“我为祖国献花”等活动。据统计,截至9月22日,参与活动的网民已达490582人。新浪网的“互动中国心”则面向全球征集华人对祖国的祝福,短短时间收到了来自亚洲、欧洲、北美、南美、非洲、澳洲等几十个国家的华人的祝福,虽寥寥数语却表达了一颗颗赤子之心。更多的网站是在国庆网络专题中策划了征文,老照片征集,拍客、掘客、博客大赛和网上知识竞赛,进行共和国大事记和英模人物的评选活动。如新浪网的“我家的60年”“晒晒老物件”;央视网的“我是建国、我叫国庆”;人民网的“我与共和国共庆”;东方网的“我的父亲母亲”;腾讯网的“征集全家福”等征文和老照片、物件征集活动,文汇网的“我和我的祖国”网上知识竞赛和网络作品大赛,全国还有数家网络媒体参加了中宣部等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这些活动吸引了众多的网民的关注和参与,各地网民纷纷用自己或家庭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来歌颂伟大的祖国,表达对祖国母亲的一颗赤子之心。央视网的“我是建国、我叫国庆”的成长故事大征集活动,引来了全国40万个“国庆”,96万个“建国”的关心,他们纷纷在网上撰文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发展变化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些双向互动的活动既丰富了国庆庆典的内容,又使广大网民受到了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精心设计创新形式

任何传播都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一个好的网络新闻专题,不仅依赖于独创的内容,而且需要有好的表现形式,就像一幢精美的建筑,令人眼睛一亮、赏心悦目。作为献给国庆华诞的礼物,各网络媒体对国庆专题的栏目、网页、版式都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和设计,充分利用色彩、线条、字体、字号、区位等“版面语言”,突出“普天同庆”的主题,力求给人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如人民网的新闻专题大气、庄重,在庄严、沉稳的气氛中又充满动感;新浪网的新闻专题则轻松、活泼,就像为普通网民在网上举办一场生日派对,各网站在栏目和网页的设计上都尽可能地突出自己的风格,避免千人一面和呆板。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其中的优势之一,就是突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的媒介表现形式而具有多媒体的功能。在国庆网络专题中,各网站除了常规的文字栏目外,还开辟了“图说60年”“历史相册”“经典影视”“影像记录”“嘉宾在线聊天”等栏目,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图表等多媒体元素来反映共和国走过的60年光辉历程。如新华网就在“印象新中国”“开国创业史”等栏目中大量地使用了反映各个重大历史事件的老照片,有的图片还是第一次从尘封的档案里走出,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过的艰难历

程;中国广播网开办了“60年难忘的中国之声”全球大搜寻活动,再现60年来那些曾经感动中国震撼世界的声音;央视网的“赤子情、中国心”提供了60年珍藏的5000多条珍贵的视频供网民点击,并通过精彩的互动活动,以及回味经典影视,与网民共同见证新中国60年的沧桑巨变。许多网站还利用图表、数据、Flash等方式来反映新中国的建设成就,人民网的升国旗仪式就利用了动画效果,当网民点击鼠标,网页上一面五星红旗便冉冉升起,此时此刻,每一个坐在电脑前的网民都会犹如置身于天安门广场,在心里升起一种神圣的感情。国庆网络专题也是对网络媒体的一次最为成功的大阅兵。

对外传播注重效果

网络专题在国内是对网民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的最好课堂,而对国外却是国际传播和提升国家形象的最好平台,国内网络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在对外传播上也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网络媒体是一个开放的媒体,具有时空压缩性和跨地区、跨国界传播等特点,因而一诞生便被作为党和国家对外传播的重要平台,担负着对外传播的任务。对外传播也叫对外宣传,但宣传主要是表达一种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更带有主观的色彩;而传播主要是传递一种信息,是在平等基础上的沟通和交流,更注重事实。我国的对外宣传正处于向对外传播的转变过程中。

在今年国庆60周年的网络专题中,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等中央重点对外新闻网站,都注重改变宣传报道方式,努力提高传播效果,少了一些政治色彩较浓的概念化的语言,多了些生动、鲜活的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少一些“高端访谈”,而多了些普通老百姓和家庭对新旧变化的亲身感受。如中国网的“中国印”“中国人”“中国志”“中国域”“中国梦”“中国客”就是从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来见证新中国60年来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中国日报网则通过“我眼中的新中国”“海外看中国”栏目从外国朋友和海外华人的视角来感受在中国发生的变化:国际在线的“60年中国印”就把这些变化隐含在“书法”“华表”“围棋”“丝路”“中国结”“国画”“功夫”“红灯笼”等国外熟悉的中国文化符号中。在正面宣传新中国60年的辉煌成就时,各网站也实事求是地反映了60年来走过的艰难曲折以及种种失误,认真总结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经验教训,如新华网就开辟了“六十年思考”“复兴之路”“解读新中国”等栏目,发表了《在破解世界难题中前进——关于中国国情的报告》等深度报道,再一次向全世界彰显了中国作为国际大国的正面形象。

猜你喜欢
网络媒体网民栏目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关于栏目的要求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