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不买血统论的账

2009-11-02 07:21
小品文选刊 2009年17期
关键词:袁术孔融袁绍

否定门第观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是一曲唱不完的老调子。

持血统论、出身论、唯成分论的人,在中国,从古至今络绎不绝。

唯一的例外,倒是三国时的大政治家曹操,着实让人钦佩。

当时,魏蜀吴三国首领,论出身,吴为江东贵族,魏是中原豪强,只有刘备,是个织席贩屦的手工业者。但刘备抱住“皇叔”这块招牌不放,想拼命挤进贵族队伍中去。所以,他一听太史慈说,孔融求他出兵,马上得意起来,“孔北海尚知世间有刘备乎”,一脸得意的样子,为被这位大世族看重而自豪。后来,被东吴招为驸马,也是以皇叔的身份,再去攀附江东贵族的高校。

曹操则不然,他并不期求这种高贵身份,在《让县自明本志令》里,他只要求死后在墓碑上刻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就行了。虽然作为谋略,把女儿嫁给了汉献帝,当上了皇帝的岳父大人,但他从来没有为此而自炫过。孔融在北海混不下去,跑到许都来,曹操也没有觉得因孔圣人后代投奔自己而荣幸,反而因为孔融后来老是捣乱,不客气地将他杀了,根本未把孔子世家当回事。煮酒论英雄时,曹操把袁绍、袁术、刘表之类出身名门望族的州牧,统统予以否定,倒把平民出身的刘备抬得很高。曹操的话里,多少也是含有一种对门第观念的否定情绪。

唾弃等级观

曹操从他早年任洛阳北部尉起,就反豪强,蔑视权贵,表明了他对血统论老调的厌恶。

后来,董卓窃权当国期间,曹操作为总策划,会盟十八路诸侯,组成讨伐联军,理所当然,他应该统帅这支队伍。因为他不仅具有组织能力,还有相当的领导能力。但是在誓师大会上,袁绍却被公推为盟主,又一次使他对“龙生龙,凤生凤”论调产生质疑。他不相信像袁绍这类仗着老子娘的余荫,依赖先人光荣的子弟,既非武艺高强,更非韬略出众,能够指挥这次军事行动。果然,这场讨卓行动,由于袁绍无能,袁术作乱,遂以四分五裂告终。曹操气得直骂:“竖子不足为谋!”也是对这些没有真本事的名门子弟的彻底唾弃。

强调唯才是用

他在《取士毋废偏短令》里强调:“士有偏短,庸可废乎!”特别强调唯才是用,不讲出身和成分。他一再发出命令,要求各部门不拘一格地擢用人才,哪怕像陈平盗嫂受金、不干不净、信誉不佳的人,像白起杀妻求信、母死不归、贪酷可疑的人,只要有本事,就要予以使用。

曹操一生中,招降纳叛,不咎既往,大胆使用从敌对阵营投奔过来的文臣武将,不可胜数。譬如他对捉住的关羽,那样地隆重礼遇,恐怕此前此后的领导人,都很少有他这样的气魄。但另一方面,他在对付贵族、豪强和士族的代表人物,则是不遗余力地予以打击。在《诛袁谭令》里声言:“敢哭之者,戮及妻子。”将袁绍、袁术这个名门望族,一点也不留情地斩尽杀绝。在《宣示孔融罪状令》里说:“融违天反道,败伦乱理,虽肆市朝,犹恨其晚。”

曹操对孔融、崔琰的耿耿于怀,除了他们是政治上的反对派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由于山东孔姓,河北崔姓是当时有影响的大士族。打击他们,等于打击这个阶层,也是对“龙生龙,凤生凤”这种老调子的否定。

(摘自《女子文摘》)

猜你喜欢
袁术孔融袁绍
袁术:想当大佬被打脸
孔融的反驳
眼力与气度
袁绍其实不无能
不懂就百度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
孔融让梨以后
孔融让梨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