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线索的发现与新闻选题的确立

2009-11-02 07:21王大莹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7期
关键词:新闻线索南阳选题

王大莹

新闻线索是媒体的生命之源,谁最先掌握了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谁就掌握了新闻采访的主动权;新闻选题是媒体的“秘密武器”,谁确立的新闻选题新颖大气,谁就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的读者。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媒体之间的竞争,也就是获取新闻线索与确立新闻选题的竞争。那么,新闻线索从哪里来,新闻选题如何确立呢?

如何发现和获取新闻线索

从媒体设立的新闻热线中找新闻。“新闻热线”是读者与媒体互动交流的主要平台,也是获取新闻线索的“富矿”。大凡成熟的媒体,无不设立新闻热线。2006年初。南阳日报投资60多万元,在全省地市报中率先建立了市民呼叫中心。从此,10条热线24小时不间断,每天的热线量激增。多时突破千条。新闻线索的源源不断,使新闻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独家新闻几乎天天都有。也正因为新闻量的激增,《南阳日报·社会早刊》一扩再扩,由原来的对开8版增至对开12版,成为南阳第一大报。

从国家出台的新政新举、法律法规中找新闻。每年我国都要出台一批新政新举和法律法规,它关乎着民生、关乎着和谐、关乎着发展。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和思考,学习和思考的目的,不单是为了思想上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从中发现新闻线索。可以这么说,任何一部新政新举和法律法规,只要与当地实际相结合,与百姓的需求和愿景相结合,就能从中找到许多新闻点。写出一批有价值的新闻来。比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获、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方针,20个字包含着五大主题,每个主题又涉及方方面面,只要角度把握好,就能写出许多好新闻。

从国际国内大事中找新闻。任何一件国际国内大事。都会对当地的政治经济生活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无论“大事”发生在何地,只要当地的读者关注它、议论它,必有新闻可做。所以,对于国际国内大事,要学会从中策划新闻。就2008年而言,大事一个接着一个,比如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等,另外还有一批法律法规的实施、国家一系列改善民生新举、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等。对此,《南阳日报》总是做到策划在先,预案先行,并调动各种新闻采编手段,做足做强做活这些新闻。

从会议和领导活动中找新闻。有些一般性会议或领导活动,内容一二三四五,要求一二三四五,千篇一律。对此,要学会从领导与读者共同关注的结合点上做新闻。切不可面面俱到。一小时的会议,哪怕只有一分钟内容读者需要,你就要围绕这一分钟做新闻。

从新闻同行中找新闻。在平时的采访中,要善于和新闻同行交流,或从别的媒体上获取新闻线索,挖掘“第二落点”。一般来说,主要新闻网站、报纸、杂志,以及电视台、电台的新闻节目都可以成为丰富的资料库和信息源。

从季节变化和节假日中找新闻。在中国,一年四季有140多个节假日和纪念日,这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新闻源泉。每每节前、节中,几乎所有的媒体都要进行策划,来一次报道上的“大比拼”,看谁家的点子新,有创意。因为所有的节日都包含着浓浓的“人情味”,中国人特别重视这一点。既然人们重视节日,新闻的关注度也就必然高,各媒体围绕节日做新闻也就在情理之中,或者说是“因机而发”了。

向联系人要新闻。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记者的本事不光体现在文字功夫上,还要体现在社交能力上。所交的朋友,应该是你的新闻报料人和为你采访提供便利的人。每个新闻人都应该有一群朋友,这样做起新闻来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时,新华社最先进行报道。国际上那么多知名通讯社,为什么新华社抢了先?原因就是他们事前专门找了一个可靠的报料人。

向市场要新闻。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人们的衣、食、住、行、用、娱、乐等无不与市场有关。只要用心去“逛”市场,就有做不完的新闻。商品供销有新闻,物价涨跌有新闻,制假打假有新闻,不一而足。

向生活要新闻。在平时的生活中,学会做一个有心人,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比如在黄金周出游时,当看到有人乱丢乱吐,记者就应该想到文明出游问题;在小区停车遭遇停车难时,记者不妨围绕如何解决停车难问题进行深入采访;当顶着烈日在公交站点等候公交车,而车却迟迟不到时,记者可以就公交的现状、发展困境、未来发展之路进行专题报道。

从部门中找新闻。教育、工商、税务、物价、水电、民政、环保、卫生、公、检、法、司等都是出新闻的地方。他们的新政新举、他们的执法行动。只要大众普遍关注而且有积极意义,都是新闻。

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那么,是不是有了新闻线索就一定可以做新闻呢?不一定。因为如果我们“有闻即报”,就成了“传声筒”,很容易出现问题。能不能报道,还要看你的选题准不准。

如何确立新闻选题

策划选题,是新闻报道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选题准,事半功倍;选题不准,事倍功半甚或徒劳无功。那么,怎样确立社会新闻选题呢?

第一,要看新闻要素全不全。构成新闻的五大要素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由。因此,记者在采写新闻时,首先要看新闻的五要素全不全,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不少初学者所写的新闻总是“缺胳膊少腿”,要么时间不清、地点不详。要么事件原因不清、记述不准。就拿新闻五要索中的“时间”来说,现代都市类的报纸,要求时效性非常强,多以“昨日新闻”为主。而事实上,许多初学者不重视“时间”概念,稿件中常常出现诸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今年以来”、“前不久”等字眼。这样的稿件即使写得再好,也会因“时间”概念模糊而被打人另册。因此,在选题时,一定要把握好新闻要素。

第二,要看事物变异的程度深不深。一般来说,事物的变异程度,决定着新闻价值的大小,变异程度越深,新闻价值就越大,反之则越小。比如下雪。一场小雪,新闻价值就不大,我们可以这样作报道:写写干旱现象缓解的新闻,写写提醒市民注意防寒的新闻。或者写写医院病人增多的新闻等,都属于一般性新闻。但如果是暴风雪,就像去年初南方持续的冰雪,50年罕见,那新闻价值就大了。

天气情况、受灾情况、抗灾抢险情况、生产自救情况等都是新闻。以湖北《楚天都市报》为例,在20天的抗击冰雪大战中,该报上百名记者顶风冒雪、起早贪黑奋战在抗风雪一线,每天推出5个整版的新闻,向百万读者传达灾情信息和天气情况,全面展现了湖北省干部群众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力抗灾的精神风貌。

此外,对于垃圾、污水、车祸、火灾、赌博、传销等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都要看它的变异程度,然后再决定怎么采写。正面报道也是如此,事迹越典型,越值得做深度挖掘。

第三。要看新闻能否出新。新闻,新闻,首先要看新不新,这个“新”字有五个含义:一是时间新,二是题材新,三是立意新,四是角度新,五是表现手法新。这五个方面缺一不可。譬如说“角度新”。文章能否写出新意。关键看角度的选取。只有角度新颖,写出的文章才有看点、才有影响力。“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此诗句用在新闻写作上,最具指导意义。不同的角度,写出的新闻也不同。

第四,看大众是否普遍关注。新闻影响的范围,决定其价值的大小,影响范围越大,影响的人数越多,新闻价值就越大,反之则小。所以,在采写新闻前,就要思考这个事件是否具有典型性,能引起多大面读者的关注,是行业性的还是区域性的,是局部性的还是全国性的,然后再决定怎样报道。有些新闻事实是具有全国性的,如去年的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等,这些都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因此,各家媒体都使出了看家本领,尽其所能进行系列性、多层面、全方位的报道。围绕这两件大事,南阳日报均推出了上千篇报道,可谓浓墨重彩、气势恢弘。

全国人民普遍关注的,当然也是南阳人民关注的;但南阳人民关注的,不一定就是全国人民关注的。作为地市级报纸,既要关注全国人民关注的。更要关注本地人民关注的。比如,南阳城区交通大整治、内河大治理、关闭52个非法停车场等,都是一个时期内南阳人关注的热点,当然也是媒体报道的重点。

第五,看是否有积极意义。无论是正面报道还是问题报道。无论是时政新闻、经济新闻还是社会新闻。都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真正做到三个有利于:一要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二要做到有利于引导人、鼓舞人、感召人,三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保持社会的稳定。如果新闻市井化、庸俗化、低级化,甚或不真实,那就是欺骗读者,坑害社会,给政府添乱,后果不堪设想。

总而言之,现代媒体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制高点,拥有源源不断的新闻线索是基础,确立一个又一个别具特色的选题是突破口,二者缺一不可。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新闻线索南阳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一朵盛开在大美南阳的爱心之花
南阳人大“四有”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电视台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有效途径研究
新闻线索的筛选与运用
做发现和甄别新闻线索的“有心人”
《南阳解放纪念碑》失误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