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手写体前景堪忧

2009-11-10 10:44
环球时报 2009-11-10
关键词:手写书法艺术笔画

汉字书法10月申请世界非物质类文化遗产波澜不惊,顺利通过。不过,笔者认为,汉字书法申遗成功虽然值得祝贺,但汉字手写体及其书法艺术的前景仍然十分堪忧。就在前几天,还有四川省书法家提倡大学生恢复手写文稿,放弃打印作业和毕业论文,因为多数大学生的书写水平已经到了让人目不忍视的地步。

美国学者杰茜卡·贝内特曾把电脑称为“手写体的诅咒”,因为电脑输入造成了手写体文字的退化。鉴于汉字象形表意的特殊文字结构,亦即人们常说的“象形字”和“方块字”,电脑输入对汉字手写体乃至整个汉字的冲击尤为严重,具体表现为如下三点:

首先,键盘打字取代了纸笔写字。博客取代了日记,电子邮件取代了书信往来,打印文稿取代了手写文稿……在不远的将来,汉字手写体即使不会完全消失,也只能蜷缩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小小一隅。勤于彼而疏于此,习惯了电脑打字,必然导致汉字手写体水平的急剧下降。资料显示,传统墨汁、墨水的产量逐年递减,相反,用于电脑打印的墨粉却逐年递增。目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写的汉字如同豆芽菜,歪歪扭扭,不成体统。

其次,汉字拼音取代了汉字笔画。汉字输入电脑的初期,五笔字型等笔画输入法占据主导地位,后来逐渐让位于“拼音加加”、“智能ABC”等更容易掌握且速度更快的拼音输入法。因为习惯了敲打拼音而不是熟识笔画——事实上电脑输入的汉字笔画与真实的汉字笔画已有很大的差异,常常造成提笔忘字的现象。所以,原本用来帮助人们识字和查字的拼音,反倒成了汉字的主体,从而使得以象形表意为基础的汉字逐步拼音化或字母化。

其三,读网识字取代了读书识字。在古代,读书识字与知书达礼互为一体,是一种优雅的文化生活方式。但在网络讯息大爆炸的今天,捧着纸面书籍认真阅读的人越来越少,通过网络或电子书进行阅读的人越来越多。作为“快阅读”、“浅阅读”、“泛阅读”,读网识字使人们的知识支离破碎,同时由于缺乏经典的滋养而使人们的精神游荡无根。换而言之,读网识字并不是一种优雅的文化生活方式,而是一种工具性,甚至是娱乐性的生活方式。

此外,无论是输入打印的汉字,还是电脑屏幕呈现的汉字,尽管可以有多种字体选择和显示方式,但无一不经电脑的格式化,千篇一律,千字一面,缺少使用者独特的风格与个性,根本就不存在“文如其人”和“字如其人”的艺术感和审美感,同样是对汉字以及汉字书法艺术的一个严重冲击。

有鉴于此,我们说“救救汉字手写体”的呼声绝不是杞人忧天或者耸人听闻。坦率地说,即使我们马上行动起来,迅即在大中小学推行书法课程,大力提倡在日常生活中手写汉字,恐怕也很难从根本上扭转汉字手写体乃至整个汉字下行与蜕化的趋势。今后,中国人可能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即以写得一手飘逸汉字为美和以汉字书法艺术举世无双为荣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

然而,类似提倡手写汉字、汉字书法申遗、重建书墨飘香的优雅文化生活方式等呼吁和举措,至少可以起到胜于无、宽慰人心的功效。毕竟,我们坚守过,努力过!事实上,类似呼吁和举措也是以汉字书法艺术为基础的日本“书道”和韩国“书艺”,在“手写体的诅咒”的时代,所采取的不得已而为之的自救与生存之道。▲(作者是北京学者。)

王达三

猜你喜欢
手写书法艺术笔画
我手写我心
浅谈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我手写我意
找不同
6万字的情书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
网络时代更需要手写的温暖
30
气酣势畅 沉雄洒脱
添笔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