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成就未来

2009-11-13 08:39Roberto
出国 2009年10期
关键词:海归哈佛经历

Roberto

还没有见面,我先行拜读了这位哈佛女孩的最新文集《十年,一个哈佛女孩的故事》。在没有翻阅之前,我以为这又是一本向世人炫耀自己“成功经历”的经验之书,但细读之下,我一点点地被感动了,被作者经历过的挫折和磨练,被作者始终积极的心态,还有她对人对事认真的态度。没有一丝地炫耀,更没有矫揉造作。看她的文字很舒服,就好像坐在咖啡屋,听她把故事娓娓道来。而当我真正见到曾敏敏时,她脸上散发出的从容和自信的光彩,第一时间打动了我。

1998年,曾敏敏参加高考,因为种种原因,她与北大失之交臂,但她并没有因此而灰心,而是在中大里更加努力的准备,在2002年9月,她成功地飞赴美国波士顿,在哈佛大学设计学院里开始了研究生的学习。她很坦诚地告诉我,刚开始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远超想象,她甚至因此想过休学,不过最后还是凭借坚强的毅力和万分的勤奋坚持了下来。谈到这段经历的时候,

曾敏敏很有感触地提到,许多朋友给予了她很多关心和帮助,让她能够有勇气面对困难,征服一个又一个的“不可能”。

2005年夏天,曾敏敏在美国工作了一年后,毅然决定回到中国,希望能和几个朋友一起创立自己的设计事务所。很可惜,因为感情上的一些问题,她的这段创业悄无声息的结束了。我问她,遗憾吗?她摇摇头,淡然地说,发生的便是发生了,她当时能做的,只有重头开始努力。而且现在回头看看,她也许要感谢当年的这些经历,才可以尝试后来的许多机会。她曾经在北京工作过短暂的几个月,那段时间里认识了许多有相似背景的海归朋友,也看到了许多故事。后来她把这些故事写进了《十年》,希望自己和身边这些海归朋友们的经历,能给现在的年轻人带去一些启示。

2006至2007年,为了能离父母近一些(母亲当时刚刚手术病愈),曾敏敏进入深圳大学,担任了一名教师。在许多人眼里,这也许是一个女孩子最理想的工作,稳定、清闲,又有固定假期。然而她逐渐意识到这其实并不适合自己,她应该去追求更宽阔的天地。那段时间她原来在美国的许多同学也陆陆续续地回到中国,许多在香港从事金融相关的工作。每次她到香港和朋友们相聚,谈论的话题总离不开金融,而这也使她多年前学习金融的希望重燃了。她开始在业余时间学习金融方面的知识,并且考取了香港大学的房地产金融的博士,希望通过博士阶段的学习,让自己能够在金融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2007年3月,她获得了香港瑞士银行的面试机会,当时瑞士银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一个30人左右的经理培训招聘,超过3000人投递了简历,5轮面试,曾敏敏经过刻苦的努力和认真的准备,在百里挑一的竞争中如愿以偿地拿到了这张沉甸甸的工作录取合同。同年6月,开始了她的金融生涯,并前后赴新加坡和瑞士等国家培训。经过在国际投行两年的积累与锻炼,2009年上半年她决定从事国际精英教育并创建了自己的公司——华英教育集团。

我很好奇,什么原因使得她会决定离开这么好的一份工作,而选择创业呢?她告诉我,两年的时间里,她因为工作的机会,拜访了许多国内成功的企业及企业家;她告诉我,除了在公司里学习到的国际经验外,让她收获最大的,其实是这些企业家们不息的奋斗精神。她也开始有了希望创建自己的一份事业的想法。这么多年里,她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所以她希望做的事业也是能够帮助别人的。同时,她在哈佛和美国的经历为她积累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创造了一个很好的起点,所以最后她选择了教育行业,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中国学生有机会到世界上最好的学校接受真正的精英教育,这也是她创立华英教育的初衷。许多学生对她说,也许认识她会是自己人生的转折点,而这些真诚的表白,更坚定了曾敏敏做好教育事业的决心。

她坐在我面前,很平和的和我谈起她曾经的经历以及现在的梦想,那种仿佛天生的不断自我更新、不断完美自己的能力,再次触动了我。不知道下一次我们再见面的时候,她会带来怎样的惊喜。也许她的公司上市了,也许她写的小说面世了,仿佛在她的身上,有着无限的可能。有些人因为时间沉沦了,有些人因为时间变得更有味道了。味道这个东西,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只是有些人主动去追求,有些人主动去抗拒。对于曾敏敏的经历,有人说她是幸运的,我认为这并不对。美貌与智慧并重,侠义和武功双全,有几个这样的人?

告别时,她送了我一句话,梦想成就未来。也让我用这句话祝福曾敏敏以及她年轻的华英教育,带着梦想,成就未来。

猜你喜欢
海归哈佛经历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为新征程汇聚海归磅礴力量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海归”返乡当“猪倌”
新海归
海归周炳“意发”攻“芯”
哈佛演讲:从5亿到7000亿
查尔斯·埃利奥特:改变哈佛的人
女儿考上哈佛 妈妈做的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