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社区卫生服务实践和探索

2009-11-16 02:48徐时春李海彤王拥庆
上海预防医学 2009年10期
关键词:门诊部务工人员造船

徐时春 李海彤 傅 华 王拥庆 章 悦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坐落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长江口南港河段南岸,注册资本14.40亿人民币,是中国船舶工业股份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规划占地总面积500万 m2,年造船能力700万载重吨以上,造船总量和经济效益连续多年稳居国内造船企业第一位。企业在发展中意识到内设医疗机构对企业安全生产和员工健康的重要性,不断增加投入,使内设医疗机构发展成为企业社区卫生服务的中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企业内设医疗机构基本情况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医务室成立于1998年,2004年升级为卫生所,2007年8月成为医保定点内设医疗机构,2008年再次升级为门诊部,为全公司1 285名正式职工和13 215名劳务工提供医疗保健、工伤急救、试航保健、卫生宣教、饮食卫生指导、计划生育工作、家属医药费审核等工作。门诊部业务用房面积424 m2,内设药房、药库,提供处方药300种,非处方药15种。门诊部共有医技人员19名,平均年龄50岁,其中高级职称5名,中级职称8名。门诊部全年365 d均提供门急诊服务,每天门诊开放时间10 h,急诊实行24 h值班制。拥有彩色B超诊断仪、全自动洗胃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血球计数仪、尿液分析仪、裂隙灯、自动生化分析仪、X光线摄片机等设备。

2 企业内设医疗机构的管理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门诊部,从当时的医务室成立之初,就采取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模式,资产所有权归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所有,江南造船集团职工医院按照双方签署的委托服务协议的内容,开展门诊部的医疗保健服务工作。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提供门诊部的业务用房、房屋的改造装修、大型医疗设备、办公设备和日常水电等,每年根据服务对象的人数支付医疗管理费。江南职工医院在门诊部开设内科、外科、预防保健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皮肤科、医学检验科和医学影像科,根据重工业企业的特点加强了眼科和外科的技术力量。提供部分医疗设备和医疗耗材等,并按照规定收取诊疗费。

3 企业社区卫生服务内容

3.1 常见病诊疗

2009年上半年度门诊最常见的5种疾病依次是上呼吸道感染、角膜异物伤、四肢外伤、皮肤疾患、高血压。2009年1—6月门诊量2.4万人次;营业额约218万元,均次费用100元/人次。医保结算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为6.12%。根据医疗需求调查,89.51%的员工常见病选择到公司门诊部就医,转诊率为2%。

3.2 企业预防保健工作

根据企业的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预防保健工作,医生跟随出海试航的成品船,在船上为员工诊治疾病、饮食卫生指导、卫生宣教;携带药物预防感冒、中暑。到车间、船台巡回医疗,在码头开设临时医疗点,发放高温药品;定期到公司25家食堂进行饮食卫生宣教、指导;利用公司内部网络、宣传栏和《外高桥通讯》进行不同时令的卫生宣教。

3.3 院前急救

2008年8月卫生所升级为门诊部后,加强了普外科、骨伤科的技术力量和设备投入,工伤基本可以在门诊部解决。2008年1—8月救护车转诊38人次,而2008年8—12月救护车转诊6人次,2009年1—6月救护车转诊11人次,大大降低了转诊率,明显提高了工伤的救治率,受到各方面的好评。

3.4 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非典”期间卫生所医务人员积极做好防治“非典”的卫生宣传教育,做好环境消毒的同时还对船舶监造人员做好上岗前晨检,医务人员在试航船只上设立发热隔离诊室,对每位上船人员每日检测体温,发现异常及时转诊,做到了无漏诊、误诊。

4 构筑外来务工人员保障体系

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积极探索构筑外来务工人员保障体系。所有外来务工人员均购买了上海市外来人员综合医疗保险,2008年总金额达到28 691 890.70元,平均每人209.79元,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打下了基础。同时逐步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医疗补贴、外来务工人员帮困基金和微小工伤免费治疗制度。2007年1月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为每位外来务工人员发放医疗补贴,根据每位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年限给予50~150元/月不等,从进公司满3个月后开始发放,由人事部统一汇入工作磁卡,指定到公司门诊部进行医疗消费。医疗就诊采用先进的指纹识别系统,医疗费用发生后,必须经本人指纹确认后才可从卡内扣费。门诊部设有磁卡查询终端,外来务工人员随时可以知晓自己磁卡的余额情况,保证了专款专用。2008年1—12月总共发放外来务工人员医疗补贴6 862人次,总金额4 791 470.23元,平均每人226.84元。公司工会、公司行政和24家劳务公司为外来务工人员设立了帮困基金,当他们遇到重病、家中遭受天灾人祸等危难事件时,可以申请使用帮困基金渡过难关。2008年1—12月公司工会共发放救急救难基金171人次,共262 911元。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是大型重工业制造企业,外来务工人员基本从事生产一线工作,眼异物伤、手足外伤、烫伤等小工伤事故时有发生。为保证外来务工人员发生小工伤时能够得到及时治疗,公司制定了小工伤免费治疗的政策。2009年1—6月微小工伤就诊2 169人次,费用234 700.71元。

5 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08—2017全球劳动者健康行动计划》,强调所有劳动者应该享有最高可能达到的身心健康标准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各行各业的企业政策特别是那些存在高级别健康危险的企业应该体现保护劳动者健康的理念。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正是积极实践着这一理念。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地处长江口,位置偏远,距离最近的一级医疗机构高东卫生院2 km,距离最近的二级医疗机构第七人民医院约15 km,最近的120救护站到这里也需要30 min左右。公司为新型的国有大型造船企业,工作基本以室外作业为主,高空作业居多,工作岗位机械化程度还相对较低,工伤安全事故较多发,这给院前急救带来很大的压力。公司门诊部设立后,小工伤基本由门诊部治疗,重大工伤也提高了院前救治率,救护车的出车率明显下降,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员工的生命安全更有保障,树立了企业关爱员工的良好形象。多年来公司积极探索构建多层次的外来务工人员保障体系。外来务工人员多是公司的一大特点,外来务工人员是公司生产的主力军,工作在生产一线,岗位具有苦、脏、累、险、热、毒、高空等特点,卫生条件较差。一方面综合医疗保险、外来务工人员医疗补贴、外来务工人员帮困基金和微小工伤免费治疗制度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提供了经济保障;另一方面企业内设医疗机构的设置,解决了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医疗卫生可及性的问题[1]。

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门诊部采取资产权和经营权分离的运行模式,资产所有权归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所有,门诊部运营和管理委托江南造船集团职工医院负责,医务人员隶属于江南造船集团职工医院。江南造船集团职工医院是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上海市医保定点的二级综合性医院,门诊部这种运作模式充分发挥了医院在企业医疗保健服务方面的资源优势,同时节约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门诊部发展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公司希望扩大或提高医疗设备设施水准困难重重,企业财务没有科目可以列支医疗设备的采购费用;作为制造行业,存在众多特殊工种,公司新招聘人员必须经过专门机构体检后方可录用,内设医疗机构无法获得相应的资质,造成企业自主用工缺乏灵活性。希望国家能给予企业一些政策层面的支持,使企业内设医疗机构的发展走上法制化、规范化之路。

6 参考文献

[1]傅华. 开启保障和促进劳动者全面健康的新时代.中华劳动卫生与职业病杂志,2008,26(5):312-313.

(收稿日期:2009-09-21)

猜你喜欢
门诊部务工人员造船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主阅读能力提升的路径
PDCA循环模式在派驻门诊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门店收钱服务 美容贷本息由其担
全国中医类门诊部及诊所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1~2月中日韩造船三大指标实现情况
SPP造船洽商10艘MR型成品油轮建造合同
不惧的船
河南省汝州市检察院检察长刘新义
“进城务工人员不想上社保”背后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