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报道背后的延伸报道

2009-11-17 03:58刘治宇
活力 2009年13期
关键词:服务性突发事件受众

刘治宇

突发事件多是客观事物的剧变的状态,其偶然性、破坏性、继发性明显。近年来,无论是平面媒体、还是广播电视媒体,甚至网络媒体,都加强了对各类突发性事件报道的力度和深度。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也多以四层次模式报道,即:第一层次,报道事件本身情况;第二层次,报道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第三层次,报道政府或相关方面应对事件的措施和处理的方法方式;第四层次,善后处理与受害者的意见。虽然基本做到了事实信息的客观、充分披露,但同时往往也忽略了突发事件报道背后的指导性、服务性补充。

一、跳出就事论事做好延伸新闻

突发事件报道是最典型的事件类报道,也是最容易被“平淡”处理的报道。就事论事是当前突发事件报道的典型特点之一。因此,在大部分突发事件报道中,特别是日常影响力较小的突发事件报道中,事件本身虽然得到了关注,但缺乏对事件背后的延伸性报道。

从火灾、车祸,到台风、地震,再到武装暴力冲突等等,以天灾人祸为代表的突发事件正逐渐成为媒体新闻报道的主体内容之一。人们在提及突发事件新闻时首先关注的就是“及时”,如果说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那它更是突发事件报道的灵魂的一部分。“第一时间”也成了诸多媒体竞相追逐的效果。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新华社以10秒的优势领先美联社,成为“伊拉克战争爆发”的全球最先发布者。在“神舟”五号发射中,媒体之间的时效竞争更是到了白热化程度。在大题材的突发事件报道中,媒体往往能注重信息的全面和深刻。而在诸如影响相对较小的火灾、车祸、跳楼等“市井”突发事件中,则更多地采取了就事论事的方式。而虽然突发事件本身极具偶发性,但其背后往往都有与百姓生活、社会发展进程关联密切的共性问题。因此,突发事件实际上还具有继发、多发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追踪式的延伸报道,增强报道的连续性和冲击力,扩大报道的正面影响。事实上,许多有影响的系列报道、连续报道,都是在对突发事件的追踪采写中产生的。譬如近年来对一些桥毁人亡事件的连续报道,不仅揭露了“豆腐渣”工程的真相,而且追出了官僚主义和贪污受贿等不法行为。正是这些继发性报道,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和社会价值。此外,对那些具有较强教育意义的突发事件,尽管过程已经完结,但其影响仍在,仍然值得追踪和延展。

二、突发事件延伸报道应有指导性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和研究生王雪冬在《灾难报道请恪守“最小伤害”原则》一文中也提出,“一般情况下,对于灾难、罪案现场,对于现场的死伤情况、罪犯的残忍程度,最好是概述、模糊而不宜描写、特写。文字、图片的表现都应当以不令读者惊惧、反感为限。”这既是新闻职业道德的准则,也是新闻从业者人文精神的体现。而正确引导舆论,化解因突发事件可能引发的社会危机更是突发事件报道的主要任务之一,这就需要加强突发事件报道的指导能力和监督能力。

突发事件报道不应是“一锤子”买卖。某一突发事件发生后,将如何发展,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在整个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处理过程中有那些是值得吸取的经验教训,与该类型事件相关的政策、措施还有那些需要完善,这都是突发事件背后受众关注的问题。媒体要正确引导舆论,就应该改变传统的程式化宣传模式,坚持以人为本,从“官本位”向“民本位”转换,在报道中,更加关注普通百姓在事件中的状态以及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内容。而突发事件报道在舆论引导方面就更要多层面、多角度。发生灾难性事件后报喜不报忧是一些人的惯常做法。有些地方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首先强调的是当地各级领导如何“高度重视”、如何雷厉风行地处置相关事务、如何将关怀带给受灾群众;对于受灾群众,则突出强调他们得到了妥善安置,衣食无忧,“灾民情绪稳定”。这样的报道方式尽管起到了一定的正面引导作用,但是也易造成受灾地区所存在问题的被遮蔽,导致受灾群众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的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对受灾地区与受灾群众的情况,之所以习惯于报喜不报忧,说到底是为了突出当地领导干部的形象。也就是说,报喜不报忧的灾难报道方式,秉承的是一种以官为本的新闻报道方式,是以遮蔽、淡化受灾群众的疾苦及其能够得以解除为代价,来为少数官员个人脸上涂脂抹粉。对于受灾地区与受灾群众的报道,应当强化以民为本的报道方式。应当减少官员的活动报道,多反映受灾群众的情况,因为这是人们最为关注的方面;在报道受灾群众的过程中,应多报道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因为这有利于灾民所遭遇的难题的解决,有利于他们处境的改善,能让他们得到更多更实在的温暖与关怀。只有转变思维,以人本化视角切入,提供有社会价值的思考,充分体现报道的建设性,才能真正加强突发事件延伸报道的指导作用和监督作用,才能真的让新闻报道推动事件积极发展,也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提供有益补充。

三、突发事件报道加强服务性

突发事件报道往往直接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相关,不但直接影响事件中的当事人,对受众也有着强烈的心理冲击和心理暗示。特别是一些灾难性事件,带给人们精神上、心灵上的痛楚与创伤往往超出人们的想想。此时,媒体就应当成为广大受灾群众获取权威信息、缓解心理压力、获得精神支撑的重要渠道。在灾害发生时,由于对预期的不确定性,多数人处于心理危机状态,渴望人文关怀,媒体报道就应该努力满足这一需求。

受众对突发性事件的心理危机,最主要变现在对事件背后共性问题的恐惧,也就是对自身安全的不确定性。为此,突发事件报道,在完善事实报道的同时,就应该注意排除受众心中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延伸报道须加强服务性。这种服务,可以是安全常识的链接、法规政策的解读,甚至可以是直接的心理干预。在哈尔滨水污染事件中,市民情绪得以稳定的核心并不是媒体及时发布的事件缘由、背景消息等。而是各媒体对“水污染”的服务性解读和事件解决进展的跟踪。毕竟,从受众的角度来看,最需要解决的不是如何查清事故原因,而是如何避免损失扩大,如何避免自身被波及,自己在同类事件中应采取何种办法来实现自我保护。2008年,南方诸省媒体在雪灾也注重了突发事件新闻的服务性。雪灾本身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诸多不便,而媒体不但起到了政府与百姓间的桥梁纽带作用,还把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及时传递给民众,及时消除了社会恐慌心理,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部分南方媒体还及时提供了诸如气象、交通信息、春运情况、食品蔬菜供应情况等大量有用信息,较好地满足了读者的知情权,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

(编辑/李舶)

猜你喜欢
服务性突发事件受众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处置及应对策略
国家发改委:经营服务性收费清单全国一张网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浅析如何发挥数学在工程造价专业课教学中的服务性
收益共享—回购联合契约下应对突发事件的供应链协调策略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