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拿诺奖,先正学风

2009-11-17 11:13
环球时报 2009-11-17
关键词:济世教学科研原创性

崔建军

今年的诺贝尔奖早已全部揭晓,中国学者再次与之失之交臂不得不让人在痛惜之余加以反思。

如何拿诺奖,胡培兆教授建议从教育抓起(《环球时报》10月26日《想拿诺奖,还得从教育抓起》),自然有其合理的成分,但却不是问题的关键。讲小学、中学教育,毕竟离诺奖问题远了些。更重要的问题恐怕在于当前经济学界的学风问题。

我以为,中国经济学界若真想拿诺奖,必须先端正学风。首先,经济学研究者应该淡化“庙堂意识”。现在中国经济学界最大的问题是学风浮躁。有点研究成果者就沾沾自喜,自认为学问做得差不多了,涨停板了,往往坐不住冷板凳,一门心思削尖脑袋往官场奔,去追求“居庙堂之高”的人生境界了。在高等院校,大部分教学科研人员则是为职称忙,跑课题,发论文。更有甚者,为了弄到成果,不惜剽窃抄袭,连最起码的学术道德底线也顾不得守了。学风如此浮躁,不要说博取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是要做点真正像样的学问恐怕也缺点坐冷板凳的定力。

其次,要淡化课题意识。多年来,国家为了提高社科(包括经济学)研究水平,每年都有数百项社科基金项目,下达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课题经费,希望通过经费支持“买到”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殊不知,这种仅从“投入”角度一厢情愿的做法往往收效甚微。纵观经济学史,大凡伟大的著作,诸如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凯恩斯的《通论》,马克思的《资本论》好像都不是课题成果,也没有得到什么基金项目的支持。甚至马克思写《资本论》时客居伦敦,还处于贫病交加的生活状态中。当然,要淡化课题意识涉及到对教学科研人员的学术评价等学风以外的问题,我们没有理由去责备广大的教学科研人员。

再次,要强化科学思维。诚然,中国是文明古国,有傲人的四大发明贡献于世界。但四大发明只是技术发明而不是科学发现。客观地说,中国自古以来缺乏系统的科学思维。以经济学教学与研究而论,挂在口边常讲的就是经国济世。经济学既然要经国济世,自然是致用而不是为学。为学是手段,致用才是目的。应该说,经国济世这种理论教条不利于科学研究,特别是原创性的理论研究。退一万步说,即使致用即改造世界也得首先认识世界才行!

最后,应该提倡平和的心态。自然,言“中国经济学家离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距离虽然没有永远那么远,十万八千里还是有的”多少有点妄自菲薄了。但“拜拜了,诺贝尔奖”,“诺贝尔奖再如此下去会被世界遗忘”云云,显然又太过想像了。中国经济学家真想拿诺贝尔奖,唯有端正学风,拿出令人信服的原创性成果。舍此别无他途。▲(作者是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助理、金融系教授。)

猜你喜欢
济世教学科研原创性
新闻作品的原创性标准探究
作品的原创性
谢济世:屡次被诬告,虽九死不悔
阿尔瓦罗·西扎
中小学教师为什么不热衷科研
独善与济世
独善与济世
原有“真人秀”语境下的转型模式
小学教师胜任力及其提升策略研究
独善与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