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蓝光,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2009-11-19 09:16叶王俊
数码家居 2009年10期
关键词:影碟播放机华纳

叶王俊

CBHD VS Blu-ray Disc

面对从已经被淘汰的HD DVD改头换面来到中国的CBHD(中国蓝光),我们只想说一句话,“中国蓝光,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啦!”

如果有人问你,你知道什么是蓝光碟吗?也许你会回答,“嗯,听说过,是新出的一种光盘格式,主要用于高清影碟,容量很大。”但如果有人问你,你知道中国蓝光是什么吗?估计就很少有人说的清楚了。

“蓝光还分中国版和外国版吗?”

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说,是。

2009年4月,由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主推的CBHD(China Blue Hi-definition Disk,中国蓝光)影碟和播放机正式上市,而早在2008年1月,以索尼公司为首的“蓝光光盘联盟”(Blu-ray Disc Association,简称BDA)已经联手华录、泰盛等公司在中国内地发售了Blu-ray Disc蓝光影碟机和Blu-ray Disc蓝光影碟。这两种碟在名字里都加入了“蓝光”两个字(它们均利用405纳米波长蓝色激光读写操作,故而得名),它们都是以DVD替代者的形象出现的,支持1080p高清画质、可以提供更高规格更清晰丰富音效,其直接目标用户群,就是大批购买了高清平板电视的消费者——平板时代,普通DVD的清晰度已经满足不了高清电视高画质的需求,因此,消费者需要一种新的高清影碟光盘格式,于是,CBHD、Blu-ray Disc(以下简称BD)这样以推广高清为己任的新型影碟格式就应运而生。

中国市场上一下子出现了两种高清影碟格式——中国蓝光、国际蓝光掐起了架,作为普通消费者,第一反应自然是找不着北——这两种“蓝光影碟”到底买哪个好呢?众所周知,在国际市场上,索尼主导的Blu-ray Disc已经打败了最强有力的竞争者,东芝主导的HD DVD,成为了下一代光盘的国际标准规格。

关于Blu-ray Disc这个国际蓝光规格,我们已经了解的比较多了,而对于新出炉的中国蓝光CBHD,我们还知之甚少。

CBHD,它号称是真正中国自主研发的高清光盘格式。

但是,如果对它仔细研究、分析,我们会发现,它的前景并没想象中那么美妙。

CBHD,你到底是谁?

关于CBHD,我们有话要说!

1 CBHD,换汤的HD DVD

中国蓝光CBHD,到底是何方神圣?说穿了其实很简单,它就是东芝HD DVD规格的改良版。虽然2008年东芝已经承认HD DVD规格在次时代光盘格式争夺战中输给了索尼的BD格式,并宣布放弃其HD DVD规格,但是它并没有从此被锁进仓库,而是在中国找到了一片新天地,那就是CBHD。CBHD的核心光盘规格,就是从东芝引进的HD DVD技术规格,单层容量15GB,双层容量30GB,支持1080p高清影像,在这些基础上,又加入了四项中国自主研发专利技术:

调制编码部分,将HD DVD的8-12bit ETM调制码改为4-6bit FSM调制码;

视频音频编码,加入了中国自主研发的AVS音视频编码、DRA音频编码,并兼容原有的H.264、MPEG-2、VC-1高清编码格式;

导航系统,将HD DVD的HDi导航系统改为中国自主研发的CETC导航系统(即动态选择菜单);

版权保护技术,在原先的AACS系统基础上加入了中国自主研发的CDRM系统。

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国外已经发售的HD DVD碟机与CBHD影碟、碟机不兼容,使它真正成为中国市场专用碟片规格;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避免重蹈DVD时代昂贵的专利费的覆辙。

中国自主研发专利,这是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对于CBHD最骄傲的部分,有了专利,就不用向国外厂家交昂贵的授权费,有了专利,甚至还能向国外公司收费  但是,很遗憾,如果仔细对CBHD研究一下,我们会发现,事实上,其中真正属于中国的专利部分其实很有限:HD DVD核心部分的专利,是东芝的;H.264、MPEG-2、VC-1等视频编码,是国际专家小组的专利;兼容杜比数字和DTS音频编码,涉及到杜比实验室和DTS公司的专利;还有,其核心版权保护技术AACS系统,则涉及到迪士尼、英特尔、微软、三菱、松下、华纳兄弟、IBM、东芝甚至CBHD的竞争对手,BD的主导者索尼;另外,先锋、飞利浦等老牌光盘研发公司也持有一部分CBHD的专利权。如果去除了这些核心技术,CBHD也许就会像一个沙雕的堡垒,一碰就倒。

由此可见,虽然CBHD的确含有中国专业人士的研究成果和专利,但占的份额并不大,该交给国外厂家的专利费还是要交,只不过比例会比DVD时代的全额专利费要少一些罢了。

一句话,CBHD的专利使用,并非全部国产、免费。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目前国内真正对CBHD有兴趣的传统DVD厂家数量极其有限,在中国位居DVD行业前列的步步高、万利达、飞利浦、奇声和金正等都没有推出CBHD播放机,就连最早推出CBHD样机的清华同方也没有推出真正的产品,目前只有新科、TCL两家推出了CBHD碟机,分别是TCL的THBD-1008和新科的CBHD-9100,售价都在2000元左右。就算如此,新科、TCL两家的行动也非常谨慎,新科首批货仅投放了2万台,且主要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发达城市销售;TCL首批也仅仅推出了几万台,其他的DVD厂家,则全部保持观望态度。

在中国市场,CBHD是以BD的竞争者姿态出现的,但是,在首批铺货时,却显示出了非常谨慎的态度,这与索尼那种铁了心发展BD蓝光机的鲜明态度完全不同,更多的是一种试水心态。如果连CBHD碟机厂家都没有信心,那对于消费者,就更没有信心了。

Tips

三种光盘规格简介

即大家熟知的蓝光光盘、蓝光碟。该格式是由索尼主导研发的新一代光盘格式,在与HD DVD的市场争夺战中,Blu-ray Disc由于消费者认知度高、电影公司全力支持而最终获胜,已经确定将取代DVD,成为全球公认的新一代(高清)光盘规格。

全称China Blue Hi-definition Disk,中文名为“中国蓝光”,是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与东芝合作、在HD DVD原规格基础上加入部分中国专利技术改造而成的一种光盘格式,最初命名为CH DVD,东芝放弃HD DVD后,更名为CBHD。

全称High Definition DVD,是一种由东芝主导开发的新一代光盘格式,其目标是取代DVD成为下一代光盘格式。2008年2月,由于销售欠佳和合作伙伴倒戈,东芝宣布放弃HD DVD规格。

2 片源问题:天堂或是地狱

对于CBHD,其实消费者最关心的只有一个,CBHD的碟片种类够不够丰富,买回家后有没有片子看?这也是CBHD能否在中国市场成功的关键。BD之所以能够打败HD DVD,靠的就是好莱坞片商的支持。

CBHD正式公布后,好莱坞六巨头中只有华纳兄弟一家宣布支持,索尼由于是BD规格的主导者,因此它旗下的索尼影业肯定不会支持,迪士尼、FOX、环球、派拉蒙等其他大公司则全部没有表态,这个情况和当年HD DVD的境况差不多,HD DVD机虽然得到了华纳、环球的支持,但由于索尼影业的因素,使HD DVD始终未能拉拢所有好莱坞片商而最终在片源拔河比赛中宣告失败。现在CBHD也面临着相同的情况,用户如果购买了CBHD机,就肯定无法看到好莱坞所有的片源(至少无法看到索尼影业的影片),而若购买BD碟机,则有希望看到所有好莱坞片商的影片。

而就软件数量来看,目前,中唱和华纳(旗下还包括NEW LINE新线公司的影片)共推出了几十部CBHD碟片,华纳表示,希望2009年内可以再发行100种影片;BD方面,目前已经推出的已经有100多部(C区),以索尼影业的影片为主,迪士尼、华纳、FOX等其他巨头也有影碟发行,且每月都有新片上市。在亚马逊中国网站,CBHD一共有19种在售,而BD则有128种,无论是厂商支持度还是影片数量上来看,CBHD暂时都并不占优势。若从长远分析,BD显然更有胜算:第一,相对初出茅庐的CBHD,BD的制作已逐渐进入成熟期,全球大部分新上映影片、经典老片都会被按计划制作成BD,引进国内时一般只要中文化重新包装后即可上市,片源和制作人员都很充足,而CBHD则不同,很多影片都需要重新引进版权、审查、制作、压盘,即使是把已经推出过的HD DVD版本转制成CBHD,行动起来还是要慢半拍;第二,BD的品牌认知度使其比CBHD更具有市场号召力,在国内已经相当一部分电影发烧友、高清爱好者已经购买了BD播放机(包括各种水货播放机、索尼PS3游戏机、国内的行货版播放机等)和BD影碟,同时可以带动朋友、亲戚购买,而CBHD的用户,完全需要从零开始培养。

另外,关于华纳支持CBHD这一节,个中细节非常耐人寻味:华纳在影碟格式问题上一贯持中立态度,2006年,HD DVD和BD争雄,华纳是坚决的骑墙派,两家都支持,这次的CBHD与BD之争,华纳也延续了这个策略。另外,近年来华纳一直与中录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致力于在国内引进推出正版华纳影片DVD版,因此,华纳与中录合作推出CBHD就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目前所有的CBHD碟均由中录发行)。而从亚马逊中国网站的碟片列表信息中可以看到,中录华纳在华推出的高清版影碟均有CBHD和BD两个版本,并非独占支持CBHD。因此,华纳虽然表态支持CBHD,但并不能简单看作好莱坞有可能青睐CBHD的信号,反而暗示了好莱坞对CBHD缺乏信心以及对BD依然看好的暧昧态度。

由于缺乏好莱坞实质性的支持,CBHD在片源上相对BD处于绝对的弱势,后劲不足,基本上是可以预见的。除非CBHD的销量在未来达到了“帅的惊动了好莱坞”的地步,从长远来看,BD在片源丰富程度和数量上将一直超越CBHD,就跟当年发生在HD DVD身上的故事一样。

从HD DVD到CBHD

2003

1. 2003年11月19日,东芝首次发布HD DVD光盘规格,该标准被认为是索尼Blu-ray Disc(蓝光影碟)规格在次世代高清影碟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2.2005年7月27日,清华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OMNERC)和中国电子技术集团第三研究所共同向DVD论坛提交技术建议,针对中国市场的特殊情况,在东芝HD DVD技术的基础上加入清华大学的专利研究成果,设立中国专用的HD DVD标准,暂称为CH-DVD。

3.2006年春,东芝首批HD DVD影碟播放机开始在日本、北美上市。同时,华纳和环球公司推出了首批高清HD DVD影碟,包括《最后的武士》、《百万美元宝贝》、《歌剧魅影》等影片。

4.2007年2月28日,DVD论坛正式确认中国CH-DVD标准,即现在的CBHD的前身。

5.2007年9月7日,“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该联盟是由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作为牵头人,TCL、海尔、步步高、清华同方等19家中国企业作为发起参与者,微软、东芝、美国华纳等12家国外企业作为外方发起参与者,同时正式公布CH-DVD。

6.在整个2007年的市场竞争中,东芝HD DVD规格逐渐在与索尼Blu-ray Disc(蓝光影碟)的争夺中处于下风。根据2007年圣诞假期的销售数字,蓝光光盘大幅度以9比1的巨大销售优势领先HD DVD。

7.由于派拉蒙、华纳等重要好莱坞内容提供商宣布将不再支持HD DVD,转而支持索尼Blu-ray Disc(蓝光影碟)规格,2008年2月19日,东芝公司不得不宣布决定终止HD DVD播放器、录制器的开发,停止生产PC/游戏用HD DVD光驱,并预定将在3月底退出其HD DVD事业,正式承认HD DVD事业失败,这样,持续多年的次世代光盘格式之争正式划上句号,最终由索尼Blu-ray(蓝光影碟)规格胜出。

8.虽然东芝已经正式宣布放弃HD DVD,但中国“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表示,仍将继续推进原有的CH DVD计划,并透露东芝在今后仍将提供技术支持。

9.2008年7月25日,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正式发布CBHD高清光盘规格(China Blue High-definition Disc,简称中国蓝光),该标准即CH DVD的最终商业化规格。并发布了CHBD的技术规格、LOGO等信息。同时,CBHD首条母盘制作生产线,在中国唱片总公司旗下的上海联合光盘有限公司也建成并投产,该生产线可为碟片发行商编辑、压缩、加工单面单层(15GB)或单面双层(30GB)CBHD高清节目母盘。

10.2009年2月底,华纳兄弟公司宣布支持CBHD,并正式推出在中国大陆发行CBHD影片的计划。

11.2009年4月22日,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召开发布会,宣布CBHD播放机和影碟正式上市,首批上市的碟机有TCL、新科、两家的产品,华纳兄弟与中国唱片总公司的首批数十部CBHD影碟也同时上市,中录华纳公司总经理方东林表示,2009年中录华纳计划以CBHD格式在国内发行至少100部大片。

12.2009年8月10日,东芝正式宣布已经申请加入索尼等企业主导的蓝光联盟,并将于年底发布东芝Blu-ray蓝光播放机。9月3日,在德国IFA2009展会上,东芝正式发布了自己的首款蓝光影碟播放机BDX2000。

13.虽然国际上的次世代光盘战争已经尘埃落定,但在中国,Blu-ray(蓝光影碟)与CBHD(HD DVD中国版)的市场争夺仍在进行中  

3 价格战,CBHD没有优势

无论是CBHD也好、BD也好,消费者想要享受这些高清碟片,首先就是要购买一台新的播放机。任何家庭新添置一台数千元的播放机,都不会算是一笔小预算,购买前消费者肯定会仔细盘算,一是是否必要,二是是否划算。假设我们有必要买高清影碟机,那么,CBHD和BD播放机,哪一个更能让消费者感到划算呢?根据亚马逊中国网站的价格,一台TCL的CBHD播放机THBD-1008售价为1999元,索尼的最新型号蓝光机BDP-S360售价2799元,而最便宜的华录BD播放机BDP0801则是1680元,看起来,BD播放机比CBHD播放机显得更实惠一些。

再看碟片价格,目前CBHD正版碟每张为55元,而BD的正版碟价格则是175元一张。从价格上看,CBHD的确有一定优势。但问题是,碟片价格便宜,就一定会获胜?未必。中国市场留给CBHD的时间并不多。一方面,随着销量的上升,BD正版的价格也在逐渐下降(部分影片已经卖到了125元、150元),另一方面,BD的盗版却已经在悄然侵袭CBHD的价格领地,目前25GB的BD刻录盗版碟,35元至40元即可买到。如果把35元的BD刻录盗版和55元的CBHD做一个不太公平的对比,BD刻录碟保留了国际正版BD的动态菜单、高清画质、原版的杜比、DTS高清音轨,加上好莱坞新片源源不断的上市,其对于消费者的诱惑力相当大,而CBHD无论从未来影片数量还是音画质质量都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显然会更倾向于既“便宜”又“高级”的BD,而不是CBHD(“不幸”的是,CBHD还没有出现盗版,鉴于CBHD的生产线可以从DVD生产线改造,预估一下,如果CBHD出现盗版,其价格应该可以与目前的DVD盗版持平)。虽然这个推论涉及到法律和道德问题,但就中国市场的现实情况而言,却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仅从市场推广角度考虑,它会是一个很重要的市场风向标和推动器。显然,对消费者而言,BD影碟的“心理预期价格”显然要更实惠一些。

价格比BD便宜,是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在推广CBHD时经常提到的一个理由。对于CBHD和BD来说,都还有为未来打价格战而预留的降价空间,但是,单纯的低价格,并不是制胜的绝对法宝。在影碟机市场,只有软件才是克敌制胜的终极武器,一招失,满盘皆输,面对一个是已经获胜、好莱坞片源源源不断的BD,一个是前途未卜、只有华纳一家支持的CBHD,消费者会选择哪一个?答案不言自明。

1.TCL首款CBHD播放机,THBD-1008,售价为1999元,首批购买还赠送10张CBHD样片。

2. 索尼PS3游戏机,既可以玩PS3专用高清玩游戏也可以播放BD蓝光影碟,这可能是目前国内普及度最高的BD播放机了。最新的超薄版支持杜比TRUEHD、DTSHDMA源码输出,仅售299美元,约合人民币2120元,也是一个非常实惠的选择。

3. 目前最便宜的BD影碟播放机,华录BDP0801,仅售1680元,比CBHD便宜许多。

4. 索尼在国内发布的最新型号BD播放机,BDP-S360,售价2799元。

4 高清影碟格式,两个只能选一个

在家用视频规格战的历史上,从来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成王败寇。1980年代,松下的VHS格式录像带战胜了索尼的beta格式,之后,1990年代,DVD格式一统江湖,到了21世纪,HD DVD、BD高清影碟之争,最终全世界选择了索尼的BD格式。

地球范围内的光盘格式大战已经结束,奇妙的是,这场光盘格式之争却在中国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在延续。CBHD的出现,让已经尘埃落定的光盘格式战在中国再重演一次,这其实是对消费者智慧的一次集体性戏弄——在市场已经选出了索尼BD(蓝光)规格后,又搞出了一个“中国蓝光”概念,有意或者无意,凸现蓝光两字,实有借力宣传、混淆视听之嫌。

为了让HD DVD和BD决出胜负,全世界许多消费者已经为此买了单(所有买了HD DVD的消费者,只能接受机器和碟片束之高阁的结局),做出了一次痛苦的抉择,在BD已经获胜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让中国消费者继续经历这样一个痛苦的过程呢?一台没有好莱坞全部大牌公司支持的播放机,必定会失败,同样的事情,无需证明两次。一个客观的事实是,目前全世界的影碟产业都唯好莱坞马首是瞻,就连法国、日本、韩国这样盛产电影的国家都是如此,何况每年仅靠几部大片、碟片市场规模很小、仅靠盗版低价撑市面的中国。中国的光盘产业,的确很需要民族企业的崛起,来结束被外国厂家垄断专利费的局面,但一个残酷的事实是,中国正版碟片市场规模非常小,撑不起一个单独的光盘格式,EVD、SVCD、HVD等种种中国独有格式都失败了,就是先例。

CBHD挑战BD,这本身就是一场必定要输的战争,最终连输的结果和原因都会是一样——片源不足,无功而返。专利开发打了水漂,也是对中国的科研开发资源的极度浪费。开发CBHD的初衷,是为了规避DVD专利费的困扰,但是,事实上,CBHD同样也是一个舶来品,要交的专利费并没有少多少,真正想要规避专利费,就应该努力提高研发能力,让国外厂商看到中国的实力(其实索尼BD格式开发初期,中国厂商有意加入,但因实力不济而被拒绝),让我们参与到最初的规格制定中去,而不是单纯的引进一个标准,改头换面,来忽悠自己的同胞。

光盘格式战的游戏规则,从来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中国市场的这场CBHD和BD之战,最终两个只能选一个,综合各种因素考虑,可以预见,BD将是最终的胜家。至于CBHD,你妈妈已经喊你回家吃饭了,非要折腾,到底是为了什么? DHC

猜你喜欢
影碟播放机华纳
华纳影业高层大调整
让语文课燃烧起春天的欢乐
华纳影业公布多部新片档期
影碟传播——夹缝中生存的电影传播方式
华纳兄弟把其官网列成盗版网站
Astell&Kern在京发布新一代旗舰级 便携Hi—Fi无损音乐播放机AK380
本期收藏&蓝光TOP5
如何选择高清家庭影院播放设备
播放机的互动时代
好久不见!高清播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