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锋:一网情深16年

2009-11-23 06:20
网球俱乐部 2009年13期
关键词:网球场打网球业余

张 丹

在成都高新网球中心,记者见到了69岁的张锋,无论是守在网前还是奔跑于底线,专注的神情让人肃然起敬;回到了成都网协简陋的办公室,张锋和记者一起喝茶聊天,和蔼可亲中又有几分严谨。由于事先答应了接受本刊的专访,张锋花了一天的功夫去揣摩本刊的采访提纲,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还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要点。

一位已退休的原成都市委副书记,本该舒舒服服地安享晚年了,但他仍活跃在推广网球运动的第一线而欲罢不能,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谁让我对网球运动一见钟情、一网情深呢?如今一生受益,这16年是鲜活的网球人生、精彩的网球人生,我绝不后悔。”

网球,从爱好到事业

“我打网球是在品味网球,研究网球文化是要读懂网球,组织比赛、培育网球市场是为了运作网球。”张锋把自己的网球人生划分为两个阶段:1992年到1998年,时任成都市委副书记一职时,他主要是自己打网球,为的是在繁忙的工作后消除疲劳;1998年,当他被推选为成都市网球协会的主席后,他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组织网球活动上。“前期是作为网球的爱好者和参与者,后期是组织者和服务者,是群体和社会的行为,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才能把事情做好。”

如今,每周二、四、六上午,在网球场上经常能看到老人家健朗的身影。在成都乃至全国举办的业余网球赛事中,张锋更是亲力亲为,成为最主要的组织者和推动者,“我已经把网球作为运动来喜爱,作为事业来追求。”

张锋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各项体育运动,也一直没离开过体育锻炼,但他和网球的第一次触电还是来得比较晚。1992年,张锋调到成都担任市委副书记时发现,在当时的市委书记及市长的带动和熏陶下,领导干部们都喜欢打网球,每逢节假日都活动在网球场上。“挥拍网球场,汗洒红土地。”张锋觉得如果自己不会打网球那就太遗憾了,于是,他开始接触网球、学打网球,没想到却深深地爱上了这项运动。“52岁开始打网球,也算是我从小爱好体育的一种延续吧。”

打球的同时,张锋也在思考网球运动的魅力:“它集高雅性与社交性、竞技性与趣味性、智慧与体能、健身与休闲为一体,是老少咸宜的运动。“由于参与网球运动,张锋在全国各地结交了很多网球爱好者,有时背上拍子就到其他城市去找他们打球。今年春节后,他到深圳去打球时,还在热衷网球运动的企业家中发放了调查问卷,力争把今年要重点推出的“全国企业家网球团体赛”办好。

一手打造品牌赛事

1998年,从成都市领导的职位上退下来到网协当主席,张锋只是一个光杆司令,手下没有固定的工作人员,政府每年只拨款2万元,网协的生存面临着极大的难题。整个成都打网球的主要人群是一些年龄偏大的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那一年,张锋到北京参加了一项业余网球赛事,400多人的参赛队伍给了他很大的启发:“成都市网协是否也能策划一些有影响力的赛事,然后通过赛事的吸引力去寻求赞助呢?”很快,一些小型的网球赛事在成都举办起来。

一年后,张锋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开始策划“中国大城市业余网球团体赛”。该项赛事有三个定位:定位于“大城市”是考虑到这些地方的经济文化发展较好,网球有基础;定位于“团体赛”是因为它能检验城市的网球整体水平,体现该城市的集体荣誉感;定位于“业余”是基于它代表了网球人口的绝大多数,有了他们的参与才会带来人气和商气。张锋精心设计的7项比赛,除了常规的男单、女单、男双、女双和混双5项外,点睛之笔在于企业家的双打和副市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双打,它为各个参赛队伍解决了资金难题。

2000年春节,全兴集团董事长杨肇基到张锋家里看望他,张锋询问起企业的发展情况。全兴酒之前在全国享有名气是因为赞助了四川足球,杨肇基告漏长锋,如今全兴酒正在走下坡路,需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当时全兴集团花了三年时间在秘密策划“水井坊”白酒,由于该酒是从600年前的酒窖而来,所提出的定位“高端白酒、在大城市销售、厚重的酒文化”刚好与张锋的赛事不谋而合。杨肇基马上拍板,登了5年的冠名权,第一年的赞助费高达60万。

两个从“零”起步的项目走到了一起,2000年,第一届“水井坊杯”中国大城市业余网球团体赛孕育而生。参赛队伍从第一届的11支队伍共100多人参赛,发展到今年第十届赛事时,已有24支队伍460人参与。仅去年,水井坊的总销售收入超过了10亿元,实现利润多达3亿。

今年5月,在“水井坊杯”中国大城市业余网球团体赛十

周年庆典上,四川水井坊有限公司继续携手赞助该赛事,签订2010-2014年合作协议。该赛事也被中国网球协会授予了“中国网球传统品牌赛事”的荣誉称号。“一项赛事打造两个品牌”,张锋的独到理念收到了很好的成效,成都网协的资金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工作队伍日益壮大。

热爱网球的草根官员

目前成都网协团体会员的数目达到了58个,成都市管辖的1 9个区、县、市有15个成立了网球协会;成都市每年承办的大小业余网球赛事1 D0多项,其中起到“火车头”作用的“校长杯网球赛”每年举办8次;全市网球场地有800多片,包括了一些富裕的农民自发修建的网球场;确保器材使用和教练员培训的短式网球试点小学有7所;每年打网球的人数多达100万人次……

对于张锋来说,从市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人生同样精彩。以前工作时,他的身边经常围着一帮领导班子帮着去落实,如今网协固定的工作人员只有7个人,而且都是上了岁数的老干部,大至赛事的策划和组织,小到赛事的广告词都得由他一手操办。最近举行的四川省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之“全球通”杯网球比赛上,张锋撰写了这样的广告词:“全民健身达和谐,联姻网球全球通,携手网球走世界,美誉品牌全球通。”

“我始终把自己当做草根、平民,保持平和的心态,并没有落差感。”张锋告诉记者,他经历过工农兵学商,在北京通县的农村里,他曾和老农住在一个炕上,每天晚上跳蚤轮番轰炸,早上起来体无完肤;在天津的工厂里,他和工人同吃同住;他当过中学老师……当记者问到干网协的工作是否劳累时,张锋淡然一笑:“这比起以前来根本不算什么,已经很习惯了,所以不会觉得烦也不会累,以前当官也没觉得自己是官,我还是老百姓中的一员。”

只要组织上允许,只要自己的身体条件允许,张锋会始终和网球在一起。

对话张锋:

TCM:在成都市担任市委副书记时,您主要负责哪方面?

张锋;我主要分管经济。后来我策划的一些赛事得到了一些企业家的赞助,除了赛事本身的魅力外,也许因为我管经济时扶持过一批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他们领我这个情吧。

TCM:从管经济到组织业余网球赛事,跨度还是挺大的。您是怎么去结合的?

张锋:组织和策划赛事,要有创新的勇气,我以前最看好和重点扶持的就是创新型的高科技企业,我经常把创新的点子和意识用到网球场上策划活动。

TCM:您多次强调过业余网球赛事不能搞高奖金,这是为什么?

张锋:中国的网球市场正在起步,网球人口并不多,我们也在小心瓤翼地培育网球市场,顶住压力不搞高奖金。业余网球是以量取胜,职业网球是以质取胜。业余网球赛如果奖金设得太高会引来副作用,赛场上会为奖金的争夺而引来各种矛盾和争执,甚至走歪路。有些人没有深入网球比赛,就以为高奖金好,在某种程度上会产生负面效应,搞不好会把刚起来的网球市场带坏、搞砸,就像足球一样,那是惨痛的教训。我们一定要科学办赛。

TCM:能否总结一下举办如此多业余网球赛事的成功秘诀?

张锋:概括来说是“三服务”原则和“四共”理念。“三服务”是服务于人民健康、服务于城市开放、服务于企业发展;“四共”是共有的赛事、共创的品牌、共享的财富、共赢的结果。

TCM:您在策划赛事时的原则是什么?

张锋:尊重运动员,善待运动员;尊重合作方,善待合作方:尊重裁判,善待裁判;尊重市场,菩待市场。

TCM:目前您主要关注哪方面的书籍'

张锋:我每天看很多的报纸和杂志,《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商界》、《企业家》、《凤凰周刊》、《读者》、《青年一代》、《家庭》等,有些故事和灵感甚至能借鉴到网球上。

TCM:如何培育网球市场?

张锋:在市场经济中要处理好公益性和经营性的矛盾。我们赚了钱后,要主动做一些公益事业去扶持弱势群体的网球,比如网球在小学的试点、网球进社区、支持妇女网球发展等。在发达国家,用纳税入的钱投资的网球场,都会在某些时段对市民免费开放,目前我们国家的球场主要是经营性质的,这势必会把一部分人拒之门外。

TCM:您对本刊的VIP栏目有哪些建议?

张锋:希望VIP栏目能展现更多的有特色的网球爱好者、能够读懂网球的思考者、能够运作网球产业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这些人的视野更开阔眼光更独到,应该通过杂志的桥梁作用把这些人聚拢起来,团结起来。比如企业家姜晓文,因为感悟到网球文化的魅力,最终变成了网球摄影专家,并出版了“四大满贯赛”和“北京奥运会”两部摄影专集;比如克拉玛依的市委书记,他可以说是“网球的市委书记”,在他的带动下在沙漠的地方也能看到网球的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网球场打网球业余
白宫建新网球场被批
我喜欢打网球
占先
贵阳市奥体中心网球场钢结构安装施工研究
为业余棋手诊脉
健身美体打网球
世界上最贵的五大住宅
遮荫有方等
业余棋手错觉
业余棋手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