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日本沉没》 赏日本文化

2009-11-26 03:14康有金陈平香
电影文学 2009年14期
关键词:民族精神日本

康有金 陈平香 刘 璇

[摘要]《日本沉没》电影中奇迹的出现,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本文试图从影片情节中透视日本的民族精神,分析大和民族有深刻的危机意识,浓厚的集团意识以及大民族意识的根源,从而得出结论,我们该如何从日本民族精神中汲取精华。发展壮大我们的民族。

[关键词]日本;文化根源;民族精神

一、引言

《日本沉没》是一部由樋口真嗣导演,日本著名组合SMAP成员草剪刚和当红女星柴崎幸主演,斥资20亿日元打造的日本灾难大片,是日本电影史上投资最大的一部电影。该电影改编自小松左京的著名畅销书《日本沉没》。1973年出版的《日本沉没》,创下了上、下集400万册的销售纪录,成为当年日本第一畅销书,并于翌年荣获第27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和第5届日本科幻文学星云奖。该书于当年被黑泽明的弟子森谷司搬上银幕一次,投资5亿日元,堪成当时的超级大制作,而且吸引了650万余名观众,票房收入高达40亿日元,在当年掀起了一股“日本沉没”热潮。此次东宝电影公司和TBS电视台携手合作,在特技、场景、画面等方面进行了巨大的改进。拍摄动画与计算机游戏出身的导演樋口真嗣,将8级大地震、海底火山爆发、海啸等恐怖灾难场面搬上银屏,重现银幕奇观。影片中出现的火山爆发、地震、海啸、地裂等灾难场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国际空间站后面看到的地球,从高空俯瞰烟熏火燎的日本列岛,给人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影片中所有的置景都非常逼真,体现了日本人一贯的认真作风。

电影讲述的是地质学家研究发现由于地壳变化。整个日本将在380余天后沉入海底,日本政府想办法化解这场前所未见危机的故事。电影中一次次的灾难危机,一次次的奇迹出现,无不让观众精神紧绷,甚至是发自内心的震撼。到底是什么造就影片中奇迹的出现,也是笔者写此篇感想的主要缘由。本篇文章以电影的不同场景为依托,从不同角度透视奇迹背后的民族文化特点,以求得读者的共鸣。

二、影片展示了日本文化特点

1日本文化崇尚细心、坚韧、牺牲的意志品质

影片没有直接提及“坚韧”,“坚韧”和“牺牲”等字眼,但是故事中每个人的艰辛付出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通过欣赏这部电影,我们会自然地把这三个词组和日本文化联系在一起。

影片中我们知道田所雄介博士是一位地球物理学家,他直觉地认为,根据地震的观测数据,日本列岛将会有灾害发生,于是他便展开了调查。他与深海潜水艇驾驶员小野寺俊夫、结城达及助手幸长信彦助理教授一同乘坐潜水--艇到达伊豆冲海底,发现在海底七千米深的日本海沟出现异常的龟裂与乱泥流。田所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后,他确信将会有灾难发生,并得出惟一的一个结论,那就是日本列岛历来最坏的情况——338.54天内的地壳变动将导致大部分的陆地下沉到海中。从这一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人骨子里所透露的责任感,对于自己确定的事情会不顾一切艰难险阻去解决。如果没有他们这样的品质,也就不会有后面奇迹的出现。在进行实地考察的情节中他们冒着风险,克服重重困难。之后田所对数据的细心分析以及得出的“338.54'这一数据,深刻体现了日本人做事的细心和坚韧。

2日本文化中充满了浓厚的集团意识

随后,日本列岛上发生了新干线工程被迫停工、高速公路大桥垮塌等事故,各地火山活动频繁、地震不断。为此,日本政府秘密召开了专家听证会,会上发出了日本即将沉没的警报。将信将疑的政府部门立即制定了紧急应对状态的“D-1”计划,展开了绝密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以及“京都大地震”和“东京大地震”的发生,日本面临沉没的事实越来越明朗化,日本政府不得不在“D-1”计划的基础上制定了旨在拯救日本民族的“D-2”计划,即:将日本国民及资产转移到海外的方案。当日本沉没的消息公开时,国际社会立即展开了救援活动,然而事态的发展正在以大大超出当初田所所估计的速度进行。各地相继发生巨大的地震,几乎停止了活动的休眠火山开始活跃起来。在已经被撕裂成碎块的日本列岛中,在以山本首相以及田所前妻鹰森长官为代表的日本政府官员的支持下,D计划被拼命地推展。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政府部门不断采取新的措施应对这些危机。在拯救日本的过程中。每个人表现出的积极性和求存意识,让他们更加团结。

3日本文化中的大民族意识

最后的时刻终于到来,因为大规模的地壳变动,巨大的海啸冲人陆地,富士山的火山爆发将使日本列岛完全沉没。为了挽救尚未逃离的8000多国民的生命,田所率领助手实施海底爆破计划,炸裂海底岩块以阻止整个陆地被地壳变动的巨大牵引力拉人海底。在结诚达英勇献身后,领航员小野寺俊夫在一位女救援人员阿部玲子的影响下放弃了逃亡英国的计划,毅然决然开着只能潜水2000多米的舰艇创造了奇迹,潜入深海4000多米引爆核弹,炸断了正在下沉的板块,从而拯救了正在下沉的日本,而自己也壮烈牺牲。日本创造了奇迹,又一次在废墟中重建,新的生活得以继续延续。在这一感人的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人在关键时刻的民族精神,为了民族的生存而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当然小野寺俊夫做出最后的决定也是一个让观众开始难以预料的,他逃亡英国的计划就这样为拯救整个民族而放弃,这其中除了民族意识同时也体现他们对于爱情的坚贞。如果没有阿部玲子对他深刻的感情,也许有的事情就可以左右他的决定。影片从不同的程度反映出日本人的大民族意识,表现出他们对于民族的热爱。

三、日本文化独特的民族精神根源

孟德斯鸠认为“一个国家土地优良人民就自然地产生依赖性。”“土地贫瘠,使人勤奋、俭朴、耐劳、勇敢和适宜战争;土地所不能给与的东西,他们不得不以人力去获得。”由于日本山多地少,资源匮乏,缺少依赖感的生存环境,使日本人民意识到:他们赖以生存的这个岛上的自然环境与生存条件是靠不住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可能发生危机,为了不使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就必须加倍地努力劳作,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并把它积累起来,以此来增强抵御灾害与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这种意识,造就了日本人民勤劳认真、细心的优秀品格。日本人都是以一种近乎宗教般的虔诚,一种追求艺术完美的认真态度对待生活的。这种虔诚的认真态度创造出了风靡世界的高质量产品。日本在极短的时间内奇迹般地发展起来,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这是同日本人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分不开的。这一点正好与影片中不断出现的奇迹吻合。日本火山、地震、台风等灾害频繁,但多灾多难并没有摧毁日本人的民族心理,相反频繁的台风、地震使得日本人习惯于接受大自然的灾难,并且养成一种坚韧的耐力。这就是日本人特有的台风、地震心理。由于具备了这种心理,使得日本人在每次巨大的灾难过后都能比较快地从灾难的阴影中走出,并重新开始建设。日本民族的顽强、坚韧、自强不息,赢得了世界的肯定。频繁的灾难同时也赋

予日本民族牺牲精神,只有民众富有牺牲精神,国家才能有效地推行其一系列的现代化改革政策。正如影片中不断的灾难迫使日本政府不断尝试新的拯救方案。

日本是个岛国,由三千多个小岛组成。全国山多平地少,几支大山脉和中部断层把日本分成许多分散的小地块和盆地。这种分散孤立的自然条件客观上要求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方面进行合作,否则将难以生存和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日本人养成集团思想。日本是个自然灾害多发国家,为了抵御自然灾害,保护生活环境,人们需要发挥群体的力量来战胜自然灾害。日本岛孤悬海中,粮食不足,资源贫乏,存在严重的生存危机,个人也只有依靠集体,才能谋求出路,严酷的生存环境使人们结成坚强的集体。在与恶劣环境的长期斗争中。人们渐渐认识到集团力量的巨大作用,同时也培养了人们从事集团活动的习惯,并且产生了依赖集团的归属感。日本单一的大和民族、统一的文字语言、稳定的政治形态,使得日本人的民族认同感、文化归属感比较强。这是日本人产生强烈的集体主义、民族主义情绪的重要基础。日本是岛国,生存环境极其恶劣,日本要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很困难的,日本人有着深刻的危机意识,在与中心文化的接触中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和内聚力。受海洋影响,日本民族形成了突出的进取、开放的性格,产生了日本向外学习的动力。同时我们都知道日本以樱花为国花。有人说,日本人就像樱花,单个花朵并不起眼,而满树盛开时,就非常好看。樱花体现了日本人的集团精神,而这也正是日本突出的民族性格。

四、由日本民族文化引发的思考

电影通过各种艺术手段,通过对时间与空间的压缩与整理,在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完整地再现了一个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高度浓缩的民族文化的精华。日本民族文化的精华在这部《日本沉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欣赏这部电影我们知道,日本民族精神的独特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特殊的地理环境让日本民族形成强烈的生存危机意识,激励着整个民族不断发展,使得日本在短时间内跻身于全球科技经济的前列。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我们中华大民族是否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争取更好的发展呢?我相信我们有这样的实力。影片中的台词“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同样也是当今我们要立足世界的警句。尽管中国近些年发展迅速,不断壮大。但是我们必须具备忧患意识才能不断前进。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要发扬我们强大的团队力量,具备坚忍不拔、认真谨慎的态度,强烈的民族意识,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个国家的兴亡靠的是众人的力量,只有齐心协力。才能不断打破记录,创造奇迹,成功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尤其在当今金融危机时刻,我们不可有懈怠的想法,而应该更积极地采取措施去应对暂时的困难,团结起来共同战胜金融风暴,建设美好的家园。

在新的时期中国要实现崛起,需要的正是创造奇迹精神,只有把自己“推向悬崖”,在“跌落悬崖”还是“展翅高飞”中抉择,才能助长我们的冒险精神,才能激发我们的斗志,才能创造经济奇迹,社会建设奇迹。才能成功战胜强大的对手,成功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欣赏过《日本沉没》数月,萦绕在耳边挥之不去的仍然是那句“站在悬崖边上才能展翅高飞”,是的,不正是这种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民族精神使日本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巨人”吗?

[参考文献]

[1]龚道贵,地理环境与日本民族精神[J],黑河学刊,2008(05),

[2]王焕丽,日本文化的国际化走向及其民族根性障碍[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3),

[3]张旅平,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一日本现代化研究[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3,

[4][法]盂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猜你喜欢
民族精神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黄金时代》日本版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
美哭了的日本点心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日本访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