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原声电影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

2009-11-26 03:14何剑波
电影文学 2009年14期

何剑波

[摘要]如何将原声电影应用于英语视听说课程,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影视鉴赏评论能力日益成为视听说教学工作者所关注和探索的课题。本文将从分析原声电影应用于视听说课程的优势出发,结合教学的实践经验。试探性地总结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原声电影;视听说教学;自然口语

一、引言

在世界经济朝全球化方向迈进的进程中,英语作为国际通用的交流载体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中国的英语教育将迎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的以读写为主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加强听说能力,达到交流目的,使四个方面并驾齐驱已迫在眉睫。

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一门必修的基础课。本课程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虽然这门课程在我国众多高校当中都已普及,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以课本、词汇加语法的语言教学,往往使教学内容知识化、抽象化。从而造成一些学生语言学习与语言实际应用脱节。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越来越强调语言学习与语言应用的结合,强调更多地给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情景,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和实践化,以达到提高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如何进一步改善学生的视听说环境,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是高校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教学课题,而如何将原声电影应用于英语视听说教学则成为这一课题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电影语言内容丰富、地道、通俗,是最接近生活的会话语言,它弥补了一些课本、语言教学片等刻意为教学编排的语言材料的不足,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泛、生动、逼真的直观视觉情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了学生视听说的积极性。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原声电影教学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能摆脱母语羁绊,调动学习者眼、耳、口、大脑。甚至整个身心做出反应的立体式学习语境。在语言情景教学过程中,学生视听电影画面时,同步感受语言材料,影片中的信息通过视觉、听觉、话语、动作的一连串运作,传输给大脑中枢,建立起信号联系,从而在此基础上提高了语言能力。那些在观赏中定格在记忆里的电影对白,一旦和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生活场景相吻合,就会诱发大脑迅速做出反应和加速记忆,形成语言深化后的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原声电影应用于英语视听说教学的优势

1创造轻松习得(Acquisition)的环境

语言学习必须要有良好的语言环境。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理论鼓励在轻松的环境下,通过置身于真实自然、丰富的语言环境中而习得语言。交际教学法强调通过语言的使用而掌握语言,从而发展交际能力。英语在我国是作为外语来学习的,缺乏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除了英语课堂,学生几乎没有机会使用英语。Harmer指出,所谓模仿,就是在课堂上创造一种真实的环境以便学生能够模拟真实的世界。Massi和Merino认为英语影视片提供了真实的语言材料和场景,是最理想的听力材料。原声电影教学就是在现实生活相仿的环境中进行授课的,这时学生所面对的不再是沉闷的语言知识,而是真实、直观的实践活动,它把学生带人了一个“英语思维”的理想氛围。语言情景的直观化、生活化使学生在心理上轻松地进入了最佳联想、最佳认知的状态,从而大大地克服了英语学习中的焦虑情绪,使学习者不但身临其境。而且还能“察言观色”,增强了对感情与心态的理解,从而促进对语言的表层与内涵之间关系的细致体会。许多大学英语教师的实践也证明,观摩原声电影时,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等于把语言学习放在真实的交际情景中进行。使得语言学习十分真实自然。

2加强语言的输入——吸收——输出(Input-Intake-Output)

看英文原版电影,让学生能够接受多种感官刺激,这属于语言信息的输入阶段,学生根据老师组织的课堂活动反复进行产出性语言实践。这一过程符合Harmer提出的输入、练习、输出之间平衡的教学主张。他认为首先要让学生有足够的语言输入。通过听觉和视觉大量感知语言材料,通过多看、多听、多读来接触和理解语言材料的意义、形式结构和交际动能;其次,要让学生将输入的语言材料和相关知识在多种活动中反复操练、消化和加工,使之进入长期记忆系统,内化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最后让学生将输入的语言材料和知识重新组织,在新的交际情境下以口头或笔头方式表达出来,把握语言的交际功能,有效地交流信息。输入、吸收和输出,环环相扣,组成有机整体,三者全而兼顾,平衡发展,不可顾此失彼,有所偏废。通过看电影来学习语言就是要让学习者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语言接触。现代外语教学功能派的代表人物。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A·Wilkins)就指出:“没有听自然口语的手段。学生也就不能听自然口语。”可以说。英语原声电影资料是“获取和运用语言技巧的一个系统”,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英语自然口语的语料库。

3了解异域文化的窗口

一定的语言以相应的文化为灵魂。而一定的文化也以相应的语言结构为依托。被誉为“第七艺术”的电影,兼容着其他艺术的知识含量和文化弹性,其真实的语言环境是介绍外国文化的最佳媒介。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也就是学习一种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影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文化载体,英语电影从多方面、多角度展示英语民族的文化。

将英语原声电影引入教学不但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化,在了解的基础上用心体会东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差异,同时还能通过对西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综合理解,从语言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因此,经常观看原声电影对了解英语民族文化是至关重要的,而对文化的了解又是学好语言的保证。

4以学生为中心,强化语言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观看外文原声电影,强化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观能动性,这一实践也是符合建构主义(Construetivism)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当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帮助他们构建知识。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还强调交互性是构建意义的一个重要手段,课堂里最有价值的活动,是学生组成小组和集体相互交流、共同构建知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对加速知识意义建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习者学习动机理论(Learning Motivation Theory)认为,动机在外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外语学习动机是人类行为动机之一,它表现为渴求学习的强烈愿望和求知欲。使用英文原声电影做到了形、声、像的完美统一,电影丰富的内容及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很好地保持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言学习成为一种精神享受,进而迅速地提高学习效率。

三、如何利用原声电影优化英语视听说课堂

1明确教学目的

电影是一种大众娱乐形式,但用于视听说课教学的影片不能只提供娱乐,而应当是达到不同教学目的的重要资料。如教学的目的是训练学生运用地道的日常口语,那么影片中就应有丰富的日常谈话场景;如想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商务谈判,就必须选择包含商务谈判情景的影片。同时教师还须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不宜太易或太难,但应有一定的难度,以保持同学们探求新知识的兴趣。

其次,在考虑题材和语言的适合性等因素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内容是否健康有意义,是否有利于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电影对于青年人的影响不容低估。当前电影良莠不齐,一部好的影片可以是良师益友,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而暴力、色情充斥的电影很可能给心理发育尚不成熟的青年人以误导,成为不良的行为模范。

2充分发挥教师指导者与组织者的角色功能

电影教学中很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全堂课只是教师陪坐一旁,开机、关机,学生只视听不开口。要避免电影教学出现这样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首先教师一定要事前把课备得精、备得细、备得熟、备得充分。精,是指教师自己要精看电影,要理解其意,欣赏其味;细,指教师要对电影中重要的词、句,尤其是生词、习语、口头用语等要根据上下文释清其意;熟,指教师要对影片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情节、精彩的语句等要熟记于心;充分,是指教师对电影的背景知识、情节、语言、分镜头问题等,准备充分,以保证学生的课堂实践与运用。其次,教师要积极地组织课堂教学。通过必要的词义解释、文化知识的介绍,把学生推入影片的情景中;通过适当的提示启发,在理解和欣赏影片时,拉学生一把;教师有目的地带领学生通过情景模仿、复述故事、问题讨论等的方式进行语言的操练。在经过这两个方面的准备之后,教师在上课时,自然就有话说,有事做,而学生在老师的推、拉、带的作用下也会积极地参与进来,电影教学也才会真正实现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

3将差异教学理论应用于原声电影教学当中

差异教学的理论致力于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要。从其一诞生这一优秀的教育理念就受到了全世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教育的各个方面得以贯彻。而在原声电影的教学中同样可以体现差异教学的精神。教学时可以打破历来原声电影教学的那种同一进度,同一方式的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兴趣,原有的听说读写的水平。以及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不同,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原声电影教学。将差异教学的理念贯彻到原声电影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例如:对科技感兴趣的学生可以给他们播放科幻片,对军事感兴趣的可以播放战争片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观看兴趣,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可以让观看不同原声电影的学生用英语来介绍他们所看的电影,这样能吸引其他同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以后的原声电影的教学也能起到良好的促进效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原声电影作为英语视听说教学的辅助手段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它不仅打破了外语教学的传统格局,突破了课堂教学和规定教材的局限性,而且以其灵活性、信息多维性和立体化的方式把语言文化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这在极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还促使学生充分地了解英语世界里的风俗民情和人生百态。对提高其艺术欣赏水平起到了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效果。但教师必须意识到,学英语并不仅仅依赖于电影本身所传递的信息,还要在学生主体的动机和兴趣上把语言输出、输入活动有机结合,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和交际技能。

[参考文献]

[1]D·A·Wilklns,Second—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中文版)[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

[2]谢本渝,利用影视资料进行英语口语教学[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3(01),

[3]龙千红,电影与其语啊《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3(06),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