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酸双酯钠所致阴茎异常勃起发病机制的探讨

2009-11-27 05:50王晓峰
中国性科学 2009年11期
关键词:发病机制

李 清 白 文 俊 徐 涛 王晓峰

【摘要】目的:分析藻酸双酯钠导致的阴茎异常勃起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2例应用藻酸双酯钠后出现异常勃起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并检索文献,荟萃分析藻酸双酯钠导致的阴茎异常勃起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发病机制。结果: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年~2008年文献共报道12例静脉输注藻酸双酯钠后发生阴茎异常勃起,我院收治2例。14例均为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我院的2例阴茎海绵体抽血检查DIC全项,D-Dimer分别为5320.73ng/mL、4752.45ng/mL。7例患者行海绵体抽血、灌洗并应用肾上腺素能药物有效,7例行阴茎头海绵体分流术。结论:静脉输注藻酸双酯钠可以导致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输注藻酸双脂钠后患者阴茎海绵体局部血液高粘滞状态可能是其所致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的发生机制。保守治疗往往无效,应尽早行海绵体抽血、灌洗或阴茎头海绵体分流手术。

【关键词】藻酸双酯钠;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发病机制

藻酸双酯钠(P01ysaccharide sulfate,PSs)为我国首创的新型类肝素药物,具有抗凝、降脂、降血粘度、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多种功能,主要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血栓、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蛋白血症、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的防治。近年来,PSS引起的阴茎异常勃起偶有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收治的2例PSS所致的阴茎异常勃起的患者的诊治过程,并检索文献,对PSS所致阴茎异常勃起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进行探讨。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共收治2例因静脉输注PSS后发生阴茎异常勃起的患者,年龄分别为40岁、45岁,均为高脂血症,用药后分别于第4、7天出现阴茎异常勃起。来我院就诊时间分别为发病后30、72小时。详见表1。

1.2文献检索

通过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并查阅原始文献,对1990年1月~2008年12月国内公开发行的文献报道的有关PSS导致的阴茎异常勃起,进行总结分析文,剔除综述性文献及对患者用药方法、发病情况交代不清的报道后,共查阅到5篇文献,共计12例。

2结果

2.1我院收治的两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血常规、阴茎海绵体血气分析、凝血分析、阴茎海绵体DIC全项及阴茎海绵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见表2),为典型的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表现。两例患者均先在当地医院就诊,治疗为保守治疗,采用局部冰敷、阴茎海绵体挤压、镇静、止痛治疗。病例1曾行阴茎海绵体穿刺抽血减压,其后新福林稀释液(新福林10mg生理盐水10m1)注射,2例经上述治疗后均再次出现阴茎勃起、疼痛,转入我院就诊。于我院行经阴茎头海绵体分流术,缓慢挤压,充分将阴茎海绵体内淤血放出,两例患者分别放出80ml及120ml暗黑色淤血。术后两例患者阴茎疲软。术后7天复查,结果见表2。随访时间分别为3个月及13个月。病例2患者出现阴茎海绵体广泛纤维化,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后行阴茎假体植入;病例1患者性功能基本正常。

2.2通过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得到的12例患者发病年龄为34~45岁;在静脉输注藻酸双酯钠2~7天后发病;其中8例因高脂血症、2例因脑梗塞输注藻酸双脂钠,2例未报告输注藻酸双酯钠原因;用量为藻酸双脂钠注射液100mg~150mg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盐水250ml~300ml中静滴;4例在性交后出现阴茎异常勃起,3例饮酒后出现,其他无明显诱因;12例均明确诊断为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12例患者初始治疗均为保守治疗,局部冰敷、挤压、镇静止痛治疗,5例患者行阴茎头海绵体分流术,7例行海绵体抽吸、血管肾上腺素活性药物冲洗,患者异常勃起均消退。文献报道及我院治疗的患者共14例,发病特点见表3。

3讨论

阴茎异常勃起是指在与性刺激无关的情况下,阴茎持续勃起时间超过4小时,不能转入疲软状态,发病率为1.5/10万,分为缺血性、非缺血性和反复发作性异常勃起3种类型。其中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是常见的类型,占全部患者的80%~90%,主要由持续性血管外或血管内白膜下小静脉阻塞,海绵窦内血液不能正常回流到体循环所致。静脉回流受阻,继而动脉流入发生障碍,组织缺血、缺氧,最终纤维化,性功能丧失。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的病因有药物性、血液病、神经原性、恶性肿瘤和特发性等。药物引起的阴茎异常勃起常见于抗精神病药、镇静药、抗高血压药、中枢兴奋药及海绵体内注射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血管活性药物。藻酸双脂钠所致的阴茎异常勃起文献报道极少。

藻酸双酯钠是以海藻提取物褐藻酸为基础原料,经水解、酯化、磺化等工艺制得的一种多糖类化合物。藻酸双脂钠能使凝血酶失活,其抗凝血效力相当于肝素的1/3~1/2,具有抗血栓、降血粘度、改善微动静脉解痉等作用。其次对外周血管有明显的扩张作用,能有效的改善微循环。

我们收治的两例患者应用藻酸双脂钠后均出现典型的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初始治疗均采用阴茎海绵体减压、肾上腺素能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效果差,最后行阴茎海绵体分流术后缓解。我们行阴茎海绵体血液及外周血行DIC的检查,两例患者阴茎海绵体D—Di—iTler分别为5320.73n/mL、4752.45ng/mL,但外周血DIC检查为正常。此结果提示阴茎海绵体内处于局部高凝状态,有微血栓形成。我们考虑发病机制可能为:(1)藻酸双酯钠与肝素有相似的分子结构,具有肝素样生理活性。肝素是常用的抗凝剂,通过激活抗凝血酶Ⅲ和抑制凝血固子Xa而发挥抗凝血和抗血栓作用。但是和预期中的降低血凝相反,仍有少量应用肝素诱发缺血性异常勃起的报道。其机制可能为肝素诱导的抗血小板抗体可能会导致阴茎海绵体内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液的凝固性,改变阴茎血流导致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2)藻酸双酯钠直接引起阴茎海绵体内的血管扩张,且对动脉扩张作用强于静脉。(3)与患者机体敏感性有关。(4)直接兴奋阴茎的勃起神经,导致阴茎异常勃起。

文献报道的12例输注藻酸双脂钠后发病的患者及我们收治的2例都是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治疗方法应按照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积极进行治疗。同时我们看到,14例患者保守治疗均无效,7例患者行海绵体抽血、灌洗,并应用α-肾上腺素类药物。7例患者采取了阴茎头海绵体分流术。我们认为应用藻酸双脂钠后的阴茎异常勃起阴茎海绵体内呈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因此单纯的镇静、镇痛、阴茎局部冷敷、挤压等对症治疗无法起效。治疗方法必须能改善局部高凝状态或血栓,因此早期即进行海绵体抽出淤积血液并局部灌洗应用α-肾上腺素类药物,尽早改善局部微循环状态,如无效,则行手术分流。根据我们的体会并总结文献结果,我们认为治疗藻酸双脂钠导致的阴茎异常勃起的有效标准应为:(1)治疗后阴茎变软;(2)阴茎疼痛缓解;(3)阴茎海绵体局部酸中毒得到纠正;(4)阴茎海绵体的血供恢复。

对本组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静脉输注藻酸双脂钠可以引起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发生机制可能为导致阴茎海绵体内血液高凝滞状态,保守治疗无效,应早期、积极行阴茎海绵体抽血、灌洗或阴茎头海绵体分流手术治疗。

猜你喜欢
发病机制
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难治性癫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肝性心肌病研究进展
痛风免疫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肠道菌群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浅析中医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及其早期识别与干预的研究进展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60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