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穷山沟变成福窝窝

2009-11-28 08:02龚新望
农家顾问 2009年11期
关键词:治河全村电站

村党支部书记,是村领导班子的带头人,是村党支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关键。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和稳定。长期以来,广大村党支部在农村基层一线辛勤工作、默默奉献,做出了巨大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优秀党支部书记先进典型。

20年前,平均海拔1700米、“一脚踏三县”(房县、神农架、保康)的湖北保康县尧治河村,还是一个年人均收入不到300元的穷山村。20年间,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8年成为全县首富村,跻身全省500强村、全国文明村行列;2008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5亿元,上交税费5000万元,人均纯收入5500元,村级固定资产7.8亿元。

提起这个巨大变化,村里的干部群众都情不自禁地夸起他们的好书记孙开林——

艰苦奋斗打基础,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

尧治村河到上世纪80年代末,人们仍然“吃的供应粮,穿的烂衣裳,点的煤油灯,住的破草房”。

1988年,孙开林由一个民办小学教师被推选担任了村支部书记。穷则思变。他带领群众凭着人定胜天的信念和愚公移山的毅力,劈山炸石,修路开矿,改田建园,筑坝办电,彻底改变了尧治河的面貌。当年,在修路最困难的时刻,他喊出了“要苦先苦党员,要死先死干部”的铮铮誓言,冲在最前面。共修通村级公路83公里,架设输电线路131公里,极大改善了全村的基础条件。

依靠开矿卖矿,村里逐步摆脱了贫困。可他觉得,光靠这个不行,决定利用境内丰富的水能资源建电站。建第一座电站时,没有技术员,他就多次跑县城、县外,请人设计。并采取入股的方式筹募资金128万元,仅用一年时间就建成一级电站。此后,又一鼓作气建成二级、三级、四级电站,对境内水能资源进行梯级开发,四座电站总装机达3600千瓦,年创产值650万元。

科学发展拓富路,从靠山吃山到绿水青山

依靠特色资源,走以路促矿、以矿促电、矿电结合的发展路子,尧治河从贫困村发展成为保康首富村。可孙开林深知,村内的矿产资源毕竟有限,水电也只能靠天吃饭,要实现更高目标,必须走出去,“借鸡生蛋”实现二次创业。

尧治河村抓住磷矿开采权转让的机遇,先后出资1.5亿元取得保康九里川、六柱垭、白竹等矿区的采矿权;投资9000万元收购了原县属5座国有电站和1个酒厂;投资320万元买断房县野人洞、野人谷景区50年经营权,并建起了四星级宾馆。村级企业总数由原来7家猛增到17家,企业由原来的单一的磷矿和水电生产扩展到磷化工、酒业和旅游业等多个行业,企业规模逐渐壮大,效益也逐渐显现。

2007年开始,尧治河村着手对村属企业进行改制,将磷化工和水电两大优势企业联合成立湖北尧治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把其他所属企业组建成湖北尧治河集团有限公司。

2008年9月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村磷化工工业出现产品滞销、融资困难。孙书记意识到,应对危机的惟一办法就是,化挑战为机遇,把自己的事办好。一方面加快了改制步伐,对所属同类企业进行资源整合、资产重组,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抓住农民工返乡的机遇,吸纳400多名返乡农民工到磷矿、酒业、旅游等企业就业,确保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针对筑路、开矿带来的一些“建设性破坏”,他又带领全村搞起了生态保护,大力植树造林。同时按照“以工哺农,以工兴农”的思路,利用工业经济资本积累发展农业经济,加快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先后投入300多万元,将全村挂坡地改造成梯田,大力发展核桃、药材、养殖等项目,促进了全村农业经济的发展。

以人为本谱新篇,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

“一人富了不算富,人人富了才算富;自己村富了,还要帮助周边村共同富。”尧治河村一直把共同富裕作为追求目标,下大力气解决群众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突出问题。专门成立了一个集扶贫、福利和服务为一体的“三福”公司,把村里有劳动能力的弱智户统一组织起来,实行公司化管理,让他们自食其力、劳动致富。为妥善安置孤寡老人,村里盖起了村福利院。

为全面提高村民的素质,村里建起了标准化的寄宿制小学,教室宽敞明亮,设备先进齐全,孩子免费就读。到40里外上中学的孩子,村里有专车接送。还设立了“升学奖励基金”,对考上高中、大学的学生实行重奖。他们还与有关院校联合,培养了一大批农村文化和实用技术人才。

村里按照一户一院、一院一景的思路,全村90%的农户都住上了漂亮的别墅,建成了一个“村在园中、水在绿中、房在花中、人在景中”的生态农庄。在解决了本村的共同富裕之后,他们又先后投入50余万元,帮助邻近的天花村、白果村修路、架电、办企业。

一身正气作表率,从领富先锋到党员楷模

随着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村干部手中的权力也逐渐变大。如何经受考验、用好权力、造福群众?孙开林约法三章:“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干部先做到;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支部班子成员先做到;要求村支两委成员做到的,支部书记、村主任先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多年来,孙开林和村党委一班人坚持凡是村里重大决策、重大事项,先由群众“说长道短”,再由村“两委”集体研究,最后由村民大会决定,使村里的每项决定既能符合村民的愿望,又能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同时,村里建立健全了村务公开和依法办事等20项规章制度,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在他的带领下,尧治河村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农村党组织十面红旗、全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他本人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农村优秀人才、全国十大优秀村官、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七大党代表等荣誉。■(龚新望)

猜你喜欢
治河全村电站
B站UP 主停更,游戏成“全村”希望
全村唯一收件人
在尧治河酒业首届“诗酒交响”论坛上的致辞
《治河论》浅谈
抽自家鱼塘救全村1400亩地
办好一处书屋改变全村面貌
保留至今的我国最早的一篇比较全面的治河文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