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主产区农民闲暇时间消遣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2009-11-29 02:35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闲暇农民农村

谢 云

(长江大学经济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粮食主产区农民闲暇时间消遣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谢 云

(长江大学经济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以荆州为例,通过实地调查、统计分析年龄、收入、文化程度等变量对农民闲暇时间消遣方式的影响,提出从新农村文化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修建农村闲暇设施等方面构建文明的闲暇消遣方式,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粮食主产区;农民;闲暇生活;消遣方式

随着农业机械的普遍应用和劳动技术的改进,农民尤其是粮食主产区农民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地处江汉平原的荆州是国家粮食主产区,也是农村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业科技进步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尽管农民在生活上还没有完全达到小康水平,但他们却成为闲暇时间最富裕的群体。农民闲暇生活质量差、时间浪费大[1]。如何引导农民选择健康积极的闲暇消遣方式,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1 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资料来源

利用“一村一大”学生放暑假的机会,让学生把问卷带回本地农村进行调查。首先,选取荆州市3个村共23个村民小组的1 324户作为研究总体。选取这3个村的原因有三:一是3个村农民在第一产业纯收入人均占比均超过70%;二是3个村都是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其研究结果能较好地推及到荆州市的其他农村;三是3个村农业生产条件好,特别是机械化水平高。然后,每个村民小组随机抽取6户,每户中任选1人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范围为该地的成年居民(年龄18岁及以上,不含学生和外出务工人员)。其中男性67人,女性71人,平均年龄45岁。共发出调查问卷138份,回收有效问卷138份,回收有效率为100%。

1.2 研究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和典型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地调查,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利用频数、频率和影响度分析探求出农民闲暇消遣状况。

表1 闲暇时间变化调查表(2008-08)Table 1 Survey to trend of farmers’leisuretime(August,2008)

2 结果与分析

2.1 关于农民闲暇时间变化的调查

笔者设题:“与过去2年相比,您的闲暇时间变化如何?” 经统计分析,农民的闲暇时间变化感受情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有63.8%的农民回答“增多了”,仅有6.5%的回答“减少了”。 农民闲暇时间总体上增加。访谈了解到,粮食主产区农民一年的农业劳动时间不超过3个月,基本形成了“3个月干,8个月闲,1个月忙过年”的时间分配格局。

2.2 关于农民闲暇时间消遣方式多样化的调查

表2 农民闲暇时间消遣方式排序表(2008-08)Table 2 Sequence of amusements duringfarmers’leisure time(August,2008)

笔者设题:“您在闲暇时间经常进行哪些方面的消遣(可多选,若没有选项另外填写)?经统计分析,农民闲暇时间消遣方式排序见表2。

农民闲暇时间消遣方式出现多样化。调查问卷表中给出的9种消遣方式农民都有选到,农民还另外填写了跳舞、下棋、针线活、宗教迷信、“买码”等消遣方式。从表2可以看出,农民闲暇时间消遣方式以娱乐型消遣方式(如打牌、看电视)为主,提高素质型活动(如看报纸杂志、散步)极少。另外,走亲戚这项在农村带有传统意义的消遣排到了聊天、闲呆、逛街、上网之后,原因在于:其一,青壮年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使得婚庆喜事大多集中在春节前后;其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农民亲属相对减少;其三,农民外界交往范围扩大;其四,农民闲暇生活日益丰富。

2.3 关于农民闲暇时间消遣方式受年龄、收入、文化程度等变量影响状况的调查

表3 不同年龄组农民闲暇时间消遣方式排序表 (2008-08)Table 3 Sequence of amusements during leisure timefor farmer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August,2008)

(1)农民闲暇时间消遣方式受年龄变量影响状况的调查 调查对象138人中,按年龄层次分为3组。16~29岁为青年组,有21人;30~59岁为中年组,有78人;60岁以上为老年组,有39人。经统计分析,农民的闲暇时间消遣方式受年龄的影响结果如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农民闲暇时间消遣方式受年龄变量影响较大。青年组闲暇时间选择上网的频率最高,而进一步的调查表明,其上网的目的大多是游戏、聊天和看电影。中年组闲暇时间选择打牌的频率比较高,而进一步的调查表明,其打牌的目的主要为了赢钱。老年组闲暇时间选择看电视的频率最高,而进一步的调查表明,其看电视多为了打发时间。当然,各个年龄组的提高素质型闲暇活动(如看报纸杂志、散步)都很少,这是农民的普遍现象。

(2)农民闲暇时间消遣方式受收入变量影响状况的调查 调查对象138人中,按人均年纯收入分为4组。2 000元以下为低收入组,共38人;2 000~4 000元为中等收入组,共76人;而4 000~8 000元为较高收入组,共15人;8 000元以上为高收入组,共9人。经统计分析,农民的闲暇时间消遣方式受人均年纯收入的影响如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农民闲暇时间消遣方式受年龄变量影响较大。人均年纯收入不到2 000元的农民,看电视为其首选;2 000~4 000元收入层次的农民,闲暇时间主要用于打牌;4 000~8 000元收入层次的农民,闲暇时间选择聊天的频率高;值得注意的是,8 000元以上收入层次的农民全部选择了看报纸杂志,散步这种消遣也全部集中在高收入组。

(3)农民闲暇时间消遣方式受文化程度变量影响状况的调查 调查对象138人中,按文化程度分为5组。不识字或识字很少,有8人;小学文化程度有75人;初中文化程度有42人;高中文化程度有11人,大专及以上有2人。138个样本文化程度略低。主要因为,选取范围不含学生和外出务工人员,平均年龄45岁。经统计分析,农民的闲暇时间消遣方式受文化程度的影响如表5。

表4 不同收入组农民闲暇时间消遣方式排序表 (2008-08)Table 4 Sequence of amusements during leisure time for farmers in different income groups (August,2008)

表5 不同文化程度组农民闲暇时间消遣方式排序表(2008-08)Table 5 Sequence of amusements during leisure time for farmers in different education level groups (August,2008)

从表5可以看出,农民闲暇时间消遣方式受文化程度变量影响较大。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闲暇用于娱乐消遣的活动多,主要集中在打牌、看电视等。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则提高自身素质的闲暇活动多,如看报纸杂志、聊天等。小学、初中及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闲暇活动最为丰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闲暇活动内容最少,仅有4项活动,经访问了解主要原因在于当地的闲暇设施缺乏。

3 政策建议

总体上看,粮食主产区农民闲暇时间消遣活动质量不高。如何让农民闲暇时间变得有价值,使他们的闲暇生活更加充实。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以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为指导,引领农民闲暇生活新风尚

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2]。随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文化对思想建设的感召力、对人才成长的铸造力、对闲暇消遣的引导力日益产生显著的影响。调查中发现,荆州农村广泛存在的传统文化活动如荆州花鼓、湖北大鼓、唢呐、赛龙舟等大部分已经消失。针对粮食主产区农村青壮年大规模外出打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增多的特点,可开展大众文化活动,如老年腰鼓、花鼓戏、秧歌、说书评书等;可创作出一批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农村生活、激励农民斗志的优秀作品,把它搬上银幕,更好地服务农民。调查中就有农民感言“电视入了户,节目不姓农”;还可直接从村庄的日常生活中取材,让农民自编自演相声、小品等说唱节目。新农村文化建设要突出一个“新”字,要有新招法,实现文化内容、文化形式、文化手段的创新,更好地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引领农民闲暇生活新风尚。

3.2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前提,推动农民闲暇生活新发展

调查统计显示,138位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3 310.7元。用于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全年平均只有216.5元,排在食品消费、居住消费、交通和通讯消费之后。税费改革启动后,农民负担大大减轻,紧接着又将粮食补贴直接补到农户,再加上粮价大幅度上涨,粮食主产区农民的收入有了一定程度增加,可是仍低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农民闲暇多、闲钱少。仅有的闲钱不敢花、不想花、不愿花。收入低下导致农民闲暇时间主要消耗在低层次的消遣娱乐方面, 闲暇消遣方式庸俗化。用于提升素质的活动少,很少有农民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充电、自我发展。消费是收入的函数,要发展闲暇消费、提高消费质量最直接的限制因素就是收入。增加农民收入,倡导“消遣经济”,可以推动农民闲暇生活新发展[3]。

3.3 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为核心,提升农民闲暇生活品位

调查显示,荆州市农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绝大部分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文化素质低下使得许多农民对“闲暇”有错误的认识,“闲暇可有可无”、“赚钱第一,闲暇第二”、“闲暇就是为了打发时间”、“闲暇就是无所事事”、“闲暇消费就是浪费”等等。正是这些观念使农民在选择消遣方式上,提高素质型、发展型消遣方式少,闲暇生活品味不高。只有提高农民文化素质,让农民从一些传统的、落后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农民才能享受闲暇时光、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要提高农民素质涵养,可以投资建设图书室、资料室、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基础设施[4];可以鼓励村民订报纸,看中央7套的节目以及一些科教文体类的书籍;可以利用广播、远程教育、墙报、宣传栏等形式,组织农民学文化、学科技、学法律。另外,“知识下乡”也是一种很好的增长农民知识的手段,可以加大其覆盖面。

3.4 以修建农村闲暇设施为保证,拓宽农民闲暇生活选择

农民闲暇生活单调、枯燥、乏味,农村闲暇设施缺乏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加大对农村休闲公益设施建设的投入量。当笔者问到“如果有机会改善您的闲暇生活状况,您最希望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时,有48.6%的人希望像城里的社区一样建一些健身设施,有19.5%的人希望能添置兵乓球台,有10.3%的人希望能修个村资料室,还有21.6%的人观点不一,有象棋桌、台球桌、篮球架、评书说书馆、茶馆等。公益休闲设施的缺乏是制约农民开展素质型活动的重要因素。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多方位、多渠道筹集资金,投入修建县、乡镇、村休闲设施,构建农村闲暇消遣服务网络,拓宽农民闲暇生活选择。在休闲设施的选择上,一定要结合本地实际。如近一半的被调查者希望修建健身设施,考虑到农村留守老人及留守儿童多,可以增加一些适合老人和孩子使用的健身设施。

[1]陈桂香.农民闲暇消费论——兼论新型农民的培育[J].农村经济,2008,(5):126~129.

[2]张振德.农村先进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J]. 领导科学,2007,(7):14~15.

[3]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2卷)[M]. 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322.

[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2749个村庄调查[J].农村金融研究,2007,(8):10~23.

2009-05-21

谢 云(1976-),女,湖北荆州人,管理学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

10.3969/j.issn.1673-1409(S).2009.03.030

F328

A

1673-1409(2009)03-S103-04

猜你喜欢
闲暇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人在何时最清醒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闲暇拾笔寄娱情
闲暇时间干点啥?
莫让闲暇“抹杀”青春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