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历史文化遗产的生态考察

2009-11-30 04:32
鄱阳湖学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庐山自然生态

余 悦

[摘要]庐山是“世界文化景观”,本文从生态的视角对庐山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考察。从自然演进来看,庐山的历史文化遗产是自然的产物,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从自然观念来看,庐山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多种自然观念的聚合,特别是儒、释、道三教在这座千古名山留下了永久的承载,也有西方人的自然观和建筑观;从自然审美来看,庐山的历史文化景观与自然风物是完美的结合,体现出人文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庐山;历史文化遗产;生态;自然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848(2009)02-0029-10

[作者简介]余悦(1951—),男,祖籍江西新建,出生于武宁,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研究。(江西南昌330077)

[收稿日期]2009-09-19

Ec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s of Mt. Lushan

—— Perfect Combination of Cultural Landscapes and Natural Sceneries

YU Yue

Abstract:Mt. Lushan is one of the world cultural landscap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s of Mt. Lushan from the viewpoint of ecology. From the natural evolvement,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s of Mt. Lushan are the products of the nature, which are the divine workmanship of the nature.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nature,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s of Mt. Lushan are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natural concepts, especially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as well as western natural and architectural concepts. From the natural aesthetics, Mt. Lushan is a perfect combination of cultural landscapes and natural sceneries, which reflects the harmony of the human cultures and the nature.

Key words:Mt. Lusha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s; ecology; nature

1996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Ⅱ)、(Ⅲ)、(Ⅳ)、(Ⅵ)将庐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这在中国现有的世界遗产地中尚属首次,全世界目前也仅有11家。正因为如此,庐山的历史文化遗产受到关注和重视。但是,庐山的面貌并非单一的、唯一的,而是具有总体性、整体性、全面性。本文从生态的视角对庐山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考察,力图探索庐山文化景观与自然风物完美结合的规律,全面科学地认识和理解庐山的“底色”和亮色。

所谓“生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指物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从哲学存在论(或本体论)的角度看,宇宙万物无不处于生生的状态,生生是一切存在物的最根本特征。任何一个被我们所看到的事物,并不是它自身真实的面目。物自身不可能向我们呈现出它的全部内容。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事物,已经是物自身经历了生发、生化、生物、生成过程之后的现实结果。物从生机、生性、生发、生化,到生物、生成、生长,直到生命、生活、生存,披星戴月,栉风沐雨地走过了一个漫长而遥远的路程。事物所呈现给我们的样子,实际上是事物自身进入主观之后的现象与表象。”(余治平,2005)从生态视角考察庐山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不妨从自然发生和自然演进入手进行探索。

首先,庐山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由特殊的山体承载,这是自然造物沧海桑田般伟力的产物,是自然史迹翻天覆地般的巨变。

2001年,庐山被批准为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首批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庐山具有突出价值的地质、地貌和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保存了极高的科学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的风景环境,是珍贵的自然纪念物。10亿年前,庐山地区是浅海,中生代燕山运动使庐山在2500万年前形成了一座独特的“地垒式断块山”。它的地质构造复杂、古老,集中了地壳演化史的主要过程。庐山第四纪冰川研究对地球地理、人类生存的环境演变规律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遗存的冰川地貌,成为庐山自然美的重要部分。庐山第四纪冰川遗迹的研究及形成的理论,是著名冰川学和地质力学专家李四光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这项研究,是在庐山所有的科学研究中最著名、最具有挑战性的,而且持续时间长、影响大,形成了以《冰期之庐山》为代表的一系列专门论著。①李四光在庐山发现中国东南部中纬度中低山区第四纪冰川遗迹,创立庐山第四纪冰川学说,对第四纪地质、气候环境、生命起源等研究都具有重大意义。虽然李四光的研究和学说,始终受到不同意见的质疑并延续至今,但庐山作为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的确定,无疑是庐山第四纪冰川学说依然受到重视的证明之一。庐山是沧海桑田的活证据,而其历史文化遗产得以出现与生存,与自然造物的伟大密切相关。李四光对此有许多精彩的论述,现在读来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例如,对于牯岭与仰天坪的自然条件,以及因此形成的居住条件,他写到:

世人只知牯岭甚高,空气清洁,殊不知天下不乏高山,高山绝顶,正为狂风暴雨嬉怒之场,坚牢如岩石者,且瞬息间为急流洗刷以去,乌可为人类久安之所!牯岭最大之利益,即在山顶有谷,且谷向西南倾斜,四周有较硬之岩层(即女儿城砂岩)以为屏障。谷中岩石性极疏松,无潮湿之虑。仰天坪地势非不幽美,四周亦有屏障。然其中规模甚小,且皆泥质之岩石,终年潮湿,决不适于居住。女儿城砂岩不独为牯牛之屏障,且能供给构造房屋之原料。是皆人烟繁盛必需之条件,而牯岭则兼而有之,宜乎其为山林城市也。②

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李四光不仅注意到自然物本身,还进一步洞察到自然对人类的重要影响,而庐山又最能说明这一点:

庐山面积甚大,景物可人之处,亦复不少,而此处独见繁盛者,实地势使然。至牯岭之所以成今日之形势者,则又地层构造使然也。识此可见自然与人生相关之一端,容后分述之。③

这种对自然与人生关系的清晰认识,充斥于李四光著述的字里行间。他指出,匡顶板岩,“性颇坚审,击之铿然作声,可充葺屋之用”,是大自然给予就地取材的恩赐。庐山女儿城砂岩,在营造牯岭时功不可没,他赞为“天造地设之机会”。而岩中清泉流出,“以之煎茗,虽粗陋之物,亦觉清香可掬,盖水质纯洁使然可。”④庐山的历史文化能够得以留存和发展,实在有赖于这独特的山体作为依托。

其次,庐山的历史文化遗产得益于特殊的自然区位,“一山飞峙大江边”,与鄱阳湖相互辉映的自然环境,使这里的历史文化遗产铸造辉煌。

对于庐山特殊的自然区位,古人早就注意到了。东晋时期创建庐山东林寺的佛教思想家慧远,在《庐山略记》就对庐山的区位给予特别的关注:

山在江州浔阳南,南滨宫亭,北对九江。九江之南为小江,山去小江三十里馀,左挟彭蠡,右傍通川,引三江之流而据其会。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的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濒临鄱阳湖,雄峙长江南岸。这种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庐山受到青睐的原因之一。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九月,章炳麟(号太炎)就写道:“中国名山数十,自五岳及终南、青城、点苍、峨眉,近道有黄山、括苍。其地域或僻左,或当孔道,而航船不得至,独庐山枕大江,蕃客俗士,即易窥其变迁乃如是,固地势然也。”(吴宗慈,1996:2)章太炎是站在俯瞰中国名山的角度,比较出庐山区位优势的。

庐山的这种区位优势,表现为山水辉映,与中国第一大水系长江、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密切相关。这一点,古人也早就关注到了。清代恽敬在嘉庆十八年三月和四日,先后两次游庐山,作《游庐山记》和《游庐山后记》。两篇文章,所记内容不同,前者记庐山南部,后者记庐山北部。《游庐山记》开头就写道:“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之,则灵;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⑤正是由于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形成襟江带湖、江环湖绕,水光山色、岚影波茫的景象。古人云:“峨峨匡庐山,渺渺江湖间”,恰到好处地形容了这种世所罕见的壮丽景观。

鄱阳湖与庐山的交相辉映,还给人们带来舟楫之利。在古代,舟船是便利和惬意的交通工具,从水路来到庐山,然后再登山,应是惯常的做法。所以,首先在江湖的舟船上观赏庐山的雄姿,弃舟后从山南登上庐山,这是民国以前的路线。吴宗慈就指出:“山北属九江,山南属星子。”“山南为面,北为背。兹先山北后山南,非故反向背,因人事交通之便,今登山者多从九江,故先之。”(吴宗慈,1996:6)所谓“人事交通之便”,是因为古代经鄱阳湖乘船为首选,而民国之后由于有汽车作为更快速的陆路工具,大多数人才改由山北(九江)登山。毛泽东1959年7月1日作的《七律•登庐山》写道:“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1986:99)好个“一山飞峙大江边”,以生动形象的诗歌语言赞美了庐山的区位特征。

再次,庐山的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不断发展和丰富,还由于庐山拥有独具个性的峰峦、植被、自然和气候,才使之成为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⑥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这首诗,写出了庐山独特的地形地貌,也在平常话中突发新奇语,寄寓深刻的哲理。庐山风景区总面积38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共有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正是对庐山瀑布壮丽景观的形象生动描写。这些瑰丽的山水景观,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

庐山地处亚热带地区,自然环境的复杂性,提供了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在这300平方公里土地上,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种。首次在庐山发现或以庐山(牯岭)命名的主要植物有40种。山上山下植物分布有亚热带竹林、热带常绿阔叶林,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寒带针叶林以及一般灌木林、混交林,同时夹杂野花野草,形成竹木茂盛、花草芬芳、郁郁葱葱、幽雅翠境的植物胜地。庐山还有丰富的动物资源,至今尚知兽类有37种,鸟类170余种,昆虫2000余种,其中多珍稀品种和新种。首次在庐山发现或以庐山(牯岭)命名的昆虫有33种。山下的鄱阳湖鱼类有139种。这些丰富的植物与动物资源,使庐山成为良好的生物基地,也使其风光自然美与运动自然美融为一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庐山大林寺桃花的诗句,同样被千古传颂。诗中写出了庐山气温的自然现象:当山下春事已过,山中却是桃李盛开。深山之中的气温,要比平原地带低一些。白居易于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四月九日曾游大林寺,他在《游大林寺序》中说:大林寺“孟夏月,如正二月天。梨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庐山节气的特点是:春迟、夏短、秋早、冬长。气候温适,夏天凉爽,冬天也不太冷。按季节平均计算,春季是11.5℃,夏季为22.6℃,秋季为17.4℃,冬季常在1℃左右。“其气候之佳,秋为最,春暮次之,冬初又次之。夏季并不佳,惟游人避暑多以夏季来耳。至冬虽觉冷,然雪景奇丽,足偿寒冷之苦。”庐山雨量丰沛,全年平均降雨量1917毫米,年平均有雨日达168天。除此之外,“诚哉庐山之云,为奇景之一也”。庐山云雾较多,全年平均有雾日达192天。奇异的云雾常年此出彼没,变化莫测,给庐山增添了妙景。“大雾后忽放晴,登高望远,日光穿云雾中,常有奇丽之景,所谓云海是也。山上晴,山下雨;或山上雨,山下晴,均得见之。”(吴宗慈,1996:66-67)

正是由于庐山具有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盛夏如春的凉爽气候,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所以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胜地,是国内盛名不衰的风景名胜和避暑游览佳处。也正是由于古今中外著名人物的到来,千古著名书院的设立,重要宗教场所的建筑,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使自然风光衍化为历史与文化遗产的共同佳构。而这种演进,自然的优势和生态的优越,就是其中的基石。

任何历史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除了自然的天造地设之外,更得益于自然界中最有思想和智慧的人类。人们的观念与自然的吻合、默契,使自然的生存物与人工的建筑物成为有机体的融合,从而达到中国古典美学的最高境界。作为“苍涧高逸,秀出东南”的名山,庐山的自然,是诗化的自然,也是“人化”的自然。庐山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生态的产物,也是人类生态观念的结晶。在庐山的发展史上,有三件最具有“变革”意义的大事:一是东晋时慧远创立东林寺,二是宋代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三是近代英国基督教美以美会的传教士李德立在庐山建别墅。著名学者胡适在《庐山游记》中写道:“庐山有三处史迹代表三大趋势:(一)慧远的东林,代表中国‘佛教化与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二)白鹿洞,代表中国近世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三)牯岭,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这“三大趋势”,在庐山留下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历史文化遗产。而这些遗产,同样是佛教、儒学和西方三种生态观念的遗存。

(一)以东林寺为代表的佛教生态观的体现

在庐山引人注目的佛教场所中,堪称江西佛教丛林之冠的是庐山东林寺。这座寺庙始建于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由江州刺史桓伊资助,著名佛学家慧远兴建。该寺曾为全国八大道场之一,一度成为全国佛教第二中心。

从中国寺庙建筑的演变来看,东林寺就有很强的自然追求。中国早期的寺院多为官吏富贵施舍现存的官署或私邸所成,其特点是“以前厅为佛殿,后室为讲堂”,将府弟住宅与寺院融为一体。至南北朝时期,受印度佛寺影响,塔庙与石窟寺作为两种寺院建筑程式在中国普遍兴起。“降至隋唐,住宅式寺院与塔庙布局形式逐渐发展融合成为南边建塔、北边建殿、周围绕以门廊等以庭院为单位的建筑体式。供奉佛像的佛殿转而成为寺院的主体,塔尽管还是寺院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已从寺院中心退居次要”(段玉明,1999:145-146)。而东林寺在创建之始,就有强烈的自然观念。对于东林寺的赞美,人们特别关注到:“远创造精舍,洞尽山美,却负香炉之峰,傍带瀑布之壑。仍石下累基,即松载构,清泉环阶,白云满室。复於寺内别置禅林,森树烟凝石经苔合。凡在瞻履,皆神清而气肃焉。”⑦这里,展现出寺庙选址、布局与环境的协调和美,有奇峰,有瀑布,有松林,有清泉,其景象已与园林相仿。慧远选中东林寺的地址,是对庐山进行全面考察的结果。他在《庐山略记》中曾对庐山景观有系统和细致的考察:

又所止多奇,触象有异。北背重阜,前带双流。所背之山,左有龙形而右塔基焉。下有甘泉涌出,冷暖与寒暑相变,盈减经水旱而不异。寻其源,出自龙首也。南对高岑,上有奇木,独绝于林表数十丈。其下似一层浮图,白鸥之所翔,玄云之所入也。东南有香炉山,孤峰独秀起。游气笼其上,则氤氲若香烟;白云映其外,则炳然与众峰殊别。将雨,其下水气涌出,如车马盖,此龙井之所吐。其左侧翠林,青雀白猿之所憩,玄鸟之所蛰。西有石门,其前似双阙,壁立于午馀仞而瀑布流焉。

慧远的自然观是与其“法身论”思想相通的,并为山水与佛理的融通提供了理论基础。他认为:“法身之运物也,不物物而兆其端,不图绘而会其成,理玄于万化之表,数绝乎无形无名者也,若乃语其筌寄,则道无不在。”⑧佛之“法身”是无所不在的神灵,它无形无名,但却能像“道”一样,生群物,运万物。如来之迹也体现在各个方面,也可以体现于山川万物之中,“神道无云,触象而寄”⑨,山水自然也成为佛的他身,体现出佛的神明。他在庐山造佛影窟,认为佛影也体现佛形,体现法身,影和形“原无二统”,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慧远“在庐山隐居三十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他是把庐山当作知己的朋友来看待的”。他还率领众僧饱览庐山风景,入于物我两忘的境界。“在他的影响下,庐山诸道人也将山水视为佛之神灵的表现。在《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里曾记载,他们在游览庐山石门风景之后,‘乃悟幽人之玄览,达恒物之大情,其为神趣,岂山水而已哉?也是从山水推及物理,联系到佛之神明无所不在的本体的”(李文初,1996:40-41)。正是由于东林寺的示范效应和慧远的自然观,“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代常建诗句)成为一种常态。

(二)白鹿洞书院是儒家自然观的展示

白鹿洞书院是中国最早的书院,其前身为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37~943年)所建“庐山国学”,宋初改名,居宋代四大书院之首。后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振兴这一儒家教育中心,并亲自在此讲学,被誉为“海内第一”,其学术影响遍及全国。

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出知南康军,他派教授杨大法,星子令王仲杰访求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遗址,重新修建。修建以后,又购置田地,赡养到此读书、研究的人士”(余悦,1986:36)。当时,由于朝廷压制理学,不支持理学家重建书院,“各地书院的数量和规模既不能与北宋前期书院教育衰落之前,更不能与南宋后期朝廷支持理学之后相比”(袁征,1991:267)。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度损其旧十七八”⑩,建筑规模不及北宋时三分之一。而学生只有一二十人,远不及北宋初期的几十至一百人。紜{1}朱熹重建书院,还特别向朝廷表白:“其白鹿洞所立书院,不过小屋三五间,姑以表识旧迹,使不至于荒废湮没而已。不敢妄有破费官钱,伤耗民力。”紝{1}建筑工程很小,绝不敢劳民伤财。既然如此艰辛,而且已有县学“要求乡党乡老推选子弟送往学宫,并和教官共同讲说经书要旨”(余悦,1986),为什么还要费神费力地重建白鹿洞书院呢?这是因为:白鹿洞书院历史悠久,便于祀奉先贤,推崇楷模,以励后学,使见贤思齐,奋发自强。而且,书院与县学相比有更大的思想与学术空间,教学内容以研习儒家经籍为主,间亦议论时政,教学方法采用个别钻研、相互问答、集众讲解相结合,更利于学术思想的发展。

除此之外,这也与朱熹的自然观相关联,与他对风景名胜的向往密切相关。他知潭州时,修复的岳麓书院位于抱黄洞下,同样是风光秀美。他个人创建的武夷精舍和竹林精舍(后更名“沧州精舍”)也是处于名胜之所。这种亲近自然,以胜景为“读书佳处”的观念,深入朱熹的骨髓。朱熹《次韵四十叔父白鹿之作》诗写出了这种深情:

诛茅结屋想先贤,千载遗迹尚宛然。

故作轩亭揖苍翠,要将歌诵答潺。

诸郎有志须精学,老子无能但欲眠。

多少个中名教乐,莫谈空谛莫求仙。

朱熹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和一往情深,同样也在其他作品中得到体现。如《春日》这首写春游的名篇:“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活泼流畅、清新质朴的文字中,不仅形象地概括了春光的明媚灿烂,而且抒发了诗人的愉快心情,没有对自然的真切体验是写不出来的。此外,在朱熹的词中,《鹧鸪天》的“已分江湖寄此生,长簔笠任阴晴。鸣桡细雨沧州远,系舸斜阳画阁明”,写出了“此生”要远离嘈杂尘世,在苍茫烟水间放旷情怀,舒畅心情。《西江月》“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当林壑幽谧、山月融融时,这景致令词人陶醉,顿觉“身心无累久轻安”。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也不能说与此没有关联。

朱熹的自然情怀,使其与人们已经形成思维定式的理学家形象大相径庭。其实,朱熹继承的是儒家对山水感悟的延续。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两句名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把山水的自然美与人的情操、精神品质沟通起来,赋予山水自然美以人的社会属性,在自然山水与人的精神世界之间架设起沟通的桥梁。此后,孟子、荀子以及汉代的董仲舒都对孔子的山水道德感悟,特别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作了更为具体和精细的阐释与发挥。

白鹿洞书院之后,书院设在山林名胜地成为传统。白鹿洞书院在鼎盛时期规模甚大,气势恢宏,有建筑360多间,殿宇书堂,楼台亭榭,莲池小桥,牌坊碑廊,一应俱全,俨然山城。后人还在朱熹讲学读书和游览之处建立30多座亭子,与山水景色相互映衬,使人想起这位大师与学子在书院游乐讲学的风采。这些,都已经成为历史文化遗产,并且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

(三)庐山别墅群的出现是西方文化的“入侵”

庐山优美的景色、温润的气候,使之成为举世瞩目的避暑胜地。1885年,英国传教士李德立花500大洋租借牯岭长冲河一带的800亩土地为避暑之所后,俄、美、英、法、德、意、日、瑞典、瑞士、丹麦、挪威、葡萄牙等20多个国家的商贸名流和国内各界人士,都争相来此兴建度假别墅。“自1885年至1949年,庐山共建有别墅八百余幢,其中1895年至1925年,为别墅的繁荣时期。八百余幢别墅中,外籍人士占用三百五十五幢,面积八万六千八百二十一平方米。英国的别墅最多,有一百二十四幢,面积三万四千六百七十八平方米”(欧阳怀龙,2006:27)。“时值今日,庐山别墅已成为庐山风景区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近代历史的见证,石头的史书,它在中国建筑史上毫无疑问,具有一定的地位”(张敏龙、姚碦,2006:30)。

其实,李德立最初到庐山租地只是为了建避暑别墅,只是为了商业目的,将地皮按31000平方尺划成片,又将之编成号,然后出售。在他的眼中,当时庐山的情景是:“我们便决定要在这山巅,得一块地皮。山巅原为一片荒郊,豺虎野豕所出没的地方。间有一二烧野山者,寄居其间。古庙遗迹,隐约可见。在这寂寞荒凉之中,只有古刹一所,傲然独立。孤寥景象,更添上一点隐遁之风。”(李德立,2006:1)正是由于庐山的“隐遁之风”,李德立除了出卖地皮,还于1898年选定私宅的土地,那就是牯牛岭的南端、医生洼的东口。这里东濒长冲河,西靠松树路,左有日照峰,右有吼虎岭,面对大月山,水源丰富,阳光充足。而且,李德立“因了对这‘隐遁之风的内心向往,他在他住地的山前山后,遍植松树,这片密集的松树长大成林,人们就把它叫作‘万松林。庐山著名的风景‘月照松林也就因此而出”(方方,2006:27)。

李德立从商业的实用走向对自然的观照,符合传统的西方人的观念。建筑被认为是环境的一部分,它的美从整体上来说还要服从于周围的环境,以保证建筑不会粗暴地破坏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杰弗里•斯科特(Geoffrey Scott)认为:好的建筑要有三个条件,即实用、坚固、使人愉快。建筑就是这样三个不同目的的会聚焦点。三个不同的目的混杂在一种方式之中,完成在单一的结果之中,然而这三个不同的方面在本质上都有着深刻的差别,它们的不一致很难消除(1984:406)。李德立的别墅,可以说印证了这种观点。“深隐于万松林间的李德立的别墅是一层楼。坐东朝西。四面墙中有三面是以窗代墙。一长排从屋檐一直落地横推式大玻璃窗,使得这座别墅颇有日本意味。玻璃却是彩色的,有如我们在教堂里常见的那种。当地人没见过这种式样的屋子,便管它叫‘玻璃屋。这幢房子东方色彩和西方色彩混为一体。有人觉得它混杂得十分和谐,别出一格,也有人却不以为然,觉得这种生硬地拼凑东西方风格,显得很蠢”(方方,2006:27-28)。

不论人们对李德立别墅的评价如何,实用、坚固、使人愉快的观念,成为庐山别墅建筑的自然法则。在庐山的别墅中,虽然有英国式、美国式、俄国式、瑞典式等,千姿百态,争奇斗艳,却都秉承着这一法则。从实用来看,庐山别墅群虽然是建筑群落,但建筑密度较低,体态轻盈,层面不高,多为一至二层。“长冲的每座别墅,都有用庐山自然石筑成的围墙。大多数别墅都布置有小庭园。每座园的入口处都有石造门阙。门阙的左侧刻有别墅的房号,右侧刻有别墅的名称,如美庐别墅,松岩别墅,小梅别墅,竹隐别墅等”(彭开福,2006:18)。从坚固来看,别墅墙体,大都由未打磨的不规则的粗石块砌筑,呈现出厚重朴实、质感强烈、色调沉着的美感。“山中风高,屋顶覆以洋铁,固以铁钉,更以铁线系于屋础,始免风患。或以美国人毡覆之,则既免风患,又无雨时淅沥声,然其价甚巨,非普通用品”(吴宗慈,1996:455)。从使人愉快来看,生态自然的保护与和谐成为一大特色。“别墅建造时尽量保护原有高大乔木,建成后又在周围广植乡土观赏树木,别墅从而掩隐在绿阴丛中,使人赏心悦目。”“别墅建筑单体简洁而自由、紧凑而不规则,一幢别墅就呈一种几何形体,形体的变化与地形的起伏相互配合,与道路的蜿蜒曲折相互呼应。一幢别墅一种式样,几乎难以寻觅到两幢面目相同的别墅,永远予人以新鲜的感受”(段宝林、江溶,2005:67-68)。此外,别墅庭院、券廊、房庭也都意趣油生。屋顶的浓墨重彩,特别而又动人;屋脊线的变化丰富,屋顶“老虎窗”的形态各异、趣味多变,也都令人难忘。

此外,道教“天人合一”、“天父地母”、“道法自然”的生态观,“慈心于物”的道德认知,“守道而行”的道德准则,也在庐山历史文化遗产中得到体现。道教的“洞天福地”位于自然山水之间,庐山刘宋时著名道士陆修静建的“简寂观”,唐宋时最壮丽的道观——太平观,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修炼得道之所——仙人洞,都有鲜明的道教生态观念、生态追求和生态智慧。这里,就不一一评述了。

总之,正是由于佛教、儒家、道教和西方各种文化与生态观念的影响,使庐山的历史文化遗产多姿多彩,各领风骚。古今相通,中外相和,成为庐山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交织的亮丽风景线。

庐山的自然风光,成为其历史文化遗产得以生存和持续的基石;而庐山的人文构建,又进一步使其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丰富和发展。两者之间的媒介,如何互为因果,这无疑更值得关注。1996年,庐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是:

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在这段评语中,世界遗产委员会明确指出庐山历史文化遗产的特色:一是“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二是“具有极高美学价值”;三是“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这里,我们仅从美学风格的角度,对庐山文化景观与自然风物的完美结合作些分析。

(一)沿山布局,雄伟壮观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紞{1}庐山“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包括前文已述的冰川遗迹、群峰叠嶂、瀑布溪流、云雾烟霞、植物动物等。而庐山的魅力,是以山水风物为依托,渗透着人文景观的综合体。仅就旅游而言,现主要有12个景区、37个景点、230个景物。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以东林寺为代表的佛教庙寺及道教宫观,毛泽东留下脍炙人口诗篇“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吕洞宾修仙而居的仙人洞,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屯兵饮马的小天池,白居易循径赏花的花径,被唐代“茶圣”陆羽誉为“天下第一泉”的谷帘泉,胡先骕创建的中国第一个亚热带山地植物园,都是历史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这种“独特的方式融汇”,首先是沿山布局构筑起的雄伟壮观。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吴宗慈编撰《庐山志》,就把“山川胜迹”按照“山北”和“山南”进行介绍。从其所列目次,很清晰地显示出“沿山布局,雄伟壮观”的气势,现仅录“山北”的第四路:

牯牛岭及其附近牯牛岭(附各租借地)女儿城小天池山莲谷剪刀峡松光岭土坝岭堡垒大林峰医生洼医生凸推车岭上大林寺游泳池花径白鹿升仙台周颠碑亭(俗称御碑亭)佛手岩竹林隐寺访仙亭锦绣谷黄谷洞锦洞桥五亭庐山高石坊天池山天池塔天池寺龙首岩文殊岩狮子岩清凉台掷笔峰火莲院赤脚塔山白云观霞封寺(青龙观新白鹿升仙台青云庵白云道院)神龙宫黄龙寺黄龙潭黄龙山江西省立庐山林场交芦桥芦林星洲猪卷山猪转山(吴宗慈,1996:目录2—5) 《庐山志》所列,山北为四路,山南为七路,不啻星罗棋布,疏密有致。特别是人文景观和自然风物很好地“融汇”,形成了壮美与秀美、动态与静态的情景交融。正因为如此,民国三十六年(1937年)春天,史幼安为张佚凡的《新编庐山导游》写的弁言,就是对庐山自然与人文交融颇有心得的概括:

余尝谓吾邑庐山有三优点,即:大、久、美也。以言乎大,庐山周回,凡五百里,博大雄奇,仅次于五岳,而超乎黄、霍诸山之上,不可谓不大也。以言乎久,庐山得名,自周定之时之匡俗起,历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以迄民国,凡二千七百余年,不可谓不久也。以言乎美,层岩叠嶂,则舒黛张屏;飞瀑流云,则悬河成海。虬松卧石,古树参天,溪涧纵横。李白有“回崖沓嶂”、“红霞翠影”之谣,苏轼有“横岭侧峰”、“远近高低”之咏,不可谓不美也。

而张佚凡的《新编庐山导游》,“于名胜古迹分纪中,分山中、山东、山南、山西、山北为五部,是揽其全山之大也”(徐效钢,2001:346)。该书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6月由中华书局出版。“这是中华书局为庐山出版的最好的一部导游图书,其内容的丰富、编排的妥帖、校对的严格、印刷装帧的精致,都可以称得上是民国时代庐山导游之著的代表”紟{1}。

(二)倚险造景,奇异独特

“奇险之美”,也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与审美范畴。奇者,出其不意;险者,惊险峻峭。庐山的“奇险之美”,既表现在自然风物,又体现在人文景观,更展现在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从自然风物来看,庐山峦峰绵延,高低悬殊。“庐岳诸峰面面奇”,90多座山峰险峻峭拔,刺破云天,雾霭缭绕,云海滚滚,千奇百态。唐伯虎《登庐山》诗云“匡庐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正是其写照。东南部的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为庐山最高峰。登临汉阳,北望长江,南俯鄱阳,星子县城历历在目。至其峰顶,可见紫霄峰千崖层叠,极为险峻。故清代戏剧家李渔曾登大汉阳峰,并题写对联:“足下起祥云,到此者应带几分仙气;眼前无俗障,坐定后疑生一点禅心。”

如果说,大汉阳峰是以自然取胜。那么,海拔1358米五老峰的险峻,则是自然与人文的结合。由于庐山是断块山,千百万年来一直在不断上升,而其东侧则断陷下沉为鄱阳湖。襟江带湖使庐山更加高耸壁立,表现出气吞长江、影落鄱湖的雄险气势。尤其是在鄱阳湖畔仰视五老峰,悬崖万仞,壁立蓝天,令人望而生畏。仅此,就能如李白所说:“予行天下,所游览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但人文使其更加增添风采:一是近观五老峰,奇峰怪石,气象万千。从北麓海会寺看去,轻烟薄雾中的五位老人,有的临湖垂钓,有的端坐静观,鹤发龙钟,怡然自得,飘飘欲仙。而关于五老峰来历的传说,更为这座高峰带来了神奇和神秘感。二是有“诗仙”之誉的李白作《望庐山五老峰》赞颂此峰:“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而且,李白曾隐居的叠屏山即在峰背,存青莲寺,更使之增添了文化韵味。

而因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在此修炼得名的“仙人洞”,则是由人文成就盛名。站在仙人洞外凭栏远眺,但见绝壁危峰,千岩飞峙,万壑生烟。像仙人洞不远的龙首崖,景色更为险绝。只见一块巨石横空出世,上有劲松,下临深渊,如苍龙昂首欲飞,崖上横书“纵览云飞”四个大字。站在龙首崖上,只听脚下松涛阵阵,瀑布轰响,恰似万马奔腾而来,金鼓齐鸣远去,令人惊心动魄。这里历来是著名景点,特别是毛泽东《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发表之后,更使游人如织。“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毛泽东,1986:107),诗句历久不衰。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三)沿水成趣,阳柔兼融

庐山的历史文化遗存,除了壮美,也有秀美。一般说来,自然山水的秀美表现为温柔、优美、秀丽,给人以舒适、恬静、安逸、幸福的美的享受,属于阴柔美的范畴。然而,庐山的水并非只展现出阴柔一面,也有的具有阳刚的壮美。而这两者的兼容,正是庐山的又一特色。

在水系中,庐山瀑布为庐山一绝,与泰山青松、黄山云海、华山摩岭、峨眉古寺并称于世。虽然其气势不如黄果树大瀑布,甚至比不上雁荡山的大龙湫瀑布,但仍然以阳刚之气的壮美名声远在两者之上。这得益于历代名人的题咏,特别是李白的诗篇。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只短短的28个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精炼的诗句,写出了庐山瀑布的壮观与神韵,给人以极大的审美享受。其实,诗中所写开先瀑布自鹤鸣、双剑峰间泻下,分为东西二瀑。西瀑(黄岩瀑)枯水季节只如一丝细线,山雨过后水旺之时才气势雄伟。西瀑与东瀑(马尾瀑)汇合后注入青玉峡龙潭,气势亦颇壮观。故明代李梦阳也有诗:“瀑布半天外,飞响落人间。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

而庐山的深潭名泉,更多地表现出秀美。谷帘泉、三叠泉、招贤泉、龙池山顶泉、小天池泉、聪明泉等,泉水清纯甘甜,既是优美景色,又是驰名好水。相传,唐代“茶圣”陆羽认为天下最好的泉水在庐山,他把谷帘泉品评为“天下第一泉”,把招贤泉品评为“天下第六泉”。“谷帘泉”因泉水如帘得名,宋代朱熹将泉名刻在石上。宋代陈舜俞有《谷帘泉》诗:“玉帘铺水半天垂,行客寻山到此稀。陆羽品题直,黄州吟咏尽珠玑。重来一酌非无份,未挈吾瓶可忍归。终欲穷源登绝顶,带云和月弄清辉。”写出了一种恬淡和向往。

人们常说:“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秀峰。”宋代大诗人苏轼把秀峰推上庐山景观之巅,大书法家米芾又称之为“第一山”。秀峰是“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的历史文化遗产,堪称这方面的典型之一。这里的自然景观,以水景著称,如有李白吟唱的开先瀑布,有苏东坡评赞的庐山二绝之一的漱玉亭,有米芾流连忘返的青玉峡、龙潭。而在人文景观,有南唐中主李的读书台,有庐山五大丛林之最的开先寺旧址,有清代康熙皇帝南巡时所辟的双桂堂,最奇的是无所不在的摩崖石刻,目前已经勘定的达144处。秀峰的自然与人文的相融相协,随处可见。如秀峰石刻中最大的一个字,是宋代南康军守李亦的篆体字“龙”。这“龙”字悬在石壁上,石壁下一泓碧水,那“潭”字便不言而出,正好成为“龙潭”的题刻。其实,正如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指出的,庐山的寺庙、道观和白鹿洞书院,都是文化景观与自然风物完美结合的典范,因前文已有涉及,就不做具体分析了。

古人云:“山之最在石,山之趣在水。”对庐山的历史文化遗产来说,还应加上山之神在于气韵生动,山之饰在于四季植物,山之情在于人文胜迹,山之精髓在于生态与文化的和谐。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是山水审美中令人陶醉的境界。“以山水为代表的自然景观,总是以其生机勃勃、无羁无绊的自然生命,给人们以生命真谛的观照和领悟,使之对自身的生存状态作一次生命意义上的反思”,最终“表现为人格的震动和灵魂的震颤,表现为精神的升华和灵魂的净化”(任仲伦,1991:249—271)。这也是本文对庐山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生态考察的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段宝林,江溶,主编.2005.山水中国[M].江西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段玉明.1999.中国寺庙文化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方方.2006.到庐山看老别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李德立.2006.牯岭开辟记[C]//方方.到庐山看老别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李文初,等.1996.中国山水文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1986.毛泽东诗词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欧阳怀龙.2006.庐山近代别墅群屋面的特点[C]//方方.到庐山看老别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彭开福.2006.牯岭地区的初期规划及别墅建筑[C]//方方.到庐山看老别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任仲伦.1991.中国山水审美文化[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吴宗慈,注.1996.庐山志[M].上册.胡迎建,注释.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徐效钢.2001.庐山典籍史[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余悦.1986.综罗百代的朱熹[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余治平.2005.“生态”概念的存在论诠释[J].江海学刊,(6).

袁征.1991.宋代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历史性转折[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敏龙,姚碦.2006.近代庐山别墅面面观[C]//方方.到庐山看老别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美)杰弗里•斯科特.1984.建筑的要素[C]//朱狄.当代西方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

责任编辑:王俊羑

猜你喜欢
庐山自然生态
夏日避暑
避暑胜地 大美庐山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
庐山脚下泡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