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军民山沟沟里玩股票

2009-11-30 08:18王卫斌
廉政瞭望 2009年10期
关键词:股金闽西股份制

王卫斌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已经高举股份制,推动苏区经济建设的车轮滚滚向前,搬起股票金砖砸碎国民党套在自己脖子上的经济锁链,硬是尝足了甜头……

不管利多与利空,紧跟形势不放松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根据地。并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发展壮大,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加紧了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双管齐下,企图把共产党赶尽杀绝。共产党则针锋相对,一手抓军事斗争。一手抓经济建设,从两条战线展开绝地反击。

1928年10月,赣西南苏区的吉安县东固区党组织自筹资金,率先创建了红色政权首家金融机构——东固平民银行,后来发展成为江西工农银行。紧接着,赣东北苏区的赣东特区贸民银行、闽西苏区的闽西工农银行等十几家银行。也相继建成开业。

1932年2月,在江西工农银行和闽西工农银行的基础上,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宣告成立。他们除了发行纸币、公债之外,也发行银行股票,各级政府把推销银行股票作为当时经济工作最中心的任务来抓,大张旗鼓地宣传、发动群众投股、储蓄,扩充银行储备基金。

1928年10月,吉安县东固区依靠政府拨款和群众集资,率先创办了中央苏区首家消费合作社——东固消费合作社。次年11月,闽西苏区的上杭县才溪区,也先后创办了14个专业消费合作社。他们的成功经验很快就在中央苏区各地推广开来,到1934年3月,苏区境内已建起1140个消费合作社,基本上实现了一乡一社,拥有社员29.5万名、股金32.2万元。

消费合作社以“保证军需开用,支援革命战争”为己任,积极发行各种债券和股票,广泛吸纳民间闲散资金,大力促进经济发展,改蓄群众生活,成为一支反奸商、平物价、优红属、援战争的经济“偏师”。

不间开盘与收盘,炒股只为作奉献

苏区因地处内陆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老百姓大多不知股份制、股票为何物。好在他们出于对红色政权的无比信任,最终还是无条件拿出了自己的积蓄认购股票,没有现金的就以物资折股。他们纷纷向消费合作社干部表示:“既然你们都说好,那就是真正好。我们砸锅卖铁、当掉裤头,也不能落后!”

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的前身一赣东特区贸民银行创建时,定资本金20万元。采用有面额、无记名方式,按年利率6厘计息,半年时间发行股票4万元。1933年9月,他们决定增资扩股,不仅得到了广大工农群众和富农、小商小贩的响应、支持。甚至还有少数地主、资本家秘密托人认股。作为拥护共产党的凭据、红色保险单,结果10万元股票不到3个月就被认购一空。到1934年9月,他们一共发行股票、债券近30万元。解放后,人民政府信守诺言,照章向股票持有者兑现了人民币。

闽西工农银行在创建之初,闽西人民慷慨解囊。倾其所有,9个月时间即募得股金20万元,该行因而成为中央苏区首家由群众集资控股的股份制银行,业务一直傲到红军长征后的1934年11月16号。

上杭县才溪区第十八乡创办消费合作社时,只有80余户贫苦农民人社,各交股金5角大洋。该社充分利用这笔宝贵的资金。收购当地的大米、烟叶和土纸等富余农产品,从白区换取食盐、布匹等紧缺物资,然后以低于当地市场一半的成本价售给社员。到1931年12月结算,该社盈利300元,每股分得红利5角。1933年7月盈利741元,全部充作公积金,社员发展到1041户,股金增加到1041元。

苏区银行和消费合作社的创办与红色股票的发行,证明中国共产党人并非“土包子”,股份制也并非資本主义的专利品。他们当年在金融、合作组织建设和证券发行上的宝贵探索,为新中国金融、合作事业和证券市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在中国乃至国际经济史上写下了绝无仅有的光辉一页……

编辑王春

猜你喜欢
股金闽西股份制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员股金的账务处理
走近“红色闽西”主题采访
闽侯县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初探
闽西灯笼点燃乡村狂欢
闽西山区艺术扶贫的“她力量”
扶贫“股金”撬动产业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股份制办学可持续模式探索
农民合作社股金核算
合作社“股金”的核算
股份制企业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