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校报编辑的把关意识

2009-12-01 02:43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09年9期
关键词:校报版面

韩 颖

高校校报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是宣传学校政策、规定的重要喉舌,是传播高校教学科研、改革发展等新闻信息的主流媒体。在高校大力实施“人本化”教育模式、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今天,校报还承载着审美教育和文化引导的现实功用。要实现这些功能,不仅要求校报内容信息清楚、思想观点正确,还要有与自身定位相得益彰的版式风格和富有特色、谙熟师生心理的语言魅力,以及优选、精编、出彩的品牌栏目,而这些恰恰是高校校报编辑精品意识、把关能力的具体体现。

一、严把事实关,确保信息真实可信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高校校报的新闻报道人员以学生记者为主,他们的业余特点决定了其工作状态,他们参与的新闻报道多为系部、专业班级的新闻事件,或是一些校园、社团活动,采写的条件受到限制,报道内容难免出现失误。编辑工作就是要在审稿和发稿过程中,严格把好事实关,在最后关口上将可能导致报道失实的缺口堵住,尽力把一切差错消灭在版面之外。

严把事实关,首先要善于识别新闻稿件中虚假的现象。新闻稿件的内容应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虚构、拼凑、夸张、偏颇、孤证、回避等,都是失实的表现。虚构是最严重的问题,例如许多校报中有关科研项目获奖情况的报道,记者并没有到新闻事件的发生现场,也没有其他采访形式,只是根据传闻或编辑的组稿要求无中生有、向壁虚造。拼凑则是把不同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所做的事写成一个人或群体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所做的事,而且其中某些情节和内容甚至是通过“合理想象”主观添加上去的,这种现象在报道文明礼貌月的先进事迹中屡见不鲜。还有夸张和回避的问题,为了实现某种传播意图,任意夸大或缩小事实,对有关全局的重要情况故意避而不写。

严把事实关,还要仔细检查新闻稿件中构成事实的相关成分可能存在的差错。细节的失真最容易让媒体世界扭曲,一旦报道事件中的名称、时间、地点、数字、引语等出现了“夹带”、混淆、变迁的错误,就会破坏新闻报道的纪实性要求,难以成为明日的历史。例如校报的校友风采专栏,经常会出现对校友的学习专业、曾任职务、毕业时间等细节报道有误的情况,降低了其可信度。另外,新闻报道往往会涉及历史上的人物、时间、地点等基本事实,这些背景资料的核实要以原始资料为准,对一些知名人士或新闻人物的话语引用还要注意当时的语境描述。

编辑是媒体的“守门员”,是新闻传播活动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最后把关人。新闻编辑要运用自己具备的知识、常识和经验,对报道的事件、人物、问题进行分析,从前后矛盾、悖于情理、离奇巧合、笼统含混等的表述中,找出疑点和破绽,杜绝错误信息的出现,维护校报的公信力,确保可信才能可读。

二、慎把思想关,注重信息导向正确

高校校报既担负着交流信息、引导舆论、弘扬新风、培育新人、凝聚人心、维护稳定的重要使命,也负有舆论监督的职责。但是,来自“方方面面”的意见往往使作者因为所处部门、身份的局限,报道反映的角度可能会有偏差,引起不良的舆论反应,这就要求编辑从大局出发,慎重选择,把好思想关。

第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营造有利的舆论氛围。高校校报一方面要传播党政声音、守住阵地、积极为学校的各项工作摇旗呐喊保驾护航,保证上版面的稿件合乎政策的要求,有利于当前的宣传口径、政策和主旋律,“帮忙不添乱”,充分体现舆论导向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也要担负起舆论监督的任务,针对学校贯彻执行国家政策中出现的偏差、失误,不隐瞒、不回避,大胆面对,慎重处理,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引导读者公正、理性、客观看待。如针对学校食堂伙食、公寓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设立专栏,反映各方呼声,增加监督批评力度,推动学校发展沿着良性、持续的道路前进。

第二,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凸显教育的人文关怀。大学教育除了要完成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之外,还要教会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正确处理个人和团队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责任意识,让学生在成才的同时亦能成人。校报作为校园文化的展示平台和学生思想动态的“风向标”,可以利用“议程设置”功能精心选题策划,对学校近期的新闻事件或活动组织深度报道。如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获奖项目”进行故事化连载,让师生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全面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并理解其社会现实意义,启发引导大学生从这些身边人、身边事出发,探寻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还可以利用言论栏目展开师生间平等的讨论,使真理越辩越明,增强大家的鉴别力,扬正抑邪。对于一些社会负面消息,要“疏导”与“堵禁”并行,对某些可能发生的不健康思想和行为采取措施进行约束和防范,从而有意识地影响他们采取正确的行动。

校报编辑必须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逐步形成对教育发展规律的真知灼见,才能抢占舆论引导的先机,传播适应时代要求的新观念、新思想、新举措。

三、细把文字关,增加信息审美享受

高校是一个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高密度的信息资源和独特的文化环境,使读者的文化水准相对较高。尤其校报作为纸质传媒,文字报道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只有既具思想含量又有独特语言魅力,才能成为高校师生争相传阅的文化载体。校报编辑要注意突破个体意识的局限,将自己的思维表达优势应用于整个报纸的精加工、总合成中。

一方面,校报编辑的语言功底表现在对原稿的修饰校改工作中。优秀的编辑能化平庸为神奇,针对原稿中表述啰嗦颠倒、句子逻辑混乱、词语搭配不当、词意含混不清等情况,进行文法、句型结构、标点符号、逻辑修辞的必要修改,减少信息传输中可能出现的“杂音”,力争做到准确、鲜明、生动、简洁。尤其是学生的作品,既要保留原作清新、活泼的语言风格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又要通过巧选角度、增减删改来挖掘新闻“亮点”,突出整个版面的格调水准,增加文字的贴近性、可读性和美学韵味。

另一方面,校报编辑的语言功夫还体现在点题、加编者按、写图片说明等工作中。只有自觉创新思维模式,突破常规框架,大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化深奥为通俗,变死板为生动,赋静态以动姿,才能使文章标题“活”起来。如“生活在春的音符里——走进‘春之声广播电台”“敢问路在何方?——毕业生谈就业求职”这些受师生好评的标题,既立足于客观事实对事件意义做出准确地分析和概括,又富有美感和表现力。编者按和图片说明语的写作也要以揭示事实真相、发掘新闻内涵、传递版面意图为中心,不但要求文字简洁洗练、明白如话,更要字斟句酌、恰当把握分寸,体现新闻产品的文风特色和高校校报的高档次品质追求。

面对当前社会审美标准的多元化趋势,校报编辑更要满足高校师生对先进文化的迫切需求,利用品牌栏目、贴切的语言表达及时提供具有高尚道德情操、高雅审美情趣的精神食粮,通过对美的阐释和释放,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创造美的生活和作品。

四、善把版式关,提高信息传通效果

高校校报要实现自己的存在价值,除了要在报纸内容方面努力发掘自身的潜力外,还要设计合理、富有特色、谙熟读者心理的版面,这不但能够圆满完成对稿件的整体评价,体现出正确的编排思想,帮助和引导读者阅读,而且能够给予读者美的享受。这就需要编辑增强“受众本位”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精编、巧排,务实、创新。

首先,周密的策划是版式出新的前提。校报编辑工作必须具备前瞻性,根据校报的出版周期,提前介入报道选题,研究确定近期的报道重点。在面对重大新闻事件和重大宣传主题时,需要采访什么人、由谁写作、采集哪些背景资料、用什么样的图片配合等等,都要事先安排妥当。这样才能避免抓住事件就“报”、拿过问题就“捅”、见文就上“版”的应付式无目的编排。排版前,还要对每篇文稿应处的位置,版面的整体风格,栏目、插图、照片的布局等,进行认真审视权衡,并用恰当的字体、字号显示标题感情色彩,凸显版面的整体效果,以达到稿件和版面的优化组合。

其次,要巧妙发挥版面语言的作用,使版面精美出彩。版面是编辑发挥创造性、释放潜能的空间。从字符选择、线条安排、网纹铺设,到题文配置、栏目套色、稿件组合,无一不是编辑版面编排手段的运用。模块式的版面结构彰显现代气息;空间距离的安排显示了稿件的分量和联系;图片的大小和位置形成了清楚的视觉层次;色彩不仅美化了版面,还营造着特定的情感氛围……在这些编辑符号独具匠心的运用中,校报的风格特色、品位格调逐渐确立。我校校报就曾以专版的形式做了“从文化的角度看校园”的专题报道。版面打破基本栏的局限,配发了全景新闻照片和发言人的特写镜头,提问和回答采用不同字体,使得版面重点突出、错落有致。标题色彩和照片底色对应,气氛浓郁、活力张扬,尽显大学的蓬勃朝气,发挥了高校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引领功能。

因此,校报编辑应该充分认识版面设计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善于用新颖、美观的版面落实报纸的编排思想,设计的版面不仅期期有看点、版版有特色,而且能在读者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迹。

综上所述,要提升校报的层次和水平,编辑自身素质的支撑非常重要。只有学校的重视、支持和编辑持续提高更新的能力、技艺,才能把高校校报办成格调高雅、品位高尚、时代感强、具有文化内涵、师生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

参考文献:

[1]蔡雯.新闻编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张成良.论高校报的深度报道[J].新闻大学,2007(11).

[3]刘晓芳.新闻编辑要把好“五关”[J].新闻爱好者,2007(6).

[4]蔡红梅.教育报刊应在审美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J].编辑之友,2007(2).

猜你喜欢
校报版面
拥有猫一样的眼睛
概率从何而来?
融媒体背景下大学校报生存浅议
近代《私立岭南大学校报》足球报道内容剖析
版面撷英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新形势下高校校报舆论引导困境及解决策略初探
高校校报在媒体融合中的功能与传播效果
新媒体语境下以受众为本提升高校校报传播效力
版面“三评”看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