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马力诺市

2009-12-02 10:20
海外文摘 2009年8期
关键词:文化冲突白人华裔

候 涛

欧洲有一个叫圣马力诺的袖珍小国,是欧洲最古老的共和国。然而,在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也有一个圣马力诺市,这里无论是面积、人口还是气候,都与圣马力诺共和国相仿,其生活同样宁静而富足。更引人注目的是,华人在这座城市撑起了半边天。

从洛杉矶出发,往东驱车数英里,便是圣马力诺市。这个地方给人第一眼的印象就是绿树成荫,许多居民家门前都种了树。和蒂塔诺山的那片国土一样,圣马力诺市也是建在山坡之上,海拔172米,不知情的人还会以为自己是身处欧洲的圣马力诺。

圣马力诺市市民大多是受过良好教育、富裕的专业人士,市内的住宅干净整洁,不过房价异常昂贵,在2008年就已达155万美元一套。虽说房价昂贵,但圣马力诺市确实是块“风水宝地”,知名人物不胜枚举,如二战时美国名将乔治·巴顿上将、天文学家爱德温·哈勃、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亚米德·齐威尔等。

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根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显示,亚裔人口在圣马力诺市达到了48.4%,而亚裔族群中尤以华人居多,在圣马力诺街头,随时都能碰到黑眼睛、黄皮肤的华人。而且,这只是9年前的统计数据,随着这几年华人的大量涌入,生活在圣马力诺的华人大大超过了白人,成为了该市的“主体民族”。美国《洛杉矶每日新闻报》记者希伯曾去圣马力诺中文学校采访,一到那里,他就感到自己完全身处“中国”。该校由圣马力诺华人协会创办,采用了和中国国内相似的教育模式。据希伯观察,他认为这所学校的学生比其他美国青少年“乖”多了!

在《福布斯》全美住宅最昂贵社区评选中,圣马力诺市排名第47位。在这个富裕而又保守的城市,华人参政热情高涨,不仅现任市长孙渝今是华人,前任市长林元清也是华人。华人在圣马力诺撑起了半边天,在市议会的5名议员中,华人占了3人,其比率高达60%。

然而,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华人融入这个城市的过程充满艰辛。20世纪40年代,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书的钱学森曾想在圣马力诺市买房定居,却遭到了该市的拒绝,市长表示他们不欢迎有色人种。要知道,钱学森当时在美国可是知名人物,他都不被允许在圣马力诺市居住,那普通的华人更是可想而知。

随着海峡两岸经济的起飞,圣马力诺市的华人才开始逐渐增多,一些家境殷实的华裔移民终于得以搬入这个在加州数一数二的城市,20世纪80年代那里的平均房价就已是20多万美元一套。

一开始,华裔和白人居民间还爆发了“文化冲突”。1984年6月16日,《洛杉矶时报》以《圣马力诺华裔学生的孤立》为题,报道了一名华裔女学生在中美两种文化冲突下的矛盾和孤独,这在当时圣马力诺整个华人群体中相当普遍。后来,经过老华侨们的积极奔走,多方协调了华裔和白人之间的关系。白人市民对华裔的意见很多,例如“不说英文”、“不肯花时间和金钱做义工”等,而华裔移民则觉得白人对中华文化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为此,圣马力诺市的“八人晚餐计划”开始实施,即两对华裔移民夫妇做东,邀请两对白人夫妇做客,一边吃饭、一边沟通,以增加了解并增进了友谊。

经过20多年来的交流与融合,华人已然挑起了领导圣马力诺市的重担,和20世纪80年代不同的是,现在经常可以看到在社区、警察局和消防队等处做义工的华人。这个曾以保守和偏见著称的白人城市已经彻底改观,华人正在为建设美丽、和谐的圣马力诺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编译自美国《洛杉矶每日新闻报》]

猜你喜欢
文化冲突白人华裔
美国白人内部“三六九等”的鄙视链(观察家)
“后隔离”时代的骄傲与焦虑
云师大泰国苏拉塔尼大学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调查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犯罪新趋势
林纸一体化企业文化冲突与协调
“文化冲突”让日剧很窝火
美国会出现首位 华裔女议员
关于白人的黑色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