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山云海

2009-12-02 03:44梁剑章
关键词:天女木兰花佛光

梁剑章

祖山,有着云一般的海;

祖山,有着海一样的云。

祖山云海,行如流水,飘逸秀美,如梦如幻:

祖山云海,纯净明亮,宏阔高远,洗涤心灵。

在秦皇岛祖山游览,会把你带入一个至纯至美的云海世界。

夏日的清晨,祖山起得很早。当一抹晨曦渐渐地勾勒出山的轮廓时,游人居住的宾馆仍是静悄悄的,知了的鸣叫显得那么清脆悦耳。临窗眺望,远山黛色中已有微微的白色团雾从山脚下缓慢地飘升,生机盎然,活力十足,在迎接着这黎明的早晨。沐浴在晨风里,整个身心还阵阵地有些发凉,全然没了在闹市平原中近四十度高温的灼烤和热闷,烦躁的心境便觉得一下子清爽起来。

踏着脚下圆圆地海石,在暮色中逶迤前行,十里画廊谷依次展现着韦驮巡山、神龟探海、奇峰挂月、童戏驼峰、柳亭闻莺、观音送子、棋盘拂云、五潭映月等诸多景观。韦驮巡山,酷似一位威武的将军,戴盔披甲,雄赳赳目视前方,悠悠的云雾环绕身旁:神龟探海,那圆润的身躯,那长长的龟头,似在探望那深深的海底,又似在甜美地吸吮那飘来的仙风雾气:童戏驼峰,像极了一群顽皮的仙童,在悠悠白云的飘荡中嬉戏着驼队前行。山涧峡谷中时时升腾起一缕缕潮湿而滑润的云雾,一会儿穿过林间的夹缝向游人扑面而来,一会儿跳跃着攀附上一座座秀峰;云雾大时,遮住了眼中的视野,似乎整个山谷里黑暗了下来;仅仅几秒钟的瞬间,那顽皮的云雾又飘然而去,整个山路又陡然清亮起来。

由画廊谷折回,一座规模宏大、气势壮观的佛家寺庙显现在眼前。寺庙前一片开阔的场地上,如醉如痴的云雾飘来荡去,一忽儿悄悄地钻入每个禅房,向内窥视打探;一忽儿又升入寺庙的上方,创造出一方佛家仙境。寺庙红墙青顶,古朴庄严,临山势而建,依次攀高:寺庙周边山环水绕,左首青龙昂首,右首白虎啸声,形成一处极佳的风水宝地。沿着平坦宽阔的台阶拾级而上,袅袅的佛音由佛堂传出。大殿上方的匾额上书“望海禅寺”四个大字,两边配有一幅对联,上联是:如来境界无有边际;下联是:普贤身相犹如灵空。短短两句,道出了佛家参悟的真谛。据说,此寺初建于金代大定年问,后经历代高僧多次重修,随着祖山的开发,此次又投资亿元进行重修重建,并由临济宗第45代法脉传人、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望的明奘法师担任主持。在这里,没有尘世的烦忧,没有凡问的喧嚣,静静地吟诵那梵音妙语,静静地品位云雾仙境中那一抹清凉,洗涤心灵的空间,该是一种多么温馨的享受。

由祖山宾馆乘坐景区内的游车蜿蜒而行,抵达北天门,一座高高矗立的石牌坊进入眼帘,四根巨型的石型方柱托起凌空的飞檐斗拱,蔚为壮观。踏山门而入,放眼望去,远处群峰连绵,丽日和风中,天空清澈明净,瓦蓝的苍穹之上白云如丘,连绵成线,大团大团堆积的白云,鬼斧神工般地雕刻出千里的雪域高原,形成一幅至臻至美的画面。东面阳光,似神来之笔照耀在云层上,使西山静静的云海刹时金光四射,披上了一身的浓装,如旭日初升,如夕阳晚照,把人带入了一个金碧辉煌的绚丽境界。如果游人是一位画师,或者是一位摄影师,倘或是一位性情中文人,断不会错过描绘这一美景的良机。

过北天门不远,路旁有四座巨石,像四位护山卫士把守着北天门,称之为守门将军。这些石身将军有的昂首挺胸,有的神态自若,有的双手作揖,有的面含微笑,忠于职守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款款接待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这四座巨石的形成,据说是亿万年前祖山地表抬升后,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的年久风化,周围岩石坍塌而成。凭栏而探,谷底的云雾不时从幽深处缓缓升来,环绕在巨石的周围,增加了石将军的威武和仙气。一方巨石上刻有名家峻青的一首诗。诗曰:闻道老岭塞外秀,今见果不负盛名。层林茫茫呈野趣,怪石嶙嶙夺天工。云开九霄现丹阙,雾锁千障隐翠峰。劝君莫夸五岳游,不登此山是虚生。

炎炎的烈日已经罩在当头,山脚下突兀起一块巨石,上书“天女峰”三个红色行楷大字,告诉游人由此可直达峰顶。上山的人们有的已经气喘吁吁,山路两旁环绕的浓荫时时为游人送来断续的清凉,望仙亭、佛光亭、天女亭三亭连成一线,鼓动着前来观赏的游人步步登高去领略峰顶的一番美景。

望仙亭是第一站,坐于亭中南望,山峰盈翠,奇石高耸,八仙形象多在其中,人称“八仙峰”。张果老倒骑毛驴,铁拐李浪迹形骸,曹国舅玉笏护身,蓝采和手持花篮,何仙姑莲花打坐,韩湘子玉笛横吹……,一个个栩栩如生,一个个神采奕奕,仿佛由东海而来,又仿佛踏祥而去。白云在脚下飘拂,苍鹰在头顶翱翔,悠然使人进入仙境一般。

佛光亭是第二站,据说在1998年7月28日清晨,一个雨后初霁的日子,一位摄影家于明财兴致勃勃上山采风,行至此处,意外发现山上佛光冉冉升起,大喜之际,回告祖山开发者,开发者便择机在此修建了佛光亭,供人们在此观佛赏光。自此之后,佛光又屡屡出现,成为祖山一道奇异风景。佛光是在特定条件下由阳光、地形、云海等诸多因素相结合而生成的自然现象,一般条件下很难出现,而祖山佛光的濒现,印证了祖山丰富的水资源和云雾奇观。

穿过佛光亭便直达第三站,到达天女亭。天女亭是设在主峰——天女峰顶的一座石亭,海拔为1428米。相传天庭有位吹笙的仙女,常到此地赏花玩景,还把天上的木兰花移植山中,王母娘娘知道后圣颜大怒,将其贬至祖山化为天女捧笙石永驻祖山。从此,人们把她栽种的花叫“天女木兰花”,把祖山主峰Ⅱq天女峰,把建于主峰的亭叫天女亭。天女木兰花在祖山也成为一道风景,在山脚下,祖山专门开辟了天女木兰花苑,供游人欣赏木兰花的洁雅风姿。

登顶天女峰,站在亭中眺望,四野风光尽收眼底。清晨漫步,看到一团团环绕在身边的白云浓雾,料想是因了早晨潮湿的空气而致,一旦阳光照射,天气放晴,祖山云雾可能会慢慢散去。而今一路行来,时近中午,云雾仍在身边缭绕,眼中仍是云海连绵,不由觉得大为神奇。及至登上主峰,再观四野的云海云景,不但不曾减退一二,反而如行云流水,环山而淌,更加壮观,更加绚丽,更加令人如梦如幻,心驰神往,我不由得不佩服起这祖山的四时云海来。

由主峰向东望去,是清晨观日出之佳处,此时已然午时,烈日晴空下,蔚蓝色的苍穹下一条略为平整的云海如一条白绸丝带悬在空中,缓缓的白云低过山顶,挂在山的腰际,仿佛在缓缓游动,又仿佛静谧在那里。云淡处,一抹抹浅蓝,幻化出海洋、湖泊、河流、小溪轻洒在天穹之上;云浓处,勾勒出奔跑的野鹿,安祥的驼队,悠闲的羊群;浓淡之间,矗立着琼楼玉宇,仙山琼阁,高山明月;云舒云卷,塑造了祖山云海这般地高雅、纯洁,这般地安详、静美。南面,是群山的阴面,山峰高耸而陡峭,深深的谷底中激荡着银浪排空,把浓密的云雾高高托起,又劈手扔下腰际。数十股云雾铺排相接,相互追逐,如脱缰的野马狂奔不止,又似入海的蛟龙奔腾呼啸,还如威武的将士在战场厮杀,硝烟滚滚,杀声阵阵,塑造了祖山“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的磅礴气势。西望长城,随地形的变化而蜿蜒相连,各关口角楼若隐若现,古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智慧在这里可窥见一斑。北俯群山,峰谷相接,川原历历,在明媚阳光的照射下,山岱清晰,错落有致:林木森森,点缀其间;田园风光,美景如画,一幅悠闲的世外桃源美图。

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山色无定姿,如烟多如黛”的神奇变化,领悟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博大胸怀,领悟到“云海多飘渺,空灵当如镜”的人生哲理,那种空阔,那种高远,那种在云海中经过洗礼的心灵便悠然地宁静下来,人也随着如幻的云海上升到一种至高的境界。

猜你喜欢
天女木兰花佛光
佛光
减字木兰花·乙亥清秋
木兰花开 香飘四海
怎样区分天空中的“彩虹”之“佛光”
减字木兰花·咏犬
减宇木兰花·立春
天女木兰
佛缘曼妙天女花
天女撒花
佛光会对现代社会教育强化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