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与兴化李氏家族

2009-12-03 09:10武维春
寻根 2009年5期
关键词:道情板桥郑板桥

武维春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是清代著名书画家和诗人。他出生于江苏兴化,和当地李氏家族文士群体有较多关联,对其书画家和诗人的作品十分熟悉,并从中吸取营养。

李氏家族文士群是指明隆庆、万历以后至清乾隆年间活跃在江苏兴化和江南地区的李氏诗人和艺术家。从明隆庆朝首辅李春芳之后,这个家族出现了近40位知名文士,为明末清初江南文化的繁荣作出过重要贡献。但由于清代文网严密,乾隆时期,李氏家族的许多著作都被列为禁书,无法流传,即使是当代清史研究专家,要想一睹其书也大为不易。李氏家族的研究是一个大课题,本文只叙述与郑板桥有关的部分,从中也可以对李氏家族有一个大略的了解。

李氏风流妙墨给郑板桥以灵感

郑板桥曾为友人收藏的李越石墨迹写过一首《贺新郎》词。越石是李长琨的字,他是李春芳的曾孙辈,也是八怪之一李鲜(字复堂)的叔曾祖辈。((兴化县志》记载他“能诗善书,狂草尤妙”。郑燮词云:“前辈风流尽,递年来断纨零楮,化为灰烬。何幸故人藏妙墨,满幅龙蛇困蠢。恰又是飞花糁径,未敢披图容易看,拨云烟直上吴山顶,展玩处,青天近……分付小鬟藏密室,妙酒名香细领……”从郑词的“龙蛇困蠢”和“飞花糁径”推测,郑板桥欣赏的李越石墨迹应该是草书,为李氏所最擅长者。词中的“妙墨”和“分付小鬟藏密室”也构成了颇有神秘感的美好意象,反映了郑板桥对李长琨书法的喜爱和推崇。

李培源是李鲜的侄子辈,雍正年间曾参与纂修《江南通志》,其书法以颜体为主骨,这与李鲜取法颜、柳为主是一致的。《兴化李氏族谱》中记载李培源作书非常认真,他认为要读书数日,方可落笔,这种严肃的创作态度影响了郑板桥,郑板桥推李培源为“邑中三百年楷书第一”。郑氏所推许的李培源和李鲜关系甚好,1982年2月号《文物》刊有李鲜写给李培源的信札称“至好叔侄”。据说沈阳博物馆藏有李鲜为李培源作的《兰竹石图》,时在“乾隆十九年秋”,当时李培源即将赴霍山县学训导之任,叔叔作画,带有为侄子送行的意思。在写作和作画的这段时间,李鲜和郑燮接触较多,郑氏是否和李培源有直接交游我们一时还难以确定,但郑氏看到并赏识他的书法是确切的。

李鲜的从兄嫂李炳旦和王媛也长于书画,李炳旦是康熙五十四年进士,《高邮州志》称他“工书善画,书类赵孟頫,画平远山水,直追王维,诗则宗苏、陆,人称三绝”。王媛是李鲜的启蒙老师。李氏家族由于书画人才多,李鲜学书画比郑板桥更有优势。在书画上对郑板桥产生影响且共同切磋的自是李鲜。

李鲜生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郑燮生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他们同是兴化人。由于李鲜离开兴化很早,他们早年在家乡并没有相遇的机会。据薛永年考证,两人最早相遇的地点是扬州。郑板桥有题黄慎《米山小帧》诗:

苍茫一晌扬州梦,郑李兼之对榻僧。

记我倚兰论画品,蒙蒙海气隔帘灯。

郑板桥在诗后自注“雍正六年八月与李复堂同客扬州天宁寺作”。雍正六年(1728年),郑板桥尚未中举,社会地位较低,书画名气也不大。李鲜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人生阅历:28岁时向康熙皇帝献诗画,得到赏识,随后供奉内廷,33岁离京回家。李鲜成名很早,郑板桥经过努力后与李鲜齐名,很感高兴,他在《板桥自叙》中说:“板桥从不借诸人以为名,惟同邑李鲜复堂相友善。复堂起家孝廉,以画事为内廷供奉。康熙朝,名噪京师及江淮湖海,无不望慕叹羡。是时,板桥方应童子试,无所知名。后二十年,以诗词文字与之比并齐声,索画者必日复堂,索诗字文者必日板桥,且愧且幸,得与前贤埒也。”李鲜不善交游,但对郑板桥却是一往情深,乾隆六年他曾致函廌青,介绍戴遂堂定交,信中很深情地讲了一段话:“先生乌可以不识遂堂,遂堂又乌可以不识先生与万峰、板桥乎。”在李鲜看来,他们四位是难得的知己,彼此不交往那是不可思议的。郑板桥在给弟弟的信中也谈到李鲜:“李三复堂,笔精墨渺。予为兰竹,家教小小;亦有苦心,卅年探讨。速装我砚,速携我稿,卖画扬州,与李同老。”最能反映他们深厚感情的是郑板桥《与李鲜书》,书中说:“十日不相见面,如隔三十年也。地干泥软,可一过我乎?王老父台并杜三、叶大兄,欲邀公为壶酒碟菜之会,不识肯一命驾否?画事固紧,谈事亦不可废,伫望切切。”

李鲜曾为退庵禅师作过一幅《枯木竹石图》,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上面有郑燮题的一段话:“此复堂先生六十内画也,力足手横,大是青藤得意之笔,不知者以为赝作,直是儿童手眼未除耳。”由板桥这段话看来,这幅《枯木竹石图》不仅不是赝作,而且是代表作。郑板桥平时绘画以墨竹为主,但他对色彩是很关注的,其《题李鲜红菊册页》云:“篱菊花开艳,经霜色更红。不畏西风恶,巍巍独自雄。”这首诗是论述色彩在绘画中的表现力,很是可贵。他在题李鲜一小轴时写道:“几点濡濡墨水,一幅大大文章”,这一表述突出了绘画中以少胜多的特点,这是郑板桥对李鲜作品高超表现力和穿透力的独特理解。

诗坛前辈创作给郑板桥以借鉴

李氏家族文士群在清初诗坛,构成一道独特的景观,孔尚任于康熙二十六年因公务在兴化时曾写过一篇《清晖亭诗序》,文中说:“今之作者,如李小有(长科)、艾山(沂)、若金(淦)、汤孙(国宋)、陆悬圃(廷抡)、王景州(仲儒)、歙州(熹儒)诸子,余皆得交其人,读其书。”从这份名单看,兴化实乃集一时文坛之盛,而前面四位就是指李氏家族的文士。邓之诚的《清诗纪事初编》则将李沂、李国宋、李鲜称为“三李”,可见他们在清初是很有影响的。郑板桥对李氏家族文士的诗歌创作非常倾心,甚至有直接模仿的。其《效李艾山前辈体))一诗云:“秋声何处寻,寻人竹梧里。一片竹梧阴,何处秋声起?”李艾山是李鲜的叔祖辈,南京图书馆藏清初抄本李沂的《鸾啸堂集》有诗云:“歌声何处来,寻人碧桃里。一片碧桃花,内有歌声起。”李诗和郑诗一样,都很有民歌的味道,风趣易懂。

郑板桥的《道情十首》人所共知,如启功就曾说过“读到《道情》,就觉得像作者亲口唱给我听似的,不论内容是什么,凭空就像有一种感情,从作者口中传入我的心中”。而李沂的《道情十首》知道的人就少得多,所幸的是李氏的作品赖郑板桥手书得以保存。郑氏手书李沂道情诗现藏于山东济南文物商店,为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所书,其时李沂已去世60多年,郑板桥也已经名满天下,但他缅怀乡贤对自己的影响,用六分半书酣畅淋漓地写下李氏的《道情十首》,这对我们研究他俩的创作大有参考价值。这里我各举两首作一些比较,从中可看出他们的师承关系。

李沂两首《道情》:

渔鼓儿,别有腔,敲起来,意味长;十洲山岛神仙降,只宜世外清闲地,不落尘中富贵场,清音听去偏嘹亮。忽遇着高人鉴赏,霎时间惊醒黄粱。(之一)

渔鼓儿,音节和,有一间,安乐窝;主人镇日中堂坐,木瓢自饮长庚酒,玉笛频吹阆苑歌,双双麋鹿衔花过。受尽了无边快乐,全没有半点风波。(之四)

抛舍抛舍难抛舍,一片心如铁,跳出陷入坑,自有长生诀。俺手拿着渔鼓黎,归山去也。(尾声)郑燮两首《道情》:

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轻波远,获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一霎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之一)

掩柴扉,怕出头,剪西风,菊径秋,看看又是重阳后。几行衰草迷山郭,一片残阳下酒楼,栖鸦点上萧萧柳。撮几句盲辞瞎话,交还他铁板歌喉。(之七)

风流家世元和老,旧曲翻新调,扯碎状元袍,脱却乌纱帽,俺唱这道情儿归山去了。(尾声)

道情是散曲的一种形式,原是道士警醒俗顽、宣扬出世思想的说唱曲,后来发展为民间说唱文艺,南宋时有用渔鼓和简板为伴奏乐器者,因此道情也叫“渔鼓”,李沂每首都用“渔鼓儿”起始,更可看出这种形式的渊源。李沂、郑板桥的这两组《道情》,有着很深的实际生活感慨,其中既有对历史兴亡的感受和评论,也有对闲适的渔樵生活的向往,对于迷恋功名利禄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清凉剂,“归山”的意象是安贫乐道的形象化表达。总的来看,郑板桥反映的内容较李沂更为宽广。这两组《道情》和《红楼梦》中《好了歌》所表达的思想见解是一致的,值得人们细细玩味。

郑板桥平时题画也经常使用李沂的诗,如在黄慎的一幅山水画上就题了李沂和吴嘉纪的诗,李沂的诗是“汴水无情只向东,荒原万木起悲风。传闻铁骑坟前过,下马抠衣拜相公”,郑板桥在诗后有注,称“二诗皆吊史阁部墓者。墓在梅花岭旁,观黄君画,因忆此二诗,遂书以系于画后。乾隆五年清和月,板桥郑燮坐枝上村作此”(《郑板桥全集·板桥研究资料》,齐鲁书社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郑板桥对李艾山作品的熟悉程度。

李恢字约社,是李国宋之子,郑板桥有《李约社诗集序》,开篇即说:“康熙间,吾邑有三诗人:徐公白斋、陆公种园、李公约社。徐诗颖秀,陆诗疏荡,李诗沉著。三君子相友善,又互为磋磨琢切,以底于成。徐则诗之外兼攻制艺,陆又以诗余擅场,惟约社先生专治诗,呕心吐肺,抉胆搜髓,不尽不休。”(《郑板桥全集·板桥集外诗文》,齐鲁书社版)陆种园是郑板桥终身敬爱的启蒙老师,从序文看,他是将李恢尊为师辈的。郑氏还回忆自己和徐、陆两位一起去访李约社的事,当时正是海棠盛开的日子,他们一起饮酒论诗,老师们的议论,自然给年轻的郑板桥以诸多启发。后来郑板桥离开家乡多年再回乡时,三位老师都已经去世了,不禁感叹唏嘘。他曾设想将三人的作品刻成一集,以广影响,但是又叹息自己年老,难成此事。在这篇序文中,郑板桥对李约社的敬重之情溢于言表。

李恢和李鲜是同辈人,《兴化李氏族谱》中有记载:“(李国宋)子恢,字少葛,一字约社,性豪迈,善书能诗,澹于荣进,以庠生终,著(《约社诗集》……恢直抒胸臆,不傍昔贤门户,天地之情,事物之变,悉以诗达之,与其父异曲同工焉。”郑板桥将李约社和他的老师陆种园并称,因此尽管他和李鲜是朋友,但仍在自叙中说“索画者必日复堂,索诗字文者必日板桥,且愧且幸,得与前贤埒也”。这里用了“前贤”一词是有缘由的,也是对李鲜的敬重。

猜你喜欢
道情板桥郑板桥
陆海之纵
义乌道情:唱出生活好滋味
义乌道情:道不尽情长
板桥善诵
板桥河
上高道情说唱艺术初探
郑板桥劝学
及时雨
闲话“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