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差错更正方法浅析

2009-12-04 09:16
南北桥 2009年5期

张 巍

【摘要】在日常会计核算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错误,应通过正确的方法查找出总是所在,并根据不同的错帐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加以更正。

【关键词】会计差错;更正原则;差错查找;更正方法

更正会计差错首先得识别和划分差错类型,然后根据差错类型及时对症下药,合理选取和运用会计差错更正的方法。只有这样,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为报表使用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更正会计差错的原则

1.1更正会计差错必须遵守有关的法律规范

在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增值税日常稽查办法》等法律规范中,分别规定了会计差错的不同更正方法和适用条件,在更正会计差错时必须遵照执行。

1.2更正会计差错必须符合会计原理和核算程序的基本要求

更正会计差错,往往需要作出新的账务处理来纠正原错账,新的账务处理必须符合会计原理和核算程序。只有符合会计原理和核算程序,才能反映错账的来龙去脉_清晰表达调整的思路;才能做到核算准确,数字可靠;才能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和账表相符;

1.3更正会计差错必须具有针对性

更正会计差错首先要认真识别错在哪个会计核算环节,错在哪项会计认定,是哪类差错;将差错识别归类后,就应及时针对不同的差错类别,选用不同的更正方法。一句话,对症下药,问题错在哪里就纠正哪里从而消除虚假的会计信息,真实地反映会计核算情况。

2会计差错的查找

由于疏忽会偶尔发生一些差错,如何查找并更正呢?我们通过以下几方面的介绍,帮您完善会计工作。形成错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财会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查找错账类型:

2.1重记或漏记账户查找。科目是在登记账簿时,将记账凭证的双方重记或漏记,或者只登记一方,重记或只记另一方。其查找方法是:首先检查总账,将记账记录的账户金额分别加总与总账核对,以确定“标准账户”。然后,再与日记账进行核对。如果日记账发生重记或漏记,则其增减发生额会与总账的增减发生额不符。最后,还应根据总账与日记账的差额,在账簿或记账凭证中查找与此相同的数额,如果有,即为重记或漏记数。

2.2记反账户方向的查找方法。记反方向,指应该记到增加方的数字,记入了减少方,或者相反。这种错账往往在登账时登错了栏次。由于记账方向的错误,就会使账户的一方合计数加大,另一方合计数减少,这就使变动前后双方都产生了差数。这个差数就是数字的“2”倍。因此,把这个差数用“2”除,所得的商就是记错方向的数字。

2.3记账笔误的查找方法。

2.3.1数字错位的查找方法。数字错位,就是把数字的位数记错,错账金额能被9整除。则商为记错位的数字。然后,在账内查找此数,将商放大10倍或缩小10倍。

2.3.2数字颠倒的查找方法。数字颠倒就是把数字中的前后两个数字书写颠倒。例如,把58写成85,将颠倒的两位数之间的差额27除以“9”,商为“3”,就是记颠倒后两位数字的差额。

2.3.3写错或写掉角、分尾数的查找方法。写错或写掉角、分尾数就是在记账过程中,把带有角、分的尾数丢掉或写错,查找方法需要与原始凭证逐一核对。

3会计差错的更正方法

会计记账的错误更正,根据不同的错账情况,可分别采用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加以更正。如果记账差错是发生在以前的会计年度,因为已经进行了年度决算,全部账簿登记结转结束,就不能再用这些更正错账的方法了。

3.1过账笔误跨月更正不宜采用划线更正法

过账笔误是指记账凭证编制正确,但根据记账凭证记账时发生误记。狭义的过账笔误是指记账时发生了数字笔误或者文字笔误。广义的过账笔误应当包括记账时发生金额误记、文字误记和会计科目串户以及重记、漏记等。

各种过账笔误可能随时或者月末结账前发现,但有些过账笔误,如金额误记、借贷双方金额相同、借贷方向没错但会计科目串户、借贷双方均重记或漏记等,这些并不影响会计账簿的试算平衡;如某月份对某些总账与明细账户未进行核对不能确保其一致性,这些都可能形成过账笔误并延续到月末结账后的以后月份才被发现。过账笔误应如何更正。长期一来各种会计制度和会计教材在介绍划线更正法运用时只说明结账前发现过账笔误应用划线更正法更正,而且是针对过账数字或文字笔误的更正,对于过账数字笔误跨月发现以及会计科目过错等如何更正。就不得而知了。

3.2红字更正法更正错账的范围应当扩大

红字更正法是会计核算更正错账的一种方法,它是运用红字在会计核算中为负数的原理,从而对错账进行冲销,并调整为正确记账的一种科学方法。明确更正错账的范围,是正确运用红字更正法的必要前提。红字更正法更正错误的应用范围应包括三方面:

在计账以后,如果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科目发生错误时,可应用红字更正法进行更正,据以登记人账;在记账以后,如果发现原先填制的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科目无错误,但所填金额大于应填金额时,可应用红字更正法按照正确数字与错误数字之间的差额,用红字金额填制一张记账凭证,据以登记入账加以冲销;在记账以后,如果发现记账凭证没错,而是过账时发生了会计科目串户以及重记、漏记等笔误,应当采用红字更正法或补充登记法进行更正,因而对此采用划线更正法更正是不符合其更正规则的。

3.3红字更正法的改进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在会计科目使用上的错误多数是在一笔业务中,对应科目一方用错而另一方是正确。这种情况运用传统的“红字更正法”更正错误,原业务处理中会计科目正确的一方也要冲销一笔和补记一笔,因而是虚记了两笔业务(一笔红字和一笔蓝字),既不符合实际情况,也不利于核对账目,特别是不利于与银行结算单位对账。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把“冲销凭证”和“补记凭证”合在一起,统一填制一张更正记账凭证,并在则要则要栏中注明更正某年某月某号凭证和经济业务的主要内容。

3.4蓝字调整帐目法

蓝字调整帐目适用于在日常会计核算中,由于各种原因会使记账凭证填制出现差错,以至影响到账簿记录甚至会计报表出现差错。当会计人员发现会计差错时,由于错帐是发生在以前会计年度,年度决算已经结束,全部帐本登记已经结转,无法在更改以前帐目,财务人员应当根据发现错误时的不同的情况选责更正错帐的方法:

3.4.1本期发现的与本期相关的会计差错,应调整本期相关项目

3.4.2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如影响损益,应直接记入本期净损益,其他相关项目也应作为本期数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本期相关项目。

3.4.3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如影响损益,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及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结语:

正确掌握会计核算的错误更正方法,能够及时正确地改正我们在日常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出现的误差,做到帐实相符,帐帐相符,帐表相符,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利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