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文化广场崛起探秘

2009-12-08 09:37
当代人 2009年8期
关键词:鉴宝古韵活动

宁 人

孙达 晓张/图

“就喜欢古韵这份折腾劲儿”

去古韵,挺方便的。它坐落于南二环与红旗大街交口处、省会西南高教区腹地,全称河北古韵文化广场,由河北古韵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与东五里村共同兴建。在火车站,开往古韵的公交车有五六趟,随意搭上一辆车,在城市的肚子里悠游自在地钻上二十多分钟,就到了。

正定县的老李,就喜欢在每个周六坐公交车去逛古韵。他谦称自己玩收藏并不十分投入,顶多算半条“虫儿”,还是入门级的,但喜欢得很杂,年头儿也不短了。

北京的潘家园、报国寺、琉璃厂,天津的古玩一条街,老李都没少去。石家庄的古物市场,自然没办法跟那些地方比,但毕竟离得近,想来就来,想回也就回了。自打2007年3月古韵开业,他就成了常客。一是那里的物件挺全的,古旧陶瓷、珠宝钻翠、古旧家具、名人字画、古旧钟表、玉器骨雕、奇石根雕、纸墨笔砚、文革文物等十几个类别几千个品种的各式收藏品,基本都齐了。保不准什么时候,就能有件宋代的瓶、大明的碗,让人惊艳一下。二是氛围不错,店铺老板都挺和善有耐心,有的本身就是玩家,即使你不买什么东西,坐上半天,对一些古物品头论足神聊一通,也能长不少见识。

最让老李感兴趣的,是古韵那些大大小小的活动,什么奇石展、酒器展、古典家具展、票证展、钱币展……如果说平时逛古韵,有点闲情逸趣打发时光休闲文化游的味道,那些展览,可就有了文化大餐的意思,如同品尝川菜、鲁菜、私房菜,每一个主题展都有让人眼界为之打开的山风海韵,都是一次历史文化知识的享受。用老李的话说:“想不到古韵的展览,还真有货!在北京的灯底下,能鼓捣成这么深的水,有高人!”

绿色阳光也爱到古韵去。她是高校老师,没成家先立业,教书之余舞文弄墨,已在数家媒体开了专栏。最近,她狂热地迷恋起古玩,并且在构思一部以收藏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阳光老师跟老李不同,她是直冲着古物儿去的,还就盯上了每月一次的鉴宝大会。

鉴宝大会,就像一个充满磁力的聚宝盆,山南海北的东西变戏法似的滚滚而来,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人眼花缭乱。这些东西,有的在老百姓家里传了不知道多少代,一件梅瓶可能盛过酒,也腌过咸菜,甚至存了很多日子的柴油。带着柴油味道的瓶,却原来是一件难得的宋瓷珍品。一幅古画,在收藏江湖隐隐现现、沉沉浮浮,演绎过多少人间的悲欢离合,专家过眼,不过赝品一张。跟着东西过来的,是形形色色的人,或者貌不惊人、安闲冲淡,或者懵懂惶恐,或者贪婪跋扈,各种心思、欲望都躲藏在眼神后面,各种世故人情都在“宝物”的细节中埋藏。

阳光说:“学校里有很多的古韵粉丝。年轻人爱热闹,玩收藏也静不下来,愿来点刺激。鉴宝、赛宝,月月玩心跳,年年有亮点,他们就喜欢古韵的这份折腾劲儿。”

“特别能折腾”,是老百姓对古韵的评价。这个评价,不专业,甚至有点俗。但古韵老总崔万银认为这是个很好的民间评价。“折腾”两个字,蕴涵一种经营理念, “以活动带市场,以市场促活动”,古韵开张营业,就一直秉承这个理念。

崔万银介绍,古玩市场营销推广策略,一般都是通过活动提升市场人气和影响力。古韵开业时间短,属于后来者,只能更用功地折腾各种活动,并费尽心力保证那些活动总有吸引人的地方。以“古韵”冠名的品牌活动,已经形成周期性,比如赛宝大会、古典家具博览会、奇石博览、红色藏品交流会、紫砂博览会等等,每年一届。我们做到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大活动。这些活动,从我们的角度,是一种广告效果,带人气,提升老百姓收藏热情,从市民角度,最起码是个开眼界、炼眼力的文化游。跟着活动,我们还会请专家以讲座等形式培训商户和消费者,开辟不收费的收藏课堂。

5月13日,在崔万银办公室,正巧遇到河北收藏界腕儿级人物,省民间收藏协会副会长牛双跃。他正在筹划一场古韵杯“红色经典扑克展”。

扑克,一般人眼里,无非就那52张红心、黑桃、方片、草花外带两个王,万变不离其宗,怎么也能跟“红色经典”、“展览”这些字眼搭上界呢?

见我好奇,牛双跃先生马上来了兴致。他说,我们这次搞“红色经典扑克展”,就是要颠覆传统扑克的概念,开发其收藏价值。扑克,从形状上,不一定就是那个长方形的固定模样,完全可以有菱形、心形、三角形等等,还可以有不规则的异形。一副扑克的画面,可以讲一个完整的三国故事,也可以记录、展示一个人的一生。

牛双跃认为,石家庄的收藏市场起步晚,但热度却是越来越高的。古物就那么点,藏什么对老百姓来说,真是个费思量的问题。这就需要市场创造新的藏点,启发引导,比如酒器的收藏、筷子袋的收藏、方便面袋的收藏,等。你细琢磨,很多“废品”其实很漂亮,很有艺术性、有文化内涵,具备收藏价值。

他说,作为古韵文化广场的顾问,我可以跟你这么讲,引领新的藏点,致力于创新收藏文化,也是古韵开展活动的一个重点。你看吧,我们将要举办的古韵首届红色经典扑克展,肯定能吸引很多市民的眼球。

“能折腾,但我们从来不走秀”

“赛宝”,是古韵的招牌性活动。2007年3月8日,其第一个项目——古韵古玩城,就是在河北省第一届赛宝大会的热烈气氛中高调开张的。两年多时间,活动搞了三届,一届更比一届人气旺、影响大。到今年的第三届,不得不规定了每个人参赛藏品的数量。即使如此,海选中亮相的藏品还是达到5000件,持宝人1000多人。除了河北民间藏家,周边省市的持宝者也闻风而来。

在全国各类媒体、机构、企业推出的鉴宝、赛宝活动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的今天,随着猫腻、炒作等内幕被公开披露,很多地方的鉴宝受到公众诟病。在此背景下,古韵的鉴宝、赛宝又是如何赢得大众信任,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市场目标双赢的呢?

家住石家庄市桥西区的G先生,平时并不关注那些古董。但古韵每年3月的赛宝大会,他每回都去看一看。他就是想知道,都是些什么人去赛宝?平头老百姓家里,是否真的会冒出价值连城的宝物。

当他看到海选现场,有人拿来了布票、粮票、肉票,有人抱来清花大罐、白瓷小碗,有人带来大大小小的徽章,有人甚至把自己的首饰匣子端了来。他怅然感慨:“而今这年月,人们的观念真是变了,只要你脑瓜够灵活,处处都有宝啊。”

虽然,90%以上的所谓“宝物”,经专家一鉴定,马上被打回寻常物事的原形,有些东西,根本不在赛宝范围,但参与的过程让人兴奋。今年,G先生也作为藏品持有人参加了海选。他的“宝物”是一只文革时期的粗瓷茶壶,爷爷当年在田里劳动用过的,后来一直放在老人家的迎门柜上,不再用,但天天擦拭。前年爷爷过世,他为了留个念想,就从老家提到了城里。茶壶一轮比拼就败下阵了,但专家说,它现在的市值能到五六百元,作为传家宝值得珍藏。

“你没见那阵势,一个上午就有上千件东西出现在专家们的桌子上,真让人紧张激动。民间也真有好东西,就说今年吧,评上十佳珍宝的晚清龙袍、元朝磁州窑大罐、宋代印花小碗,现在还清清楚楚印在我脑子里呢,太精彩太神奇了!”回忆起两个月前的赛宝大会,G先生的情绪依然亢奋。

古韵文化广场副总经理张昭艳介绍,由河北省民间收藏协会主办、古韵承办的赛宝大会,从2007年第一届,就一直坚持“民间”线路、“公益”线路。一是以“探秘中华民间之宝,振兴民族文化”为主题,致力于探索河北历史,弘扬河北文化,推动河北收藏品文化的发展。二是坚持服务大众的公益性,致力于河北为重点的民间密藏的发现、鉴定,调动像G先生一样的普通市民的参与热情,在参与中普及收藏知识、提升收藏兴趣。这两点,奠定了赛宝的人脉基础。

“最重要的是,我们从来不走秀。坚持严谨、科学的程序,以权威性打造公信力。”张昭艳微笑中的轻声慢语,却让人感觉十足的底气。

据了解,古韵的赛宝大会,分海选和顶级鉴定两个步骤。从海选开始,组委会就会对藏品持有人的身份进行认真核验。宝物鉴定第一阶段,由省内专家主鉴,媒体、市民代表监督参与。到了顶级鉴定阶段,专家全部都是来自故宫博物院等机构的大家。而整个赛宝全过程,要求藏品持有者本人出席。赛程结束,工作人员还要对入选珍宝及其持有者的身份再次调查核验。

“大部分的十佳珍宝,都是在我们每月一度的鉴宝活动中发现的。很多持有人,在鉴宝之前,还不知道自己的东西到底是不是宝物,更不知道其身价。参加我们的活动后,入选十佳珍宝,藏品的市价一下子就上去了。”崔万银说,他们的鉴宝、赛宝之所以成为百姓心里的品牌,是因为这个品牌像杠铃,一头是大众热情,一头是眼球经济,而穿在中间的杠子始终是诚信。

“诚信”,平平常常两个字,却写尽多少企业的成败得失!在古韵,诚信渗透于日常运营的点点滴滴。鉴宝、赛宝活动,只不过是其诚信经营理念的一个集中展示。如果说,丰富新颖的活动,见证着古韵文化广场经营之“艺”的炉火纯青,那么,诚信,则见证着一个企业对经营之“道”的禅悟。

古韵文化市场招商之初,凭借着地处高教区文化圈的地利、人和,不到两个月时间,6层楼的173家商铺被抢购一空。这之后,省会的古玩、旧物市场越开越多,竞争日渐激烈。古韵本着“招商、养商、帮商、富商、旺市”的原则,以“商兴市兴、商荣市荣、商旺市旺”为目标,从领导班子到普通员工,诚心诚意服务客户。现场采访中,我发现陪同的张昭艳跟许多商铺的店员、老板十分熟悉,甚至对一些店铺的经营特色了如指掌,不由表示钦佩之意。她却说:“跟商铺交朋友,在我们古韵员工,是最平常的事了。比如我分管策划,脑子里随时都转着活动、点子,但每一个文案落到实处,都离不开商户。所以,我们很多的时间都在与店铺沟通、商量、策划。每一个展览的成功,都有他们的智慧,当然,他们也是最大受益者。不收租金不见人的懒汉经营,在我们古韵是行不通的。”

“我们就是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给予我们的商户、收藏爱好者尽可能多的帮助。因为我们实际上是一个古玩交易平台的提供者,租赁者和经营者是我们的命脉,只有做好服务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刚才昭艳说,我们的赛宝不走秀。古韵跟商户打交道,也从来不走秀。”崔万银说,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也波及收藏市场,再加上省会三年大变样中修路修到了自家门前,古韵的经营也小受影响。没等商户提要求,古韵决策层便主动研究为他们减少租费,坚持“损失共担”。与此同时,他们组织商户“走出去”,南征北战,开眼界,拓市场。去年9月,古韵搞的第二届河北省奇石根艺博览会,规模和成交量都大大超过第一届。

良好的服务,优质的客流,让商户信心倍增。据最新统计,古韵古玩城的商户已经达到186家,书画城、古典家具城也是“店无虚设”。“小崔奇石”“燕赵古玩店”“问砚楼”等一批店铺老板,专业通彻,渠道深广,在圈子里颇有名气,也颇有人缘。他们在此安居乐业,自然少不了专业玩家、藏家出出进进的身影。同时,国内知名书家、画家、金石家也纷纷来古韵建工作室、开画廊,一些艺术机构干脆把创作展室搬了过来。

牛双跃透露,为巩固古韵品牌的龙头地位,未来一两年,公司将在软硬环境改善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同时,鉴宝、赛宝等活动,将做得更精更深。(责编:郭文岭)

猜你喜欢
鉴宝古韵活动
沈从文“鉴宝”
“活动随手拍”
沈从文“鉴宝”
沈从文“鉴宝”
开心一刻
泰州古韵
学诗3
退休岁月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古韵”与“语用”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