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BBS议题形成及其控制

2009-12-17 09:57
大家 2009年9期
关键词:网络舆论议题

钱 培

摘要:本文以“天涯救母”为例,探讨BBS议题的形成与控制。“天涯救母”事件虽然发生在2005年,但其巨大的影响力和先后三次的舆论控制,使其作为案例来分析BBS议题的形成与控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关键词:网络舆论 BBS 议题 舆论控制

一、事件回顾

2005年9月15日, “天涯论坛”上出现陈易以“卖身救母”的ID发的贴子——《卖掉自己救妈妈》。文章讲述了她悲惨的家境,并表示愿意为救妈妈而付出自己的一切。正当全国各地的网友将捐款汇往重庆时,网名“蓝恋儿”说“陈易衣服都是名牌”,陈易以“蓝恋儿的品行和做人的道德相当差”加以反驳,其后有重庆网民把陈易“是同性恋、数十门功课不及格、经常泡酒吧”等私密的资料暴露,网络舆论开始讨伐陈易,并要求其公布捐款的详细内容。深圳网友“八分斋”前往重庆进行实地调查,于10月17日开始在网上披露长达万字的调查报告,引发新的舆论高潮。另一方面,网络黑客破解了陈易的网上邮箱和QQ,把大量的内幕置于论坛上,这是网络舆论集体讨伐的第二个高潮。

与此同时,陈易的母亲手术失败,10月22日陈母撒手人寰。网络舆论突然置于一个人情与道德的考量场,此后到12月,《南方周末》、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关于卖身救母文章和节目的播出,让天涯对此事的关注再一次爆棚,此时,理性的网民开始占据大多数,对现象的深思与反省者居多。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天涯网站(www.tianya.cn)“天涯杂谈”中2005年下半年影响最大的“女大学生卖身救母网络救助”舆论事件为研究对象。选择样本时间跨度为2005年9月15日起,至2006年3月15日,共6个月时间,跟踪天涯论坛上对“卖身救母”事件的发贴与跟贴情况。

三、数据及分析

1、总量样本

本研究以“卖身救母”为关键词,统计了天涯及百度上各月网民所发与“卖身救母”有关的内容贴子数量(去掉“转载”的部分),以期做一个比较。天涯上有关贴数2005年9月、10月、11月、12月、2006年1月、2月、3月分别是849,1206,827,737,260,335,298;同期百度搜索的总数分别13100,15500,11300,11600,39

50,7820,3770,从上面数据可知,“卖身救母”的网络舆论在半年时间内都呈发贴数量下降的趋势,期中有过三次波状起伏,第一次起伏的时间大致与天涯网站自身强势控制的时间一致,第二次再到达波峰时间与《南方周末》、中央电视台等传统强势媒体的介入时机相一致,第三次在2006年2月经过一段时间的偃旗息鼓后再达高峰,这是由于网络上出现的一批意见领袖对该事件进行的“意见合围”。

2、控制过程样本

天涯网期间总共对“卖身救母”事件进行了三次舆论控制。三次控制前后舆论导向样本如下:

同周期内第一次控制前后舆论变化9月16日前后比较(以一天为时间段),按照支持、同情(包括回贴数、比例),持怀疑态度,持不可置否态度,总量(回贴数、比例)等四个方面,得出控制前分别是148,56.9%;69,26.6%;43,16.5%;260,100%。控制后564,73.2%;127,16.5%;79,10.3%;770,100%。

由数据可知,在第一次控制前后,网民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在相同的时间段内,控制之前,持支持、同情的网民在所有网民中占有一半多一点,而控制之后,比率则由56.9%增加到73.2%。而持怀疑态度比例的网民则由26.6%下降到16.5%,持中间态度的网民也下降了6.2个百分点。

同周期内第二次控制前后舆论变化10月17日前后比较(以一天为时间段),按照支持、同情(包括回贴数、比例),持怀疑态度,持不可置否态度,总量(回贴数、比例)等四个方面,得出控制前分别是387,33.7%;476,41.4%;287,24.9%;1150,100%。控制后670,23.1%;1896,65.1%;345,11.8%;2911,100%。

第二次控制的舆论方向正好与第一次截然相反,持支持同情的总量虽然有了一些增加,但总体比例是呈下降趋势的,从33.7%下降到23.1%。而持怀疑态度的总量和比例都有了明显增加,总共增加了23.7%。持不可置否态度的比例从24.9%下降到11.8%。

同周期内第三次控制前后舆论变化10月24日前后比较(以一天为时间段)按照,支持、同情(包括回贴数、比例),持怀疑态度,持不可置否态度,总量(回贴数、比例)等四个方面,得出控制前分别是1256,31.1%;2328,57.6%;457,11.3%;4041,100%。控制后1043,32%;1383,42.4%;834,25.6%;3260,100%。

第三次天涯网总体是技术控制加上内容控制——采取技术控制,全站封IP地址,禁止发贴,同时锁定陈易的贴子,禁止留言。

四、“卖身救母”事件的三次舆论控制比较

按照趋向同情增加比例,趋向怀疑增加比例,往反方运动比例差C,总量变化倍数T,控制系数(C/T*100%)来计算,第一次分别为16.3%,-10.1%,6.2%,1.96,3.16;第二次-10.6%,23.7%,13.1%,1.53,8.56;第三次0.9%,-15.2%,14.3%,0.19,75.3。

说明:本研究设立了两个参数:分别是“舆论往反方运动比例差”(C)和“总量变化倍数”(T),“舆论往反方运动比例差”由“趋向同情增加比例”和“趋向怀疑增加比例”的差值得出,并取绝对值。而“总量变化倍数”则由控制后的总量减去控制前的总量除以控制前的总量得出倍数T。控制系数则由C/T*100%算出。

前两次控制属于内容控制,而第三次则更偏向于技术性控制。经过第一次的内容放大控制,网民的判断在控制前后改变较大。“趋向同情比例”增加了16.3%,“趋向怀疑比例”减少了10.1%,控制系数达到了3.16。

而第二次控制仍然是内容放大控制,但和第一次不一样的是突出了“怀疑”内容的传播位置。

第三次舆论控制主要出于技术的因素——网站封IP,删除贴子,封贴,使得“趋向同情比例”增加了0.9%,“趋向怀疑比例”减少了15.2%,而往反方向变化的比例高达14.3%,控制系数达到了75.3。

五、BBS议题控制及舆论引导探讨

1、发挥网络论坛版主的“把关人”职能

对BBS 的控制是通过各级版主来实现的,版主具有删除、移动、置顶、奖励、惩罚的权利。作为“把关人”的版主乃至网站各不同管理人员都应具备基本的政治、文化素质。

2、培养网站上的“意见领袖”

培养网站的“意见领袖”利用这些“意见领袖”来引导网上舆论,已成为一些大型网站的普遍做法。

3、网络舆论的立体式引导

此次事件中,《南方周末》、中央电视台等强势传统媒体的介入,是网络舆论趋向于理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现象分析和讨论的文章占据了大多数,而以往态度偏激、谩骂形式居多的网络舆论一锅粥式的情况得到改观。

因此,我们可以考虑为了达到更好的舆论效果,进行立体化的传播策略,使信息全方位传播,让传统媒体(电视及印刷媒体)与网络媒体结合起来。网上论坛中的讨论毕竟比较零散,如果能够通过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将其加以概括和集中报道,那么它的影响就会迅速“放大”。也就是说,当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同关注某件事情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共鸣效果,使舆论的声音越发显著。

参考文献:

[1] 陈立丹,舆论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态统计报告》,2009年01月

[3] 沈刘红,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引导,《传媒观察》,2004年05期

作者简介:

钱培,女.1982.03,湖北,汉,硕士研究生,网络传播,讲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网络舆论议题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让政治议题“活”起来
议题设置的知易行难
议题设置的知易行难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魏则西事件网络舆论传播探析
社会化媒体对网络舆论环境的重建
高校新闻媒体如何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思考
网络集群自组织特性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