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会计准则实施带来的经济效应

2009-12-18 09:25王忠汉
财经界·下旬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公允准则会计准则

王忠汉

摘要:本文立足于新会计准则的特点,详细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实施对企业、金融市场和证券市场的具体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新会计准则实施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一系列整体效应,以便企业和社会相关方面在实践中更好的运用新会计准则。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影响经济效应

一、前言

新会计准则在内容和会计体系构建方面,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在会计基本准则和会计政策选择等方面,新会计准则大胆的借鉴了国际准则的相关规定和方法。此外,新会计准则从我国经济体系运行的实际情况出发,在部分准则的制订和方法运用上保持了我国会计准则的特点。

二、新会计准则的具体影响分析

1、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分析

(1)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第一,新准则规定存货记账方法一律使用先进先出法。新准则下,存货记账方法将取消后进先出法,一律使用先进先出记账。此规定对于原先采用后进先出,存货较大,周转率较低的公司,会造成其毛率和利润的不正常波动。如,采用后进先出法的制造业企业,在原材料价格下跌的情况下改用先进先出法,成本将大幅上升,毛利率下滑,当期利润将大幅下降。

第二,新准则重新应用了公允价值。我国在2001年修订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取消了公允价值计量,而在新准则中公允价值重新得以应用。新准则规定。如果交易双方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和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则此非货币性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项规定的重新应用有利于上市公司增加利润。

第三,新准则对稀释每股收益的披露。新准则规定,除了计算基本每股收益外,还必须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根据该准则,上市公司在发行新股、回购股份及发行有可转债、权证时。每股收益的计算将产生重大变化。当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回购股份时,其时间将影响每股收益。对于发行可转债、权证而可能影响股本规模的公司,稀释每股收益与原每股收益将有明显不同。假设:某企业发行1亿元可转债,假设转股价为5元,公司现有股本为1亿股,净利润为1.2亿元,如果将可转债全部转为股票,公司股本将增加2000万股。则基本每股收益为1.2亿元÷1亿股=1.2元/股,而稀释每股收益为1.2亿元÷1.2亿股=1元/股。

(2)对企业决策行为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可能会改变企业管理层的行为和决策,由此导致企业价值的变化。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大股东的重组。原准则规定不允许债务人将债权人的让步确定为重组收益,而新准则规定债务人可以将由债务人让步所获得的收益直接计人当期收益;而且以实物抵债时,将以公允价值计量。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大股东的重组热情,其可通过债务重组向ST公司注入优质资产,或以优质资产置换劣质资产的方式向ST公司输送利益,从而提高当期EPS和整体估值水平。

(3)对企业并购重组的影响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还不成熟,从而难以形成有效的价格发现机制,导致在并购过程中,相关方缺乏公允的参照系数。而新会计准则重新应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提高数据的公允度,从而有利于企业并购和重组。

(4)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废除了应付税款法、递延法、损益表债务法等,全面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法注重对暂时性差异的处理和披露,充分反映企业所得税的核算和缴纳过程,能提供更为全面的所得税会计信息。且由于暂时性差异是资产负债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累计的差额。因而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反映的是账面价值,可以揭示报告日存在的资产或负债在未来期间因所得税导致现金流入或流出企业的情况,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根据财务报告对企业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作出恰当的评价和预测。

2、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1)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第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列示。原准则规定衍生金融工具可在表外列示,而新准则规定衍生金融工具需以公允价值计量。这有利于及时充分得反映企业衍生工具业务所隐含的风险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第二,金融资产投资分类。原准则规定金融资产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而新准则按照投资目的将金融资产区分为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类、可供出售类、持有到期类、贷款及应收款类。分类的变化也必然会影响金融企业的投资收益和风险水平。第三,当期损益的确定方法。原准则下,出于谨慎考虑将证券公司的自营证券的账面亏损计入当期损益,账面盈利不计人当期损益。而新准则规定,自营证券如果计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则账面收益就要计人当期损益。也就是说,收益和损失不再反映在报告期末,而是立即确认,从而使证券公司管理收益的空间进一步缩小,对风险控制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2)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

首先,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能够有效地反映市场因素、时间价值,更准确地计量银行各类金融资产和负债,从而使会计信息透明度提高,对风险的反映更加全面和敏感。新准则规定,金融企业公允价值的任何变化都将在损益表中反映,这必将导致金融企业财务报告的波动性上升,进而可能扭曲市场对金融业经济价值的判断。其次,由于公允价值大多数情况下不能直接获取,需要资产评估师等金融中介机构进行估算和验证,因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会增加金融企业的成本。再次,非市场化的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还存在着很多争议,其价值的确定不得不严重依赖金融企业的内部模型,这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上的人为操纵,使公允价值名不副实。

3、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分析

(1)对证券市场投资者的影响

其影响主要表现在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利润产生影响的情况下,投资者投资理念的变化,同时,由于存在部分上市公司利润将因为新准则而大幅增长的情况,其二级市场股价也会受到影响,这也会对投资者的收益产生影响。

(2)对金融中介机构的影响

注册会计师和评估师事务所等金融中介机构在企业上市,重组等行为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证券市场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承担着审计监督的职责,关系到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正确性,所以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对金融中介机构也是一种考验,他们必须对新准则全面理解和掌握。

三、新会计准则实施带来的经济效应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带来很多积极的经济效应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

新会计准则在财务报告目标方面强化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要求。强调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是企业财务活动的核心,并要求财务报告在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同时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这对于提高各类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并且由于满足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等相关方面的信息需求,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会得到显著的改善,从而提高了投资和信贷决策的有效性,对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2、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新会计准则在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结构的规定,能够强化资产负债表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有效限制企业短期行为,促使企业改善资产负债管理,优化资产和资本结构,避免眼前利益和收益超前分配,提高决策水平。从而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3、向投资者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

新会计准则强调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体系,除继续要求企业应当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和完整外还要求企业会计信息应当遵循公允列报的要求,使财务报表反映企业所有重大的交易或者事项,这有助于投资者掌握更为全面真实的企业信息,从而做出更科学的评价和更合理的预测。

4、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

新会计准则对现行财务报告披露要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改进。并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必须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附注应当提供充分、详细、及时的补充信息;企业所有控制的子公司都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中期财务报告应当定期提供,并采用与年报相一致的会计政策:企业应当披露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信息以及关联方信息等。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披露时间、空间、范围、内容等的全面系统规定,使企业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不断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资本市场的成熟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宏伟,新会计准则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09)

[2]李茂生,苑德军,中国证券市场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李丹,会计标准与我国新会计准则运行评价,会计之友,2007(15)

[4]王李霞,浅议新会计准则实施对经济的影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03)

猜你喜欢
公允准则会计准则
我国公允价值问题的应用研究
A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修订印发
浅谈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的作用
新审计准则背景下审计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
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认识误区分析
探析夹逼准则在求极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