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的社会分层镜像

2009-12-21 02:57孙静琴
经济师 2009年5期
关键词:住宅区分异阶层

孙静琴

摘要:住宅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和耐用消费品。作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住宅典型的表现了社会分层的基本状况。通过梳理和探讨这一状况的基本方面,可以发现当前社会分层的若干特点。探讨这些特点在人们社会生活上的表现,通过住宅窥视这些表现,对于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行,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住宅社会分层住宅类型住宅区位住宅空间

中图分类号:F293.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5-020-02

住宅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和耐用消费品。是人的生存和发展须臾不可离的物质条件。作为耐用消费品的住宅,能够形象地反映当今社会的阶级和阶层状况。相关的研究表明,耐用消费品的选用。包括住宅的选择和使用,体现了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阶层,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透过住宅这一物质形态,可以了解当今社会阶层的特质以及居住方式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社会分层是社会学的一个专门术语,主要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社会学家发现社会存在着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因而借用地质学上的概念来分析社会结构,形成了“社会分层”这一社会学范畴。社会分层包括社会分化和社会流动两个方面。在社会学中,社会分化有两个含义。第一,指社会由简单到复杂,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从大致相同到逐渐产生差异,各种功能群体不断出现、发展的过程;第二,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地位上由基本相同或相似向互相差异变动的趋势和过程。因此,社会分化意为:社会专门化和社会成员互相分离的过程。社会分化的过程很复杂,横向的社会分化,往往伴随着纵向的地位高低的变动;纵向的分化,往往也是社会职业、社区位置等横向坐标的移动过程。社会流动指就一个人或一群人而言,从一种地位或社会阶级向另一种地位或社会阶级的变化。在社会学家眼中,社会流动包括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等基本形式,统称为垂直流动。

按照马克斯-韦伯的观点,社会分层结构包括社会阶级和社会地位,两者是密切相关的。一个社会阶级包括在社会中有相似能力或者地位,为自己获得物品和服务,以及通过合适的生活方式享受他们的人们。社会地位指的是人们对互相的评价,一个地位群体包含那些共享“一个特定的、积极或消极的,社会名誉的评估的个体”。戴维·波普诺在其著作《社会学》第十一版中指出:“从一般意义上讲,社会学所说的社会地位是指在一个群体或社会中所界定的社会位置。……然而就其与分层的关系而言,社会地位一词则具有更具体的含义在一个社会等级体系或分层系统中的等级位置”。“如果我们要对一个人的地位做出正确的判断,必须依据两个东西:首先必须有公认的用于划分地位等级的等级序列,其次必须有一些可广泛理解的符号……”。“一栋房子、一个邻居、一块地毯、一个用词、一条狗、一辆汽车、墙上的一幅画,所有这些东西……都是社会地位潜在的象征符号。”

住宅无疑是人们社会阶层和社会地位的形象表征。自有人类以来,居住是生存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住宅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不断改进和发展出日益完备的形态。从择良木而栖,到穴居巢居,再到建造各类宜居住宅,人类的建筑技术和生活水准不断提高。随着人类社会步入阶级社会,住什么样的房子?由谁来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人们的阶层划分由住宅开始彰显。早在1872年,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就分析了19世纪40年代英国社会住宅与社会阶层的关系问题。当代的社会学研究,无论是城市社会学、住宅社会学还是消费社会学,都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住宅对社会分层的彰显作用。英国新城市社会学的代表人物雷克斯认为,住宅对于阶级形成和阶级冲突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他提出对于不同住宅的拥有,就形成了不同的“住宅阶级”。住宅社会学提出住宅的使用差异是“是人类社会隔离的指示器”,客观上形成了社会的阶级隔离、种族隔离和贫富隔离。消费社会学提出了居住空间因社会阶层的分化而产生空间分隔的判断,等等,都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住宅与社会分层的关系。我国学者通过各种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我国分层结构与居住空间的关系,比如刘精明、李路路利用C,SS2003的数据,集中探讨了中国城镇社会中客观阶层位置在有关社会领域中的后果和影响等等。

社会分层是划分社会阶层的理论。最著名的理论包括马克思的阶级理论、韦伯提出的经济地位、社会声望、政治地位的“三位一体”理论。此后,为探讨社会分层的深度原因又产生了结构和功能理论、冲突理论、社会精英理论等。马克思主义阶级分层理论揭示了私有制下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对阶级与阶层作出了全面的阐述和深刻的分析。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划分社会层次结构的三重标准,即财富——经济标准,威望——社会标准,权力——政治标准。韦伯之后的社会分层理论大多继承了韦伯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种分层模式和理论。按照马克斯·韦伯的观点,社会阶级和阶层的划分,就是以收入、权力、职业和声望为基本依据的。西方社会学家基本沿用了这一社会分层的标准。

社会分层是一个动态演变过程。根据发达国家社会分层演变的情况来看,其社会分层的基础由政治分层转移到经济分层,再由经济分层转移到职业分层,职业分层日益成为当今社会分层的基础。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社会以政治分层为主,人们在政治上的不平等程度较高,而在经挤上的不平等程度较低;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政治上的差距大大缩小,在经济上的差距却明显扩大。随着中国社会向现代化的逐步迈进,职业分层在整个社会分层中的地位越显重要。陆学艺领衔的课题组根据职业的分化和三种资源(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抽取了深圳、合肥、福清、汉川、镇宁等地的几千个样本,对我国的社会分层进行系统的描述和研究,将整个社会分为十大社会阶层和五大社会等级。十大社会阶层由高到低分别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五大社会等级分别是社会上层、社会中上层、社会中中层、社会中下层、社会底层。并且在十大社会阶层和五大社会等级之间建立了交叉对应关系。这一研究成果虽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是基本符合当今社会实际。根据研究,在中国社会,权力在社会分层上仍然占据重要位置。这与西方社会明显不同。权力和职业和财富成为决定居住分层的主导因素,成为人们在住宅上区分出阶级和阶层的划分标准。目前我国住宅的分层现状也基本反映了这一标准的适用性。

我国改革开放前实行住宅的福利分配体制,按照权力等级进行住宅分配,体现在住宅上的社会阶层划分简单而明确。自1998年房改后,住宅大部分采用商品化、市场化分配,货币持有与否是取得住房的首要条件。在改革初期处于社会权力中上层的人群获得了更多的致富渠道、手

段和资源,率先取得了住宅的条件。广大居民依然处在传统住宅分配体制与市场化住宅分配体制的过渡期内,表现为依靠单位住宅、依靠城市拆迁取得住宅、通过贷款自有住宅等形式。随着住房改革的深入,中国城镇中的住宅呈现出旧有再分配体制和单位社区继续存在,大规模城镇改造改变了单一的住宅分层格局,以及高档住宅区的新阶层特点等内容,使得住宅的物质形态与人的社会分层特质之间呈现一定的复杂性。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个人的社会阶层归属与住宅的拥有之间仍然有着一定的一致性。“居住在较好社区类型和较高社区地段中的是那些具有较高客观阶层位置的人,而居于城镇边缘和老旧城区的则更多是位于较低客观阶层位置的人。特别是在客观位置上居于较高位置的阶层,已经有了向优势地段和优良社区集中的明确趋势。”

住宅典型地表现了一个社会的阶级和阶层划分。如吴启焰所言:“城市居住空间不只是城市地域空间内基本功能建筑的空间组合,它还是人们居住活动所整合而成的社会空间系统,同时兼具物质空间和社会系统的特征。”由于社会上阶级和阶层的存在,住宅成为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的象征,是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的典型表现,“是人类社会隔离的指示器”。封建时代豪门望族的深宅大院和贫穷百姓的草屋茅舍,资本主义时期城市中资产者阶级的花园洋房和劳动者的棚户区,当今城市新区的别墅区和老城区的中低档住宅区,都深刻反映了人们社会地位的不同,客观上形成了社会的居住隔离和社会分异,在很多地方表现为阶级隔离、种族隔离和贫富隔离。通过当前城镇中住宅的基本特征,可以窥见当今社会分层的典型特点。

首先,住宅类型是社会分层的典型体现。高收入阶层、特权精英阶层,在住房类型的选择上会有很大的余地。他们既可以选择高档多功能的豪宅,也可以选择普通单元住宅。只要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他们就能够拥有最佳的住房类型。中低收入阶层和贫困阶层在住房类型的选择上余地很小,只能够得到与自已收入、职位、所属阶层相匹配的住宅类型。根据黄怡的研究,住宅类型与居住对象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在国外,通常中、高收入阶层住在郊区外的低层住宅,也有部分中产阶级偏爱住在多层或高层公寓,低收入阶层往往住在多、高层公寓。在我国,高收入阶层往往住在郊外的低层住宅(又称别墅,对环境要求很高),或者市中心的高档公寓。中等收入阶层大多分布在中心城直至郊区的多层、中高层住宅区。低收入阶层大都住在旧城的低层住宅、上世纪80年代以前建造的多层公房和郊区新建的经济适用房。贫困阶层甚至没有自己的住房,只能租房或依赖政府提供的廉租房。

其次,住宅区位也是社会分层的典型表现。住宅区位也称为居住区位,指住宅及其所在的空间位置。住宅和住宅区位对于居住者来讲有着不可替代的居住效应。因此,选择住宅时,住宅区位是选择的主要指标。根据研究,住户的居住消费结构和居住选址是由其经济收入、家庭结构、社会文化背景、就业情况以及个人偏好等诸多因素决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不同的住户往往有不同的居住选址倾向,社会经济结构相似的住户群体往往具有相对一致的居住选址倾向。

20世纪50、6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把经济理论用于居住区区位问题的研究,创立了著名的权衡理论(rheoryotTrade)。该理论认为,住宅的最佳区位是通过上下班的通勤费用和城市不同区位的级差地租的比较而确定的。低收入者对通勤费用的支付较弱,限制了其对居住地的选择,往往局限于离工作地近的地方,而高收入者具有较强的通勤费用支付能力,选择住房区位的自由度较大。在经济规律作用支配下,影响人们对居住空间选择的关键因素是地点和环境,穷人首先考虑地点,富人首先考虑环境。高收入阶层由于具有较高的支付能力,不仅对住宅的面积、质量、设备要求很高,对居住区位的环境条件和交通条件都十分讲究,倾向于居住在城市交通便捷、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的地段。相反,低收入者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只能选择在地价便宜的地段居住。美国社会学者伯吉(EW,Burgess,1925)在研究芝加哥城市内部结构时提出同心圆理论;,经济学家霍伊特(H.oyt,1932)通过对i42个北美城市内部结构的研究,提出扇面结构理论;1945年,哈里斯和乌曼在总结同心圆和扇面学说的基础上提出多中心理论;英国学者帕顿(John Patten)根据城市居民的社会地位、生活周期、种族、生产活动和城市扩张对城市内部结构进行了综合研究,提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综合模型。上述理论表明:社会等级、家庭类型、种族成分是形成居住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在城市模型中,社会等级呈扇形分布,家庭类型呈同心圆分布,种族类型成组团分布。

当城市居住空间呈现出以不同地位、收入状况、职业、风俗等同类相聚或趋于相对集中状态,身份特征相类似的集聚于同一特定地区,不相类似的则彼此分开时,则产生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居住空间分异是指不同职业背景、文化取向、收入状况的居民住房选择区域同类相聚、居住空间分布趋于相对集中、相对独立、相对分化的现象。西方国家工业革命以后,一直是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现象非常明显。上述理论己做出相应研究。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在我国古已有之。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管子·大匡》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体现出封建社会官、商、工、耕在居住地域上的分化现象。我国居住空间分异状况经历了1949年以前分异特征明显、解放后分异特征弱化、再到改革开放后出现分异的变迁过程。根据叶迎君在《居住空间分异初探》中的调查研究,居住区的空间分异大体分为四个层面:高级别墅区:居住对象为外商、中外大型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私营企业家等;这些住宅堪称豪宅,建筑密度低,环境优美,私家独院,有极其周到的物业管理。高档住宅区:居住对象为个体工商业者、中外大型企业的白领、自由职业者等;这些住宅区位比较优越,环境优良,规划设计新颖,有较为良好的物业管理。中高档住宅区:居住对象为政府官员、知识分子、个体工商业者等;这些住宅区一般为近期建设的新住宅区,交通比较便利,环境优良,有一定的物业管理。中低档住宅区:居住对象为低收入的工薪阶层、拆迁安置户、个体工商业者等。这些住宅区一般为近期建设的新住宅区,交通较为便利,建筑环境一般,基本上没有物业管理。贫困阶层住宅区,如旧城街坊、效益较差的单位公房、城市边缘区的农民住房、民工临时住所等。这些住宅区建筑面积狭小、环境较差、没有物业管理。研究表明,高级住宅区一般选址都在城市生态质量和景观品质较高的地段,如滨江、邻海、面湖、近山、靠绿的地区,许多应成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地区为少数人垄断。中高档住宅区选址的郊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低档住宅和贫困阶层住宅集中在老城区,旧城开发和危房改造困难重重。住宅区位是社会分层的典型表现,由此形成的居住空间分异导致社会隔离,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第三,住宅空间的社会分层特征。住宅空间是物质形态的空间语汇,

其背后的支撑是社会经济结构。根据相关研究,无论在何种经济体制下,住宅空间与社会分层都有很大的关联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住宅是特权的一个特别准确的指标。住宅空间大小与房主所在阶层拥有的特权大小呈正相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住宅的商品化和住宅私人所有制,使住宅成为私人财产中最贵的不动产,住宅空间与房主所在阶层的支付能力密切相关。富裕阶层、高收入阶层对于住宅有最高的支付能力,选择性强;而低收入阶层与贫困阶层在住宅市场上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只能依赖政府提供的低收入住宅和廉租住宅。即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权利阶层依然可以把权力转化成为优先获得拥有住宅的机会,使自己拥有购买的优先权与购买价格的优势。当社会的富有阶层与权利阶层结合起来以后,住房空间的分层趋势更加明显。另外,权势和富裕阶层对住房价格和住房市场的操纵,可以在特定时期拉开社会成员的财富差距,导致社会成员的阶层分化和地位流动。在此情境下,社会分层、收入不平等、权力拥有可以在个人和家庭的住房特征上表现出来,住房空间用物质形态的空间语汇,表达了社会分层的结果。

住宅方面体现出的社会分层特质,对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有关方面开展的住房体制改革和研究、社区建设实践和研究。已经关注到了住宅的社会分层状况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友梅等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美]乔纳森‘特纳等社会学理论的兴起[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3[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夏建中,新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J],社会学研究1998(4)。

5中国城市住宅问题研究会、住宅社会学学术委员会编,住宅社会学导论[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6渡边雅男,现代日本的阶层差别及其固定化[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7刘精明,李路路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我国城镇社会阶层化问题的实证研究田社会学研究2005(3)。

8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9昊启焰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理论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01。

10黄怡,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隔离[M],同济大学出版,2006。

11杜德斌等,论住宅需求、居住选址与居住分异[J],经济地理,1996(3)。

12叶迎君,居住空间分异初探[J],规划广场,2001(3)。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法政学院山东济南25011(31)

(责编:吕尚)

猜你喜欢
住宅区分异阶层
新联会聚合新阶层新能量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创新设计思路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重庆市臭氧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平泉县下营坊杂岩体分异演化及其成岩成矿
住宅区景观设计及施工的品质管理思考
北京市1989-2010年地表温度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山西省适垦耕地及其空间分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