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约束理论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车配置与利用方法研究

2009-12-21 02:57查艳华
经济师 2009年5期

查艳华 赵 磊

摘要:文章针对当前旅游集散中心在旅游车配置与利用方面的诸多问题,基于约束理论,运用五大核心步骤,总结出了约束理论模式下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车配置与利用的一般性方法,即统一规范与控制旅游集散中心旅游车的调度与安排,运用动态缓冲管理的思想监测旅游车配置与利用的状态,实施实时监控、定期调整发车线路与发车网点,进一步采取有关措施提高旅游车配置与利用的效率和效果。不断实现持续改善,以期能有效降低旅游集散中心的运营费用、增加其有效产出。

关键词:约束理论 旅游集散中心 旅游车配置与利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F59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5-202-03

一、引言

旅游集散中心是在近年来国内散客旅游市场不断升温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作为旅游集散中心运转的核心要素,旅游车的配置与利用问题越来越引起旅游经营者与游客的关注,但学术界对此研究却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定线旅游客运与旅游集散中心的关系问题,旅游集散中心的成功运作与其旅游运输企业的关系问题。以及车型的选择问题。

二 、约束理论概念解析

约束理论是以色列物理学家Goldra于20世纪80年代初创立的一种管理理念和思维工具。它强调企业应采用系统、科学、逻辑的思维过程。识别并消除组织在运营中影响目标达成的各种约束条件,从而实现系统的持续改善。该理论最初广泛应用于生产管理,后几经改进、完善,最终覆盖到组织管理的所有职能方面。

本文基于约束理论,通过分析归纳出当前旅游集散中心在旅游车配置与利用方面所面对的问题与挑战,探讨总结了该理论模式下旅游集散中心 旅游车合理配置与利用的技巧与方法,以保证其在旅游服务价值不贬值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优化旅游车的利用率、提高旅游集散中心的盈利能力。

三、旅游集散中心旅游车配置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满足散客上车近、出车快的需求,一般地,旅游集散中心会增设旅游集散分中心,分别提高总中心和分中心的起点发车频率。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要同时做到以上两点,总中心通常会采取增购旅游车的方法。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服务,旅游消费具有明显的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和淡旺季不均衡等特点。旅游车规模的迅速膨胀不仅会占用旅游集散中心大 量的现金流,使其运营费用急剧增加,也难以保证车辆的有效利用,极易导致其有效产出的有减无增。

旅游车能否合理、有效的配置与利用是旅游集散中心盈利好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旅游集散中心旅游车配置与利用的具体目标是;(1)创建散客流的预测、测算与分析评价机制,不求绝对精确但求更加准确;(2)确定合理的旅游车数目和车 型比例,强化发车线路的规划与设计,在不影响服务满意度和利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现有车辆的利用率;(3)科学选址构建旅游集散分中心,充分实现其应有的功能和效应;(4)创设旅游车联合调度中心,整合各种旅游车资源,以满足游客的不同用车需求。

四、基于约束理论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车配置与利用方法

约束理论不仅为系统问题的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还为系统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应用的方法。本文构建旅游集散中心旅游车配置与利用的模型就是依照约束理论的五大核心步骤来实施的。

1找出系统的制约因素。约束理论认为,所谓系统的制约因素是指实际生产运营能办小于或等于系统对其要求的生产运营负荷量的因素。该因素限制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有效产出。

对于旅游集散中心而言,旅游车配置与利用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游客满意度的高低以及旅游线路运营的状况好坏,这两点相结合共同决定旅游集散中心有效产出的多少。据此可知。当前影响旅游集散中心提升有效产出的制约因素是:旅游车配置与利用的水平无法很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

2决定如何挖尽制约因素的潜能。从整个旅游集散中心旅游车配置与利用的角度来看,旅游车出车的网点线路决定了其配置与利用的水平。通常。总中心在其所覆盖的城市的各大散客流聚集点设置分中心,依靠对分中心散客流的监控与预测,尽可能地在各个中心安排较多辆的旅游专线以满足游客用车需求。但根据大树定律,样本越大,预测的准确性越高;再考虑到牛鞭效应、外部不确定性等诸多因素,很容易发生预测结果的失真。

根据约束理论,如果一个城市的总中I心具有统一的车辆调度与安排权,通过对所有乘坐该中心发出的旅游车的散客数量进行分时段、分线路监测,之后再进行预测与分析的准确性将得到很大的提高。在规模较大的城市,根据城市自身及其散客流的特点科学选址设立分中心的做法也是合理的。

3使系统的其它一切活动配合上述决定。除上述方法以外,旅游集散中心需进一步优化其旅游车的配置与利用策略,使自身的其他所有活动都服从于步骤:提出的各项措施。

(1)运用动态缓冲管理监测旅游车的配置与利用状态。动态缓冲管理是约束理论重要的思想之一,可用来有效防范一些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保证企业的生产运营不受影响。对旅游车配置与利用的状态进行动态缓冲管理可以提前发现问题从而实现持续改善。旅游车的基准运营水平是指主要依靠旅游集散中心 自身所有的旅游车来满足某条旅游线上的目标散客群需求的载客能力。它用以保护该旅游线日常平均客运需求。旅游车的最高运营水平是指_为了防止各种不确定因素,旅游集散中心可支配的旅游车在某条旅游线上的最大载客能力。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散客需求量的不规则变化、旅游车(尤其是定线客运车)可载散客量的变化等。为了预防旅游旺季散客旅游客运“井喷”现象的出现,同时保持合理的旅游车规模。旅游车的最高运营水平近似等于平均可外调的旅游车数量与外调车辆期间预测的最大需求量之和。

当某线路旅游车的运营水平经常低于旅游车最低运营水平的缓冲(该旅游线路需频繁外借大量旅游车)时,旅游集散中心应为该线路适度增加车辆,并投入相应的其它资源,以期获得更多的有效产出。增加车辆的途径可以是转移运力过剩的线路的多余车辆,可以是新购车辆或者借调他方的车辆;当采用第一种途,径的时候,这表示当前旅游集散中心对不同线路上旅游车的配置不当;当采用后两种途径的时候。这表示该线路的市场需求过旺、需求波动过大、或者车辆周转时间过长等。当不同线路同步要求增加配置旅游车时,我们可根据其实际缓冲运营水平降序排列,该顺序即为这些线路旅游车配置的优先级;当这些线路要求配置车辆的数目超过旅游集散公司可利用的车辆数目时,表示约束资源已耗尽(已无可利用的旅游车)。

(2)实时监控,定期调整发车线路与发车

网点。当前。大部分城市的旅游集散中心只依靠分中l心的建设来分担其起点发车权,很少考虑中途上车站点的建设。这种根据主观预测建立的旅游车配置与利用模式极易造成旅游车资源供需不平衡,或闲置而占用大量资金,或紧缺而影响服务质量。因此,发车线路与发车网点的科学设计、安排对旅游集散中心旅游车的有效配置与利用是至关重要的。

中连上车网点的定期再设计与重调整。旅游集散中心中途上车网点的设计与安排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需要不断地完善与建设。试想如果这些中途上车网点是一成不变的,除了方便部分散客出行外,其存在几乎是没有意义的。“旺点”人头攒动,甚至影响散客的出行体验;“淡点”冷冷清清,甚至不及旅游车增加行驶距离的基本成本。

笔者认为,总中心一方面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平台系统,加强对各网点实际载客量的跟踪、分析与预测;另一方面应关注实时政策与信息,如城市规划布局的调整、国家及地方旅游预警预报、客户满意度的即时调查与反馈等等。除了分中心外,总中心可利用城市公交网点作为其中途上车网点,这可省去很大的一笔再投资与再宣传的费用。当然,一则这些网点信息的变更必须提前公布于众,旅游集散中心自己的网站、各大公交站点与城市各大广场的电子屏幕等都是可用于变更通知的理想途径;二则这种再设计与重调整只能是定期的,否则其成本投入过高,且变化过多过快让散客无法接受。

②分中心旅游车配置与利用权限的周期性调整。旅游集散分中心的设立通常是依靠现有的城市客运枢纽,如火车站、汽车站、公交换乘集中站等。上文中提及的旅游集散中l心应具有统一的车辆调度与安排权,这并不是意味着旅游集散中心把持所属旅游车的全部配置与利用权,而是强调旅游集散中心对整体旅游车的统一组织、协调与控制,因此分中心应具有适度的车辆配置与利用权限,否则单从车辆配置与利用的角度来看,分中心的意义将完全等同于一般的中途上车网点。

4给制约因素松绑。完成以上步骤后,我们仍可进一步采取如下措施提高制约因素运行的效率和效果:(1)加快车型调整的步伐,满足散客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2)提升旅游车配置与利用的科技含量。如采用GPS定位系统加强车辆的监管、升级调车软件系统加快调车与结算的效率等;[3)实现跨地域旅游集散中心的合作平台,避免车辆返程空跑现象,减轻成本;(4)强化司机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其服务技能与服务质量,提高有效产出;(5)建立健全回访、投诉等机制,充分吸取客户的意见,不断改善与进步。

5返回步骤一,重新开始,千万不要让惰性引发系统的制约因素。约束理论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本文通过运用约束理论对旅游集散中心旅游车的配置与利用进行管理控制。充分实现了旅游车的有效利用,进一步降低了其运营费用,提高了其有效产出。

根据旅游集散中心旅游车配置与利用的特点,结合约束理论的五大核心步骤,总结出了基于约束理论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车配置与利用方法,即统一规范与控制旅游集散中心旅游车的调度与安排;根据线路建立旅游车的缓冲运营水平后运用动态缓冲管理的思想监测旅游车配置与利用的状态;实施实时监控,定期调整发车线路与发车同点;并进一步采取有关措施提高旅游车配置与利用的效率和效果,从而实现持续改善,不断降低旅游集散中心的运营费用,提高旅游集散中心的有效产出。

五、结论

本文只是就约束理论在旅游集散中心车辆与配置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概括性的分析与总结,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与研究,比如如何用定量化的分析方法来解决旅游集散中心旅游车的配置与利用问题;如何确定旅游集散中心自身所有旅游车与外借旅游车的最优数量比;如何实现非正常情形下(如非典期间)旅游集散中心旅游车配置与利用的最佳状态等。

参考文献:

1冯石,旅游集散中心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与行为意愿研究[J],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江永贝,旅游客运集散之缘[N]运输经理世界,2005(12)。

3吴云雪,熊燕舞,上海:“核心驼群”战略[N]运输经理世界,2005(12)。

4马鑫车型配置全才能更赚钱——杭州旅游集散中心车辆负责人谈车辆采购[N]商用汽车新闻,2006(10)。

5马鑫,旅游集散中心:谁来“领导”散客旅游市场模式[N]商用汽车新闻,2006(10)。

6韩文民,郭铜修提前期牛鞭效应的产生与基于TOC的生产计划控制[J]系统工程,2005(12)。

7崔南方,易林华.基于TOC理论的分销系统库存控制模型[J] 工业工程,2008(2)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024)

(责编:吕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