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蚁族”活得不易

2009-12-23 14:11
环球时报 2009-12-23
关键词:蚁族待业生物医学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2月21日文章,原题:中国的“蚁族”:数百万待业大学毕业生 邓坤(音)的大学专业是生物医学工程。他曾经梦想到通用那样的公司工作。然而,他现在和同伴们蜗居在北京郊区一所寒冷的房间里,花大量时间一边打游戏一边等待销售的工作。

邓就是“蚁族”的一员,社会学者廉思给未就业或报酬过低的中国大学毕业生这样命名,他们在实现自己的雄心时遭遇失败受挫。廉说:“蚂蚁很聪明。它们是相对弱小的个体,但若不多加注意,它们可能带来巨大灾难。”据廉估计,现在又有超过300万的毕业生没有工作,或将就工作着。甚至那些已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也逐渐发现生活比他们想象的艰难许多。

张海娟(音)也是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月薪只有2500元。张说,父母“从来不问工资”,“但我有时会和朋友们谈论值不值。我们在大学很努力,现在挣得却没有一些没上过中学的同学多。这让我很沮丧”

北京的多数“蚁族”成员都像张一样,来自外省,单身,20岁出头,一般大学毕业,对职业规划雄心勃勃。廉说。“毕业生不愿意回去,他们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老家一座房。但如果他们的梦想破灭,而又找不到合理的原因解释他们的失败,那就危险了”,廉预测说。“他们被教育说知识能改变命运,但他们发现这不是真的。如果连工作都找不到,他们可能会与社会对立”。

廉说,就目前来看,没有发现他们对社会稳定带来重大威胁,政府也在阻止任何危险发生。但他补充说:“未来要看社会如何引导这一群体。关注‘蚁族就是关注社会未来。”▲(何晏译。本文英文原文见12月23日环球时报英文版第15版,有删改。)

猜你喜欢
蚁族待业生物医学
蝾螈的皮肤受伤后可快速愈合
语言艺术
面对性待业窘境
基于“蚁族”群体生活方式的家具设计
“零余者”的告白及现实意义
我国当代大学生“蚁族焦虑”的现状分析研究
纳米机器人及其发展研究
基于市场分割理论下的大学生待业成型机理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