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走他乡

2009-12-23 03:39苏永生
老同志之友 2009年21期
关键词:异地陌生团体

苏永生

在当今这个变化迅速的世界上,除了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家乡,到其他城市甚至是另一个国家去学习和工作外,也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离开家乡或生活工作了几乎一辈子的地方,“移民”到另外的城市。

无论什么原因,这些做了都市移民的老人,面对陌生的城市,他们内心的寂寞、生活的无奈和不便却往往被包括子女在内的人们所忽视。

有很多到异地生活的老人,单纯从生活条件上说,比家乡要好,但是从心理上最大的落差就是离开了原来的人际交往圈子,如果短时间内不能融入当地人群,就会变成“孤家寡人”,这种心理上的孤独,长期下去于健康不利。

怎样自我调整呢?建议如下:

不要中断了与家乡的亲戚朋友的联系。可经常给外地的亲戚朋友打打电话,这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讲讲来陌生城市后的见闻,说说此地人生活习惯各方面与家乡的一些不同,甚至讲些趣闻,顺便了解一下原先生活的城市的变化等,这样一来,可以排遣寂寞。现在新的通讯形式,如网络视频、可视电话,真的可以使“天涯若比邻”。不要说人老不能学了,想学习,年龄多大也不老。

尽快加入到当地老年人的生活娱乐圈。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本性,人的情感,不要说一个国家内,不同国家的人都是相通的。来到新地方,一定先要排除原先固有的“偏见”:什么什么与我们家乡不同,很奇怪等。要想到,不同的仅是形式上的习惯,在这方面,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可以保持对自己家乡习惯的爱惜,但也要努力接受和适应当地人的一些做法和习惯。主动与人交流,不封闭、不打憷,不怕有些方面表现的与当地人不同,不怕一开始的一些不适应,要尽快寻找加入一个圈子,比如晨练的团体、上老年大学的团体、爬山的团体等。通过与大家一起活动,多做交流,时间一长就融入当地了。从笔者自己的体会,小团体中,经常有外地人的加入,讲些不同地方人的不同习惯、生活方式,也是增长见闻,大家都很愿意听,也愿意接受外地人。

还有一点,最好夫妻不要分开。来异地就一起来,要回就一起回。这样做的好处不言而喻。有些分开的夫妻,肯定有自己的苦衷,我想劝慰老年朋友的是,世界上任何事情,总是“顾此失彼”,只能选择自己认为最重要的那些,而放弃一些自己认为不重要的东西。老年朋友们应该立场坚定地坚持夫妻不分开,宁肯放弃其他。否则,身处异地本来就寂寞,再加上夫妻分开的失落,无异于雪上加霜。笔者认识的一位朋友,半年前老伴到美国给女儿看孩子,留他一人在国内。他退休前是高级工程师,不太会做家务,老伴走后自己吃饭,凑合的时候多。前些天笔者见到他,感觉他憔悴苍老了许多,令人同情。

再有,到了陌生的地方,由于适应上的困难等引发的心理情绪问题,如果能及早接受心理辅导,一般会加速恢复和适应的过程。反之,可能会使问题累积起来,表现为更加复杂严重的问题。

猜你喜欢
异地陌生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人最怕:深交后的陌生
熟悉的陌生词(四)
熟悉的陌生词(三)
熟悉又陌生的“”
推进医保异地结算 稳字当先
如何开拓异地市场?
你适不适合异地恋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破除异地结算的地方抵制